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率先在省内开展TCD监测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红网时刻新闻12月12日讯(通讯员 朱洁婷 张雄)近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持续两年出现头晕症状的62岁男性患者实施了省内首例术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利用TCD监测技术进行外科手术以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狭窄疾病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为罹患颈动脉狭窄及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提出了新方案。

在对该患者进行颈动脉血管的专业评估过程中,医务人员发现其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位存在重度狭窄状况,并伴有高回声斑块的形成,据此判定该患者处于脑卒中高风险状态。然而,由于患者在术前已经存在严重的脑缺血状况,手术过程中需要临时阻断颈动脉,这可能导致脑部灌注进一步减少,从而容易引发脑缺血事件,术中因脑缺血导致的患者死亡率可能高达2.2%至5.1%。因此,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手术中预防脑过度灌注或缺血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图片

全面评估后,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何昊教授团队决定为患者进行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相对于颈动脉支架置入,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将颈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完全切除,从而彻底清除血管内的阻塞物,恢复血管通畅,通常预后较好,动脉狭窄复发的可能性降低。但术中颈动脉阻断时间长易诱发脑缺血发生,也有一定术中斑块脱落的风险,所以早期及时发现斑块脱落或者监测大脑血流是极其重要的。TCD不仅可以有效测量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速度,并可对术前低灌、术后高灌、术中栓子信号等进行监测。除此以外TCD可适时、客观的对脑灌注状态进行评价,为CEA围手术期血压调控提供量化指标。该患者最终在TCD监测下顺利完成了手术操作,术后恢复良好,术后CTA复查提示患者颈动脉斑块被完全剥离,颈动脉狭窄得到了显著改善。

根据2022年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1》摘要,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过早死亡的首位原因,也是在中国致残的第一大病因,高于心脏病、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肿瘤等其他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因素之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最直接且效果显著的方法。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在湘雅名医舒畅教授的领导下,每年接诊大量颈动脉狭窄患者,并已成功且熟练地开展了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此次,血管外科在湖南省内率先实施了TCD监测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不仅进一步增强了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同时也积极响应了医疗政策中关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号召。通过早期诊断与及时规范的治疗手段,有效降低了卒中等重大疾病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好地保障了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