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茂春松 · 《洛神赋图》九大传世古本之四 辽宁本

《洛神赋图》为中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原作已佚。

《洛神赋图》九大传世古本中宋代摹本有六卷,分别为北京甲乙丙本、辽宁本、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乙本,台北甲本(册页)构图、内容与造型基本一致。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甲本、大英本为明代摹本、台北乙本为清代摹本。(因为缺乏对书画断代的功力,此处我按照各个博物馆官网的介绍为准)


辽宁省博物馆《宋佚名仿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辽宁博物馆收藏的《洛神赋图》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洛神赋图》第一卷相同,只是首尾缺损较多。

辽宁本现存宋摹本中最完整、最古朴的一件,是顾恺之绘画的重要传世摹本。

图片辽宁本的引首

图片北京甲本的引首

不能说很像,只能说一模一样。

图片

宋佚名仿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质地:丝 纵26.3 横641.6(数据来自辽博官网)

作品将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以山石、林木及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使画面既分隔又相联接。卷中人物、山水、树石、龙马等,一应俱全,刻画细致。人物用笔古拙,山石空勾无皴,画风高古,上接魏晋。

辽宁本董誥题字

北京甲本董誥题字 


            辽宁本乾隆御笔题:洛神赋第二卷

北京甲本乾隆御笔题:洛神赋第一卷

辽博本和北京乙本采用类似的“图文融和法”,依画面内容,又将《洛神赋》全文以小楷书分二十二段录于其上。使画面上产生韵律感。这样做既方便观者阅读赋文,呈现出优美的节奏感、韵律感,又能使一段一段的画面表现出连环画式的情节连续性,诗画配合相得益彰。

图片
图片

画卷起首处本残,为后人所补。画心无作者款印,清初梁清标旧题签称此卷为“顾长康洛神图王子敬书”,将此卷与传为顾恺之的其他洛神图相比较,经近人研究认为此卷或为北宋人所摹,文字亦为宋人所书。

图片

此卷流传有序,卷中所钤历代鉴藏印记八十方。北宋、南宋时庋藏于内府,有宣和、绍兴连珠印可证。明嘉靖时为福建上饶人叶钶所有,明末为河南睢州人袁枢(袁可立子)收藏,卷中钤有袁枢的多方鉴藏印记。

图片
图片

之后转为项元汴收藏,明未清初一度为袁枢的亲友王铎所藏,后转归梁清标之手。乾隆时入藏清内府,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引首有乾隆行书诗题,前隔水有清董浩题记。卷后由清王铎、曹文址、刘墉、彭元瑞等题跋。

图片

王铎书《顾恺之洛神图跋》行书 ,自署书于癸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行书,纸本,凡四行,共三十二字:灵变飘渺,洵为传神,复见实相,宇宙第一尤物。崇祯癸末夏日题于金昌阊西泾。王铎

王铎,明末清初书画家 。王铎的楷、行、隶、草,都精妙绝伦,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时有"南董北王"之称 。

图片

图片清朝宰相曹文埴小楷《右洛神赋》

曹文埴是曹操的后裔,清代重臣。据说他和他的儿子曹振镛被尊称为"父子宰相",父子俩统领朝纲七十五载。

图片清代名臣刘墉题跋

图片彭元瑞题跋

彭元瑞,字掌仍,号芸楣,江西南昌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与蒋士铨合称"江右两名士"。

图片

末代皇帝溥仪逊位之后,以赏赐其弟溥杰的名义将其携出清宫,经天津运往长春伪皇宫。抗战胜利后,溥仪将其携至吉林通化大栗子沟,被东北抗日联军收缴,经东北银行转交东北文物管理委员会,其后入藏东北博物馆,即现在的辽宁省博物馆。

画幅较长,请横屏观看:

图片图片图片

《洛神赋图》系列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