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提纯,不只青绿

12月6日到12月8日,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出品的大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巡演济南站启幕。此次活动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山东文投集团共同主办,也是双方开展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借由这个机会,大众日报记者专访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景小勇、《只此青绿》导演韩真,请他们聊聊《只此青绿》创作背后的故事,《只此青绿》与山东的不解之缘,以及接下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还会和山东碰撞出怎样精彩的火花。

图片

在山东演出像“交考卷”

记者:《只此青绿》济南站三天的演出,反响特别热烈。在保利山东省会大剧院的票务中心、文创展台以及散场后的观演见面会现场,观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期待与《只此青绿》、与艺术家实现双向奔赴。东方演艺集团是不是格外看重山东的市场和观众?

景小勇:对,我们对山东满怀敬意,因为山东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山东的观众朋友非常热情。这是我们第二次来到济南,其实在山东的很多城市也已经演过《只此青绿》,一轮或者两轮。我们希望把这部优秀的作品多次地送到山东。从近几天的反馈来看,大家对这个作品非常热爱,我们非常欣慰。《只此青绿》导演之一韩真就是山东人,培养出这么优秀的人才,这是与山东在情感上很紧密的一个因素。

记者:韩导回家乡演出,感觉是不是不一样?

韩真:不一样!去别的地方演出有一种文化交流的感觉,而回家乡有一种交答卷的感觉,有一种考试的感觉。情感上格外不同。剧组里除了我之外,扮演希孟的刘沛然也是山东人。看到家乡父老对我们作品的肯定,特开心。台下的观众都像我自家的亲戚,七大姑八大姨一样(笑),让我觉得特别亲切。所以有机会回家乡演出,我一定去,希望家乡人多和我交流感受。

记者:传统文化是不是韩导特别偏爱的题材?

韩真:对,我生长在山东这片土地上,传统文化其实是沁入血脉的,像我生命里的基因代码一样。毕业之后,我到了东方演艺集团工作,创作方向也一直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努力将它带到舞剧作品中。我觉得,以文化为底色去创作,才能讲出一个好的中国故事。

记者:《只此青绿》的题目就内涵丰富,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故事。一方面,有“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的意思;另一方面,还饱含着团队对艺术不懈的追求,也有一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不知道这样的理解对不对?

景小勇:《只此青绿》单独从具象的意义来讲,是流传至今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幅青绿山水(画),也是希孟唯一的作品,确实当时想这个名字是这样的。后来跟导演们商量的时候,他们特别喜欢这个名字,并认为它能够很好地指导我们的舞剧。实践证明,这部舞剧非常成功,在一个阶段来讲,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从我目前收到的反馈来看,无论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口碑还是艺术影响力,都当得起这个“只此”,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青绿腰”有力量

记者:《只此青绿》中的“青绿腰”,无疑成为作品的标志性符号,亮相春晚,还掀起全网模仿的热潮。这是创作之初就锚定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在剧中创作一个记忆点,一个鲜明的动作符号?还是在创排过程中缓缓流淌出来的灵感?

韩真:应该是后者。其实在创作中,不光是演员需要去缓缓地进入,创作者也要缓缓地去深入。作为艺术作品来讲,你很难锚定一个爆点就一定会爆。其实,大众的传播也好,观众的喜欢也好,甚至是登上春晚这个节点也好,都不是我们能够预测的。

在剧中,这个动作是重复出现的,因为舞蹈中有一个动机:重复就是力量。重复是加深大家对这个肢体动作记忆的一个方法。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偏创作技法类的动作。青绿腰在创作时有个名称,我们称之为“险峰”,所有动作名称都与山水意境相对应。至于青绿腰成为大家口口相传的名称,是大家自发形成的。当然,有这样的效果,让大家喜欢和讨论,我们是非常开心的,但这一定不是创作时必须锚定的点,否则也会失去创作的意义。

记者:在传统的舞台表演中,女演员常常展现出女性的柔美与温婉,《只此青绿》却打破了这种常规,以女演员的力量展现出江山千里的雄浑壮阔。在这背后,究竟蕴含着您怎样的创作态度和艺术追求?

韩真:我们在创作时确实思考过这个问题。就《青绿》这一舞段来讲,它取色彩之意和山石之形。通常山石之形更匹配阳刚的(形象),但我们恰恰想要打破的就是这种刻板印象,女性不单单可以表达温婉、娴雅,她们的肢体有更多的可能性。艺术不应该设限,女性的姿态和肢体完全能表达山的巍峨和十余米长卷中所体现的高山仰止的气魄。这是应有的对女性肢体的一种信任。作为女性创作者,我们更不应受限。

青绿宇宙无边界

记者:电影《只此青绿》实现了叫好又叫座,密钥也已经推迟到年底,说明得到广大观众认可。如今看青绿这个IP,包括了电影、舞台剧、周边文创、交响乐和青绿空间等,不断在完善。青绿宇宙是不是越来越完满了?

景小勇:青绿宇宙,这个词很新颖,确实比较形象地概括了《只此青绿》从舞剧创作到现在更多样化的传播和多样态艺术形式的呈现过程。其实这是我们与主创团队一起适应了广大观众的需求。回过头来看,这也是我们在每一个环节认真践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们的创作,无论是舞剧、电影还是交响乐,都是从观众的需求、欣赏习惯和大家喜爱的角度出发。从创作的质量、形式和传播途径各方面,都尽可能地适应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我们的IP合作、文创设计,以及“传统文化递藏者”纪念票根卡片的传递,都是为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文明的积累通过日常生活和消费,真正深入观众中,实现现在所说的“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在这方面,《只此青绿》这个剧目确实在舞台艺术的剧目转化上作出了示范,得益于这部舞剧核心创作的成功,赢得了广大观众持续的、广泛的、深厚的喜爱。不久后,我们即将推动舞剧赴美国演出。无论在时间、空间还是多样的艺术形态上,我们始终致力将最优秀的文化传播到各个层面,以获得更多关注。这种文化转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永远在路上。观众与主创团队的不断互动将激发更多优秀的想法,这也是我们始终努力的方向。

记者:这个青绿宇宙会更大?

景小勇:我认为它是无边界的,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它可能永远不会达到一个完全封闭的状态。这也激励着我们不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艺术创造与观众需求、人民需求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我认为这是我们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也是导演最大的愿望和自我价值的最大体现。

让音乐剧《聊斋》“浪漫”起来

记者:今年9月底,东方演艺集团与山东文投集团合作的消息,经报道后引起了各方关注,特别是#山东也有自己的“只此青绿”了#词条迅速上了热搜。请为我们揭秘一下,与山东合作的项目是什么,以及目前的推进程度?

景小勇:山东也许将会有更多像《只此青绿》这样的优秀作品。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都有着深厚的底蕴,一直是各类影视作品和舞台作品的重要素材提供者。近年来,山东不断加大艺术创作的力度,大家都在共同努力,我们希望,在这块文化的土地汲取优质的资源。

我们作为音乐舞蹈的国家平台,前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素材和主题往往根植地方和区域。我们的优势在于创作能力、品牌影响力以及动员和组织创作的资源。因此,在挑选主题和素材时,我们需要真正沉下心来,与地方特别是与山东结合,这是一种优势互补,也体现了一种艺术创作的规律。

我们接下来的重点计划是与山东文投合作,以《聊斋志异》这部文学名著为基本素材,制作一部适应现代更广泛的观众喜好和需求的音乐剧。这个项目是在上次交流中大家碰撞出来的。

之前有一次与著名作家王蒙看戏,他听说我们在做音乐剧,建议我们做《聊斋》。现在,我们正与山东方面组织各种条件,推动这部音乐剧的制作,目标是创作一部真正的精品——中国式的音乐剧。

《聊斋》本身就是一部文学底蕴深厚、思想性强的作品。我们希望在这部音乐剧中探讨中国背景、中国式浪漫主义下的真善美,这是我们的基本创作方向和定位。我们将集结顶级的音乐剧创作团队,就像《只此青绿》一样,不仅动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内部,也可能动员外部资源。我们的创作是一个结果导向,目标是创作一部能够被广大观众接受和喜爱的音乐剧,能够持续演出50场、100场、200场甚至更多场次的剧目。我们一定是朝着这个结果和目标来筹备和集结团队的。

舞台艺术真正的价值在于传播,演出是其传播的一个方面。演得起来不是说演3场、5场、10场、20场,一定是50场、100场、200场,像《只此青绿》这样的,才是真正演得起来。只有持续演出,才能让更多观众看到,使前期的人力、财力和智慧投入得到真正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主创团队和各方面的定位都需要非常准确。

目前,相关基础工作已经做了一部分,它将成为我们2025年的重点剧目。这个剧目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同时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让现代观众能够接受并喜欢。当然,我们也希望这样的素材能走向国际,因为音乐剧这种形式起源于西方,结合音乐和舞蹈。如果融入中国的审美和中国传统的浪漫元素,再加上《聊斋》本身就非常浪漫,这种结合是非常创新的。它讲述的是真善美的主题,我认为全世界的观众都可能对此感兴趣和关心。

记者:新作品会融入满满的山东元素?

景小勇:确实,我们在探讨时就想从山东的素材中汲取灵感。《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是淄博人,他的创作自然会融入生活的积累。我们的创作思路是,具体的元素和载体要尽量地域化,但表达的主题一定是共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这样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在艺术表达和呈现上,我们可能会大量使用山东齐鲁文化的元素和载体。我们希望既能展现山东文化的具体特色,又能体现出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将在创作过程中具体探索。我们还希望在虚实、主次、内外等方面能够有一个很好的结合,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

一次强强联合

记者:山东文投集团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这次合作,不仅受到各方关注,也是一次强强联合,意义重大。在文旅领域的合作中,我们有多大的开拓空间?

景小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也是我们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变化的一部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当下整体文化发展的总方针,也是国家队在创作过程中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经济发展和旅游业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山东不仅是文化大省,也是旅游大省,其文化遗产不论是从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影响力层面都具有深厚的优势。文旅融合对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将在这个过程中把创作优势与有效载体,如旅游景点、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等深度结合,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个性化的艺术性旅游演绎,这是我们共同的发展发力方向。这对旅游业发展的附加值和产业深度融合都会带来积极影响,也是我们必然要走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基本原则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这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期望资源配置后获得更好的效益。

(大众新闻记者  田可新 实习生 韩文媛 赵彤彤 随可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