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诗人戈麦的《戈麦全集》由漓江出版社出版。12月8日,“精神是否定之物——戈麦和他的时代”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办。
戈麦(1967-1991)的诗歌创作对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诗歌有重要影响。除了诗歌创作,戈麦在诗歌批评、小说、散文、诗歌翻译等方面都有所尝试,展示出多方面的出色才华。1999年上海三联书店曾出版《戈麦诗全编》。囿于体例,《戈麦诗全编》仅收入诗作、译诗和少量批评文章。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戈麦全集》经编者西渡多年的爬罗辑佚,收入了目前能找到的所有原创诗歌、译诗、小说、散文、文论、书信,大量作品系首次入集,并附有详尽的创作、评论年表,以及亲友回忆和若干不易找到的对戈麦的珍贵评论(如日本汉学家是永骏《戈麦诗集》的译者前言,西渡、姜涛、张桃洲、冷霜关于戈麦的对谈),篇幅比《戈麦诗全编》翻了一倍。《戈麦全集》的出版为戈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西渡、张桃洲、敬文东
西渡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会议主旨“精神是否定之物”的来历。戈麦生前在一个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标明出自黑格尔。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对此有这样的表述:“黑格尔在精神是间接性——即否定物——的意义下肯定了精神的自由”。这可能是戈麦笔记本上这句话的直接出处。西渡认为,戈麦在一个关注日常性的时代选择了一条反日常性的诗歌写作道路,对日常、常识和自我都具有强烈的否定性,同时对自由怀有强烈的激情。这句话最能体现戈麦诗歌的根本特质。
西渡
李蓉
与会代表们从与戈麦的交往、戈麦的生命历程、戈麦的诗歌风格、戈麦与时代的关系、戈麦写作中所受的影响、戈麦的文学史地位、《戈麦全集》编撰和出版的意义等角度探讨了戈麦的创作成就和诗学贡献。臧棣认为,戈麦诗歌的精神强度远超越于海子、昌耀等诗人,使之在诗歌史上处于一种孤绝的状态,戈麦的自我书写是绝对的、孤立的,探索到了诗歌的边界,也最终导向精神的内耗,“戈麦诗歌的精神立场,包括诗歌和生命关联的呈现在传统诗歌里面没有得到支撑,在当代诗歌里面或者新诗的百年实践里也是一个特例或者说是孤绝的状态。”桑克说,“对我来说,读戈麦既不是工作,也不是生活,而是我抵抗遗忘的方式”。叶丹认为,西渡完成了戈麦的“托孤”,《戈麦全集》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
多位诗人、学者围绕戈麦与时代的关系的主题展开讨论。雷格谈到,在同时代诗人中,戈麦写诗的前进速度是最快的,与时代的关系并非同步,而是超越;王宝卿同样谈及戈麦生命的“加速度”与对时间的焦虑;孙晓娅指出了戈麦与时代的不协调性,在“世纪末”转身的戈麦始终在诗中“为自我画像”;王东东称戈麦为“80年代的最后一位诗人,90年代的第一位诗人”,戈麦的存在改变了1990年代诗歌的格局;张伟栋认为戈麦的“虚无”风格在1980年代后期开启了不同于海子那代诗人的1990年代的诗歌征兆;李海鹏提出了一个新的诗学史概念,即“长80年代末”或“长90年代初”,提议学界对此阶段的诗歌写作加强关注;冯强以“历史的风格化”和“时代的肉身”来概括臧棣、西渡对戈麦阐释的差异,认为其中隐含戈麦诗歌的不同面相与可能;伽蓝讨论了“为什么戈麦成为时代的肉身,而非海子、骆一禾”的问题,他认为这既源于戈麦的主观抉择,也是三位诗人们经验、时代环境差异和性格迥异的结果。
臧棣
张伟栋
周瓒
学者、诗人们在不同视角下提出了不少新颖的观点和有价值的问题。姜涛问道,戈麦写作时间并不长,为何会有如此炫目的语言能量?他认为,戈麦的否定性其实指向一种强烈的肯定,“否定是一种强悍的生命意识的肯定表达,虚无并不是价值的相对,而是价值的捍卫与坚持”。周瓒与孙晓娅关注到戈麦的元素诗,周瓒认为戈麦的写作轨迹并非是从元素诗到幻象诗的转换,她建议从视觉性的图形角度切入戈麦的诗歌,并对“风”和“金”元素在戈麦诗中的构造作用做了分析。而亚思明则强调了戈麦元素诗中的“水”元素,并谈及戈麦的浓缩诗学。葛胜君从“高傲与单纯之间”的角度,分析了戈麦“地火”式的内敛与沉静、自闭与偏执所带来的语言张力。蒋浩则指出戈麦的农村出身对其精神气质和诗歌取向的影响,强烈的进取心和现实的严酷限制造成了“农村诗人”的精神焦虑,“躺平文化”的缺位进一步把诗人的写作与生命引向了绝境,这一绝境成为戈麦诗歌展开的背景,也是其否定性的根源。蒋浩认为,“躺平”或许是解决诗歌绝对精神所引发危机的一种可能。杜绿绿梳理了戈麦的小说写作脉络,认为戈麦具有一个杰出小说家的潜质,并提出戈麦的小说《废园》与《游戏》可能存在内在的关联。颜炼军从宇宙诗学的角度做了文本细读,探讨戈麦对宇宙意象的处理;万冲则从潜意识和元语言写作角度来把握戈麦写作的语言特征。
西渡追忆了与戈麦的友谊和《戈麦全集》的编纂过程,并向为《戈麦全集》出版而做出贡献的陌生人、读者表示感谢。他说,戈麦去世的时候几乎没有发表过作品,他的遗作确实是一个孤儿,但这个孤儿随着《戈麦全集》的出版已经长大,可以自己去面对时间,面对历史了。
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清华大学中文系、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承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诗人近五十位代表与会,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校部分研究生、本科生旁听了会议。研讨会分为四场,上、下午各两场,分别由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桃洲、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敬文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洁宇、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冷霜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