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鲁珊琦
“终于收到工资了!每学会一种手工技巧,就增加一点成就感,原来我也可以做到。”来自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四岭村的肢体残疾人娜娜自豪地说道。
“是的,发工资真开心啊!我想自己先学,学好了带着儿子慢慢做,让儿子以后也能够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径山镇潘板桥村的吴姐附和道,作为一位残疾儿童的母亲,她最挂念就是儿子。
径山镇残联立足当地禅文化优势,链接优质助残资源,指导社会组织注册,聚焦“扩中提低”群体,积极帮扶居家残疾人、残疾人家属以及残疾人庇护机构的人员居家就业。娜娜和吴姐正是参与了由径山镇残联与余杭区越来越好助残服务中心共同开展的“越来越好”残疾人工坊项目。该项目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致力于提升残疾人及家属的经济收入和自我认同感,创新性地探索了“辅助性就业+居家作业”的模式,为其提供更多就业可能,推动社会的包容性和多元化发展。
当前,残疾人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在就业市场上面临层次较低、竞争力薄弱等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难题,“越来越好”残疾人工坊项目率先在径山镇径山村设立示范点,选择深受当代青年喜爱的文创手串作为切入点。通过邀请专业的导师教授制作技术,根据每位参与者的具体能力和残障程度,分批次进行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10余次培训,累计参与50多人,并成功完成了首批十八籽和桃木串珠近6000件,为残疾人及家属创收约3000元。
此外,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期间,径山镇残联积极响应余杭区残联“科技赋助残在余杭”的号召,依托区越来越好助残服务中心在小红书平台进行了直播义卖活动。此次活动售出了大量由残疾人及家属亲手制作的文创用品,销售额的50%将用于支持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
下一步,径山镇残联将与余杭区越来越好助残服务中心紧密合作,因地制宜开发相关“禅茶”文创产品,持续升级助残帮扶模式,让更多热爱手工的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和就业创收和赢。同时。径山镇残联将加强与各镇街残联的密切合作,积极拓展残疾人之家延伸服务范围,开展串珠、编绳等体验、培训课程,通过“指尖经济”增加收入,帮助残疾人家庭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