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山岳日|巍巍高山,真的会被人类行为破坏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山岳作为自然界最壮丽的地貌之一,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赋予众多神话传说和精神象征,吸引和启迪着无数诗人、画家、摄影师创作灵感,以及众多登山者和户外爱好者挑战探索。但是您知道吗?坚如磐石,固若金汤的大美山岳,也需要我们去用心呵护!
山岳保护刻不容缓
说起山岳保护,我们大家都会想起秦朝政治家李斯《谏逐客书》中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并纳闷难道坚如磐石的巍巍高山,真的会因人类行为而破坏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国的山岳保护已经刻不容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我国破坏性旅游乱象频频发生、屡见不鲜。
图片
五岳之首的泰山景色(图片来源:新华社)
山岳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貌单位和环境要素,大多都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部分甚至是重要的地质遗迹、自然风景区或者地质公园,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此外,高海拔山岳往往是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堂,大量特有野生动植物栖息于此。
图片
四川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图片来源:新华社视频截图)
同时,众多山岳往往还含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形成自然和人文的巧妙结合,构成中国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类型—山岳景观,成为参观游览的主要对象。
图片
游客在安徽天柱山风景区游览(图片来源:新华社)
但必须注意到,由于独特的形成条件,山岳地区往往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植被覆盖度弱,导致水蚀、风蚀甚至冻融作用强烈,生态系统脆弱,一旦遭受外界损害破坏,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去恢复,甚至不可修复的永久性伤害。
图片
位于辉县市与卫辉市、林州市交界处的山岭上的赵长城遗址某段,因违规采矿,已被拦腰斩断(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除了人为故意造成的损害,山岳伐木、采矿、工业、旅游、气候变暖等同样威胁着山岳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而这些对于山岳地区水土保持、清洁水源、粮食、医用植物等至关重要。如气候持续变暖导致高山冰川加速融化,河流下游居民的淡水供应受到影响,生存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为发展农业、旅游而砍伐山岳森林会导致山区土壤侵蚀和生物栖息地丧失、隔绝,导致下游的淡水质量和土壤生产力下降,影响下游地区粮食安全。因此,系统开展山岳保护已然刻不容缓,并成为每个地球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山岳保护面临的难点
山岳保护是国土空间保护和生态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淡水资源、制山区土壤流失等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行政区划的限制,山岳地区极易被行政单元、流域分割,给山岳保护带来了诸多难点:
山岳往往跨不同流域单元,而不同流域的保护采取的管理办法或规定条例不同,导致生物群落的生境斑块被限制或阻断,生物生境选择的空间减小,生态过程的完整性被抑制或破坏。
山区高切坡旅游公路的过度建设和山顶风电的过度开发,导致众多山岳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加剧,有的分水岭地区森林植被受到永久性破坏,难以恢复,降低了山区生态多样性。
山岳保护的宣传不到位,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徒步穿越探索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一项重要山岳旅游方式,由此也给山岳资源保护带来新的挑战,如使用明火导致林火频发,随意丢弃生活垃圾,特别是一次性塑料制品形成大量难以降解的白色垃圾等,爱护山岳、文明旅游的宣传和举措亟待提升。
山岳整体性保护政策不完善,目前虽然有国家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等相关保护措施,但受行政管理区分割影响,跨区域交界区、偏远山区成为环境违法企业躲避监管的“法外之地”。
针对以上问题的探讨,我国山岳保护工作需要多方协同互动和管控,形成上下协同,左右互动,全民参与,共同努力的良好局面。
成功案例
近年来,随着对山岳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各地探索出了不少山岳保护的成功案例,其中最典型的当属黄山的保护。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美名。黄山南北长40千米,东西宽30千米,总占地面积1200平方千米,跨越六个行政单位,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分属九个管理区,另有摩崖石刻300余处,脊椎动物达300余种,鸟类170余种,特别是享誉世界的黄山迎客松,成为我国山岳旅游的标志。但纷至沓来的游客,也对黄山高海拔地区脆弱的植物生态带来了损害,致使黄山风景区一度出现土壤板结、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岩石沙化等“生态疲劳”现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海洋休渔期”“封山育林”的启发,黄山探索对超负荷景点实行3年至5年的封闭轮休,通过人工辅助自然恢复的方式修复生态环境。同时,对重点地区建设自动监测站,实现环境质量、生态效应、多指标关联度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对景区游客超载行为及时预警。经过近30多年对10多处景点的封闭轮休,黄山景区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噪声质量始终达到或优于国家一级或一类标准,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70年代的56%提升到98.29%,林木绿化率达到98.53%,以往游人践踏裸露区域已被植物密集覆盖,林下腐殖质厚度平均增加2.5厘米以上,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和活性都得到明显改善或增长,实现了山岳景观、旅游经济、生态保护的双赢,走在了我国山岳保护的前列,给我国众多名山大川的保护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作者:刘汉斌 地质博士、高级工程师
审核:吕艳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