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位于东夏村东三296号,老远就能看见醒目的店牌——“便民生鲜店”,店牌上还标注了经营范围——水果、蔬菜、冷冻品、日用百货。周边没有其他楼栋,占地面积约105平方米的独栋小平房就是便利店的全部场地。店主周萍正热情地招呼村民,其中好几个都是购买猪肉的。“这里的猪肉新鲜,还可以提前预订。”一位带着孩子的女士说。忙着切割猪肉的店员接过话头:“村里销量不大,我们也不敢多进,大家要多少拿多少,都是当天天不亮去拿货。”
探访那天,陆进贤也特地赶到了便利店。一见到记者,老人家急切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纸上一条一条罗列了便利店的好,甚至还取了个标题——《这爿便民生鲜店办得好》。话匣子也顺势打开:“品种齐全,价格公道,老板亲民近民,服务态度好,大家都特别满意……”
陆进贤家住东夏村平移社区一期,步行到便民生鲜店只要三四分钟。村委会工作人员李家麟告诉记者,这里常住人口1800多人。虽说是平移社区,居住条件比原先的自然村要好许多,但日常居住的主要还是老年人。村民搬进平移社区后,种菜的地自然也没了,荤菜素菜都需要购买。而购买需要乘公交车或骑电动车去古松集镇、塔汇集镇,单是从平移社区走到闵塔路或五朱公路公交站就要十来分钟。
如此一说,就不难理解陆进贤的心思了。但店主周萍却有些难为情,“东西也不是白送的,既然开店,那就要服务好大家伙嘛,这也没啥好报道的。”周萍是安徽人,过去在超市当过营业员,今年10月份在弟弟的介绍下进村开店。“我弟弟在石湖荡住了十多年了,听说村里有这方面需求,我就拖家带口过来了。”周萍说,“家人在哪儿,哪儿就是家,小店办好了,才不枉家人们对我的信任。”
社会快速发展,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的生活方式、购买方式也随之改变。记者在村里兜了一圈了解到,不会网购的村民屈指可数,网购快递也是挨家挨户送货上门的。电商蓬勃发展的洪流之下,小卖部、杂货店这类传统商店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陆进贤此举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用老人的话来说就是“到店里挑着买,有烟火气,邻里邻居还能交流交流”。
记者从石湖荡市场监管所了解到,目前,全镇10个村共有47家便利店、小超市、杂货店,个别店铺还兼营菜店、快递暂存等功能。为村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不同的便民店也存在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服务规范等问题。为了保障村民的消费安全,市场监管部门每年开展一次日常监管,属地包保干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现场督导。“如果有投诉举报的情况,我们也会联合镇食安办,会同包保干部一同进村处理。”石湖荡市场监管所相关负责人说。
在东夏村党支部书记陶力峰看来,这些便利店不单为村民提供日常所需商品,也是凝聚邻里温情的载体,甚至也可以成为联结政府与村民的纽带。他介绍,东夏村共有4家便利店,店面有大有小,最大的就是陆进贤“力推”的这一家。但其实,每家店的服务态度都不差。“这些年,村里的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好,进驻商家和外来游客其实也有购买需求。我们也在思考,是不是可以依托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店,打通村里村外的农产品种养、销售链,在方便村民的同时,也能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陶力峰说。
文字、图片:王梅
编辑:周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