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开展“1+1+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演练

图片

为检验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跨区域水污染事件的应急能力,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协作,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和应急监测处置水平,12月5日,南京市开展“1+1+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演练。此次演练由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监测执法处指导,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南京中心”)与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以下简称“市中心”)牵头,主城区5家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分支机构协同参与。

分工协作,精准监测污染踪迹。本次演练采用无脚本方式,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实战模式,模拟秦淮新河轮船油箱泄漏引发的水污染事件。应急演练警报拉响后,南京中心和市中心迅速组成联合监测组,派员携带相关监测设备赶赴现场,组织现场调查及应急监测方案编制、特征因子筛查、数据汇总与市级报告编制。同时全面开展调度,系统协调各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分支机构,结合现场情况判断,分布式开展应急监测。各中心闻令而动,迅速响应。雨花台中心赶赴事故核心点位与上下游,建邺中心紧盯南河入河口等要点,各采集3个断面水样、使用便携式紫外测油仪测量石油类标准物质,并及时进行信息报送。由于南河监测岸线较长,玄武中心应急驰援,与建邺中心携手共进,强化监测分析力量,为应急监测争分夺秒。鼓楼、秦淮中心则于下游关键水域严阵以待,齐心协力对污染踪迹开展专业精准的追踪。

科技助力,数据编织监测天网。应急练兵也是科技练兵。各单位尽锐出战,彰显科技力量。无人机似苍鹰翱翔,俯瞰大地,将宏观景象尽收眼底。无人船若灵鱼穿梭,游弋水面,探测微观异常。便携式紫外测油仪快速测量石油类标准物质与多断面地表水样,精准定量污染程度。便携式GC-MS和车载ICP-MS则如化学侦探,深度解析物质成分,挖掘隐藏信息。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监测网不断加密,让污染无所遁形。监测、分析人员快速汇集众多数据,抽丝剥茧,梳理整合,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复盘研讨,打磨应急监测利剑。现场演练结束后,各单位齐聚市中心会议室对演练再审视、再深化,细致梳理各演练环节,分析研究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对监测流程的衔接到信息传递的延迟卡顿等逐一剖析根源,不放过任何细节,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大家一致认为,只有不断完善和细化应急监测预案,开展实战应急监测演练,才能确保在真正突发情况下临危不乱,迅速反应,高效有序开展相关工作。会议决定将这些优化措施纳入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修订和完善应急监测预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为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夯实基础。

各相关单位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全面评估响应速度与协调效能,进一步完善南京市应急监测“1+1+N”联动机制,通过严抓问题整改、精修预案、强化技能培训,系统整合、全面增强南京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以更加坚实的监测力量守牢城市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浏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