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文旅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

全文2976字,阅读约需9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科技为文旅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02数字化技术如云演艺、云展播等,打破剧场演出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让更多人欣赏到精彩演出。

03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应用让文化遗产如古陶瓷、长城等重新焕发活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04公共文化服务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服务品质和效能。

05旅游行业迎来“数智治理”时代,通过数字化治理提高游客便利性和体验感,提升目的地吸引力和竞争力。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科技的发展应用给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是跨越时空阻隔欣赏到一台精彩的演出;是沉浸式地了解一段红军长征的革命历史;还是通过一部手机实现便利性无障碍一站式的跨境旅游……无论是创新文化生产和呈现方式、发展文旅体验新场景、还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新技术都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正成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让优秀文旅资源焕发新光彩

文化、旅游和科技融合是实现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基于数字技术的云演艺、云展播打破了剧场演出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帮助更多人走进戏剧。

图片

话剧《苏堤春晓》第二现场上海站直播现场

今年4月5日,话剧《苏堤春晓》在北京国家话剧院正式首演。在1800多公里之遥的四川成都高新中演大剧场,观众周毅通过8K级超高清和数字化制播技术,也在同一时间欣赏到精彩的演出。这是国家话剧院首次以“第二现场”传播方式,联动上海、成都、南京、深圳、杭州、乌镇6座城市实现高清同步播放,使六地观众与北京现场“同时共在、千里共赏”。京东方中联超清超高清制播技术总监王立光介绍,通过一套超高清的现场节目制作体系,实现了现场拍摄和现场导播制作一体化,坐在第二现场的观众可以像第一现场的观众一样,身临其境地看到演员的精湛表演。

话剧《苏堤春晓》“第二现场”的尝试,为文化内容的创作、传播和消费提供新的路径,也为文艺院团的市场化改革探索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

图片

在浙江乌镇,观众等待进入剧场观看话剧《苏堤春晓》

聚焦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领域,数字技术应用也让古老的遗产遗址重新在数字世界“活化”和“永生”,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公众进行展示和诠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今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日,作为全球首次运用游戏科技参与申遗的重要创新成果——“数字中轴·小宇宙”沉浸互动产品正式上线。用户只需用手指在手机上点触,就可以穿越时空,沉浸式探索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

“数字中轴”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是腾讯探元平台探索数字技术推动文化遗产创新活化的一个案例。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表示,探元平台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智能化与高效化,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与数字化展示的效率,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高效保护与广泛传播。

图片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展馆内景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创新性地以数字技术全景再现长征历程,打造首个“全域行浸式”的长征主题数字体验馆;南钢智慧旅游项目通过“数字孪生工厂”虚拟全景展示,将生硬的钢铁生产线转化为生动的教育与探索空间。这些尝试从不同层面激发了文化资源的活力,通过创新转化利用,让文化资源以全新方式活起来、潮起来、火起来。

图片

南钢通过数字化打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

公共服务品质和效能双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越来越多的科技项目被运用于服务品质的提升。一方面,从智慧图书馆、博物馆到智慧景区、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智慧元素的融合实现了公共服务的便利性、智慧化和多元化,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改善管理方式、服务流程、供给途径等降低管理成本,帮助文旅场馆、企业和机构提高管理精确性和规范性,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在国家自然博物馆,一副AR智能导览眼镜为观众轻松指明游览路线,静态陈列的标本还能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观众不再为眼花缭乱的展品应接不暇,还可以更加沉浸地在博物馆空间中享受穿越时空的体验。

不仅如此,国家自然博物馆推出的“数字人”及“AR导览”项目,解决了传统的人工讲解服务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局限,满足了观众群众“一对一”个性化服务需求,促进国家自然博物馆的现代化、数字化和互动化发展,提升了教育和科普效果。

图片

景德镇古陶瓷基因知识图谱

在方兴未艾的技术变革中,公共文化服务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古陶瓷基因库与数字化平台让古陶瓷研究变得更加系统、精准、全面。在科研人员手里,古瓷片可以观测纹饰、拼接还原器型、磨粉分析材料乃至烧成温度,解析出上百条信息。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介绍,当前古陶瓷基因库已采集2200套、12583件明代官窑标本约30万条基因数据,填补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古陶瓷基因研究信息数字化平台的空白。通过数字化平台与全世界研究者共建共享,对构建考古年代框架体系、制定相关标准、推动文旅应用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图片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收藏的古陶瓷基因标本

浙江美术馆主导建设的“藏品云”,搭建了全国首个跨省际通用的美术藏品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形成集数字化采集、录入、聚合、管理、查询、共享、利用等功能为一体的资源共享管理。如今,浙江省以及中西部地区的46家美术馆先后入驻“藏品云”,4万余件/组藏品实现“云上见”。

文旅行业迎来“数智治理”时代

数字时代,强化数字化治理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文化和旅游部门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更在于通过提高游客的便利性和体验感,提升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增强其品牌影响力。

“海南放心游”聚焦解决游客后顾之忧,建立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平台机制。该平台整合了海南18个市县(三沙除外)的旅游公共服务,为市民游客提供当地诚信商家查阅、在线投诉、先行赔付、产品购买、商家评价、免税、打车、权益领取等功能,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联动的信用监管模式。原来需要3至7天时间完成的旅游投诉处理流程,现在3分钟内受理,30分钟内完成“先行赔付”预处置,“放心游海南”成为常态。

据统计,截至2024年7月31日,“海南放心游”平台入驻商家25.33万家。平台承接投诉总量共4735笔,挽回消费者损失超189万元。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南放心游”有效解决了旅游投诉调查慢、耗时长等痛点问题,切实维护了游客的合法权益,有效整治了市场乱像,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基层治理数字化建设也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智慧旅游技术应用,在优化跨境旅游管理方面也大放异彩。

图片

“蝴蝶云谷中俄通”发布仪式现场

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隔河相望的黑龙江省黑河市,中俄两地跨境交流往来频密。今年一款跨境旅游“神器”——“蝴蝶云谷—中俄通”应用APP受到了中俄游客的广泛欢迎。俄罗斯游客伊斯莫伊洛夫在黑河亲身体验了中俄通的“一键打车”功能。用俄文在软件上输入目的地,点击“一键叫车”,便可以放心等待出租车的到来。在软件上不仅能看到出租车的位置,还能用俄文跟司机聊天。

黑河旅游服务中心主任洪在雄表示,中俄通完成了语言、服务、信息、交通、支付、应急、通行七大功能一站式服务。中俄民众间双语无障碍沟通,促进了中俄两地的文化交流传播,也为两地文旅实实在在地引流增收。

图片

蝴蝶云谷中俄通为入境旅游提供便捷服务

江苏省推出的“行业大脑”项目,也是用数字化方式提升旅游服务的水平和治理能力。“行业大脑”项目通过理清文旅数据家底,进行挖掘、应用和共享,并以接口、大屏、小程序、自动化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共享,为文旅行业提供了整体客情动态及行业监管,为文旅行业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自2023年起,文化和旅游部连续两年征集遴选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案例征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聚焦文化数字化、数据要素赋能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共性问题,发掘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促进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培育文化创意新产品、挖掘文化数据价值、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等重点领域的创新成果,为科技赋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引领。

一批批具有推广价值和带动作用的标杆场景和场景创新解决方案,推动了网络文艺繁荣发展,提升了公共数字文化和旅游资源服务效能,推进了新技术在文旅领域的深度应用,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责编:李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