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男子突然出现反应迟钝、视物模糊,竟是“低血糖”惹的祸!

59岁的周先生因反复出现发作性反应迟钝2天,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天心阁院区神经内科二病区接受治疗。

入院前,患者多次表现出反应迟钝,家属注意到其交流能力下降,无法回忆起之前发生的事情,并伴有全身冷汗和视物模糊等症状,每次发作约持续20分钟后自行缓解。

入院后,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随即进行血糖检测,结果为1.7mmol/L(正常值为3.9~5.6mmol/L)。医护人员立即进行了紧急升糖处理,血糖水平上升至4.6mmol/L,症状随之缓解。

在详细问诊后得知,患者半年前被诊断患有糖尿病,并自行增加了降糖药物的剂量,才导致这种症状的发生。经诊断,患者被确诊为严重低血糖及低血糖性脑病。在通过一段时间的规范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神经内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张瑶介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许多患者需要依赖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然而,不当的药物剂量、不合理的药物组合以及不正确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都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通常情况下,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3.9mmol/L时,即可诊断为低血糖。低血糖发作时,患者常会感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乏力、心慌、手抖、出汗和饥饿感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大脑功能障碍,表现为视力模糊、言语不清、行为异常、偏瘫、昏迷等。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张瑶副主任医师提醒,预防低血糖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遵循医嘱使用药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包括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并发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按方法服用药物。

2.掌握药物特性和低血糖知识

患者应主动了解所用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起效时间、作用高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等信息。在使用胰岛素、磺脲类、格列奈类药物时,尤其需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图片

3.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

定期监测血糖是调整降糖药物剂量和预防低血糖的关键。记录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睡前血糖,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4.保持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

建议患者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可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应急食品,以便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补充能量。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二病区 高辉 李秋菊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