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是儿科常见病症,由多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脑缺血,使患儿意识丧失、保持机体姿势的肌张力不能维持而倒地。神经介导性晕厥是儿童青少年晕厥中的常见病因,占70%-80%。反复晕厥发作可影响患儿日常生活、学习、甚至身心健康,引起家长焦虑,造成社会负担。儿童青少年神经介导性晕厥诊断与治疗成为当今热点问题,也是当今该领域高度关注的前沿问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杜军保教授带领全国儿童晕厥同道,围绕儿童晕厥的基础和临床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工作,总结了我国儿童晕厥的疾病谱,促进了儿童晕厥的诊断技术进步,提出了儿童晕厥的诊断流程,在国际上率先倡导儿童晕厥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制定了国际、国内儿童晕厥诊治指南(2018版)。儿童晕厥临床诊治的中国处方引领了国际该领域的进步。近日,该团队在Medicine Plus 发表了题为“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urally mediated syncop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hot issue in pediatrics”的Perspective文章,对儿童青少年神经介导性晕厥诊治最新指南(2024版)进行了解读。
中南大学王成、王硕为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廖莹、杜军保、金红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2024版指南在儿童晕厥的疾病谱、诊断、治疗及生物标志物方面提出了新概念、新方向:
①疾病谱方面,儿童青少年晕厥患病率17.37%,女性高于男性。提出了坐位不耐受、坐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及坐位性高血压的概念。强调了儿童神经介导性晕厥共患病的诊断。
②诊断方面,强调详细询问病史可为诊断儿童青少年神经介导性晕厥提供有价值的线索,神经介导性晕厥的症状往往涉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需要与其他引起一过性意识丧失的疾病进行鉴别。检查方法增加了主动坐位试验,强调需要正确解读各种体位试验的结果,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解读,不能单纯依据体位试验报告进行诊断。诊断时应全面评估共患病,包括过敏性疾病、精神心理障碍等。
③治疗方面,细化了部分非药物治疗的细则和建议,强调了采取以调整生活方式为核心的非药物治疗为基础、根据生物标志物为指导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措施。关注共患病管理,对治疗随访流程、疗效判定提出了具体建议。
④生物标志物,对儿童青少年神经介导性晕厥个体化治疗指导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血管迷走性晕厥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针对相对低容量负荷、高肾上腺素能和血管功能障碍三种核心机制。部分生物标志物取材方便,结果稳定,检测费低,适合于在全国各级医院推广。
了解详情,请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