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米官宣旗下第二款车型——首款SUV车型YU7,将于2025年上半年推出。
2.YU7的外观设计与小米SU7相似,采用家族化设计语言,车长超过5米,轴距为3米。
3.由于此,小米YU7的主要对标车型是特斯拉Model Y,起售价大概率不会高于对手的24万元。
4.另一方面,小米YU7还面临小鹏和极氪等竞争对手的挑战。
5.尽管如此,小米汽车在上市一年时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优势,有望延续SU7的火爆程度。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作者 | 沃特尔
编辑 | 杜仲
来源 | 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
提前半年,小米官宣了旗下第二款车型——小米首款SUV车型YU7。
实际上,早在今年6月,就有网友晒出一款带有重重伪装的路测车,通过该车整体线条与法拉利的极高相似度,判断该车型正是小米正在筹备的首款SUV车型。凭借AI作图工具,还有人做出了改款车型的概念图。当时,已有爆料称小米的第二款新车定位为纯电SUV,内部代号MX11,将于2025年上半年推出。
(来源:见水印)
与其在路测时被网友“扒光”,不如自己来爆料。于是,小米YU7正式官宣。按照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的解释:我们希望YU7测试车可以尽早拆除重伪装,有助于我们做更全面、更细致的长时间大规模测试,来确保产品质量,做出更好的产品。
(来源:雷军微博)
小米YU7将在明年六七月份上市。
不会再有小米SU8了,小米汽车的命名风格不是改数字,YU7的名称也让人颇感意外。
SU是Speed Ultra的缩写,Y所代表的单词很难捉摸,文心一言给出的答案是Model Y的“Y”。大模型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或者说这是大数据赋予它的想法。
(来源:文心一言)
而在读音方面,“文字会发音”的规则失效了。雷军表示就直接读Y-U-7,但评论区依然分立出“鱼”和“油”两个阵营。后者认为“逾期”的寓意很不好,前者认为YU和YOU的拼法并不同。
(来源:雷军微博)
SU7的代言人姓苏,难道YU7的读法要通过代言人来判断?这种猜测过于本末倒置,还是等发布会再揭晓吧。
因为急于开启大规模无伪装路测,小米公布了YU7的外观,目前也只能以此作为切入点来分析。
按照工信部新车公告上公布的信息,小米YU7的长宽高分别为4999/1996/1600mm,轴距为3米。
(来源:工信部官网)
在纯电SUV车型中,小米YU7的尺寸并不多见,接近5米的车长与接近2米的车宽,赋予车身与空间设计更高的灵活度,但也需要更高的续航能力支撑。
比如,特斯拉Model Y的长宽高分别为4750/1921/1624mm,轴距2890mm,仅高度略高于小米YU7,因为特斯拉Model Y是大拱背设计,尽管整体设计协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美观度。
比亚迪宋PLUS的长宽高分别为4705/1890/1670,轴距约为2765mm;长安旗下深蓝S07的长宽高分别为4750/1930/1625mm,轴距2900mm;小鹏G9的长宽高分别为4891/1937/1680mm,轴距为2998mm。
车长超过5米的新能源SUV有理想L9、问界M9,但前者是增程车型,后者也有增程版本。
从车身造型来看,小米YU7保留了车头的修长式设计风格,如果你强行忘记法拉利Purosangue的外观,就可以承认前盖的肌肉线条充满了美感,线条优雅流畅且运动感十足,与小米SU7的风格高度统一,“小米汽车家族”的风格特征正式成型。
也正是因为这个低趴修长的车头,尽管小米YU7的车身尺寸大于同行,但也很难让人对车内空间保持更高的预期。在保持设计风格统一的同时,YU7更像是在SU7的基础上等比例放大,是标准的运动车型比例。
10月份,何小鹏在发布会上从轿跑车型P7+里拿出了33个20寸行李箱,这么能“装”的行为艺术大概率不会出现在小米YU7的发布会上。众所周知,雷总不喜欢抄袭。
在设计风格方面,隐藏式门把手是小米YU7一眼就能看到的不同,因为雷军曾强调过他对于半隐藏式门把手的偏爱。
(来源:雷军微博)
不过,小米YU7的隐藏式门把手上并没有解锁弹出的按键,这大概率还是一个半隐藏式的设计,但考虑到SUV车型更高的风阻系数,以及技术方面的改进,改变了开启结构。
小米YU7与SU7的背部设计风格依然高度统一,倒C型尾灯是典型的家族化特征。由于高度的提升,YU7的车尾线条像是被松开一些的弹簧,不像SU7那么紧凑。红色车灯的C型更像衣架了,想必设计师在晾衣服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工作内容。
新车公告中还公布了两款可以选装的轮毂样式,跟SU7也有明显的区别。
(来源:工信部官网)
目前已知的信息大部分停留在外观层面,一句话总结小米首款SUV车型——这是小米SU7在健身房增肌增脂后的效果。
在小米SU7火了一整年后,SUV车型的用户或许早就在等待小米出手,如今外观亮相,是否还要持币观望?
价格有惊喜?
当然,决定下单的关键因素是价格,不考虑价格就盲订的用户大概率也不会只等这一款车型。
而要预测价格,就要先研究配置和战术思路。
小米YU7的车长与SU7只差2mm,轴距完全一致,两款车型大概率是采用同一平台打造的,部分供应商与零部件可以通用,随着SU7的起量,规模化优势将会体现在YU7的售价上。
新车公告中只有YU7的一个版本,结合以往经验应是高配或顶配车型,也就是双电机版本。YU7前电机的功率为220kW,与SU7 Max一致;后电机功率288kW,比SU7 Max高出13kW,相差也不大。
电池方面,该版本的YU7采用三元锂离子电池,单体生产企业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成生产企业为中州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都是宁德时代的下属公司。
此前曾有消息称,小米将在2025年首发一款宁德时代的超长续航新电池,目前来看,这款电池的首发车型将是小米YU7。随着小米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持续深入,YU7的成本可能进一步降低。
文心一言的回答代表了多数人的答案,小米YU7的主要对标车型是特斯拉Model Y。
11月底,特斯拉将Model Y价格下调1万元,后驱版的价格降至23.99万元,长续航全轮驱动版的价格降至28.09万元。这款年销量超60万辆的车型迎来了上市后的最低价,为明年即将换代的新版本铺路,顺势清一波库存。
据36氪报道,新款特斯拉Model Y将于2025年一季度上市。按照焕新版Model 3的更新逻辑,新版Model Y将在外观、续航、舒适度、版本方面进行小更新,以更平和的方式进行过渡,平衡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关系。
因此,相比于明年的新款,老款Model Y降价在提振销量方面的效果应该更明显。基于产品力和品牌力的长期积累,特斯拉已经形成固定用户群,比降价更友好的是付款政策,5年免息,最低月付仅2667元。
结合小米SU7的定价策略,YU7要想完成新旧Model Y换代期的阻击战,起售价大概率不会高于对手的24万元。
此外,小米YU7还有两个潜在对手,分别是小鹏和极氪。
12月初,极氪7X上市75天累计交付3万台,蝉联20万级中国纯电SUV销量冠军,这款车型于9月上市,售价区间为22.99-26.99万元。刚刚打完“复活赛”的小鹏,将更多精力放在了MONA和轿跑上,G6在今年的累计销量略高于3万台,起售价已降低到20万元以下。
结合小米SU7的21.59万元起售价,YU7在23.59万元起售的可能性最高,顶配冲击30万价格带。
不过,小米汽车的另一大定价策略是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公布售价,距离上市还有大半年,变数仍然存在。
上市即爆款?
决定下单的另一项关键因素是这款车的火爆程度。大部分用户曾低估了SU7的出圈力度,下单晚一秒,排队多几周。
订单顺序、车型配置、产能排期、提车城市都是交付周期的影响因素,但这些都没能影响SU7的火爆,最长超半年的等待周期难挡消费者热情,SU7在3月上市后订单持续飙升,目前每周新增锁单量保持在6000左右。
从4月份的7000辆产能,到上市230天下线第10万辆车,再到目前连续2个月交付量破2万,小米不止一次上调全年销售目标,最新目标是2024年交付13万辆。
(来源:雷军微博)
年轻人的第一款“保时捷”、雷军的最后一次创业、小米的第一款汽车,SU7的火爆中叠加了很多BUFF,可以借鉴的爆款逻辑需要从中抽丝剥茧。
在一个新的领域,剔除了“性价比”标签后的小米品牌力成了加分项,凭借此前积累的认知度与信任值,造车的雷军刚一上线就成了网红,作为小米第一款SUV车型,YU7的出圈力度不会低于SU7。
SUV的受众与轿车略有不同,小米凭借家族化设计语言将目标用户群尽可能地交叉,基于同一平台打造的两款车,在智能化、续航、动力系统、底盘调校方面也能保持高度统一,在驾驶体验层面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也不会影响稳定交付期的用户口碑。
除品牌力、颜值、驾驶体验,SUV的主流消费群体是家庭用户,他们非常看重空间。在SU7上,修长车头与溜背造型带来的是空间上的妥协,坐在后排的“大长腿”们要在缩腿与缩头之间做出取舍,空间布置的难题将会因后排乘客的身份产生不同的答案。
YU7的车身尺寸略大于同行,小米显然看到了家庭用户市场的需求,可以预见这将是雷军在发布会上重点讲述的环节。
按照小米汽车的规划:11月份新增11家门店,全国40城已经有150家门店,12月份计划再新增50家,2024年全国门店将达到200家,另外还有25家小米汽车服务中心和授权服务中心开业,小米汽车在上市一年时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优势,在线下触达消费者、试车与交付流程方面已经探索出相对成熟的体系。
另一项看似玄学实则不容忽视的因素是雷军本人的网感和影响力。在以“造车新人”的身份频繁出现在镜头前的一年里,雷军越来越熟悉直播的节奏,他是车展上的流量风向标,是拿下了驾照的赛车新手,也是在工厂里打地铺摆拍的营销大师。
当这一切的出发点是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成为米粉,让更多的米粉“激情下单”,也难怪小米造车开局即顺风。
从YU7官宣后的评论区氛围来看,这款车将会承接SU7的泼天流量,至少也是“小爆款”,再度迎来供不应求的局面。
但另一方面,YU7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更大。既是因为SUV领域的可选车型更多,也有YU7与SU7内部竞争的因素,但结合小米在造车领域体现出的产能提升能力,后者更像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