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马丽:以敦煌汉简“牍”懂千年丝绸之路


12月7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导演以及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演员张艺兴的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上演,讲述了1935年的敦煌学家常书鸿先生和生活在2035年的敦煌数字研究中心青年张燃的故事。


在敦煌那片神秘而厚重的土地上,1900年藏经洞的惊世发现,如一颗巨石投入历史的湖泊,激起千层浪。五万余件跨越7个世纪、涵盖众多领域的文物,虽历经波折流散全球,却也催生了国际性显学敦煌学。自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起,无数热血青年奔赴莫高窟,在历史的长卷中续写守护与传承的篇章。今天我们推荐《“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一书,跟随此书重走丝路,我们定能以全新的方式简读中国,领略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


——编者按




图书简介

图片


书名:《“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

作者:马丽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内容简介


“简”述千年丝路,“牍”懂何以中国。近期,《“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一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依托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珍贵简牍,将其中涉及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等的相关内容作为第一手史料,通过对简牍这一文化遗产进行创新性发掘,以生动的文字讲述曾经发生在丝路上耐人寻味又最真实的历史,挖掘官方史书付之阙如的普通丝路民众的琐碎日常,带领读者重走丝路,简读中国。



书摘


图片

文物简介

木简一枚

出土编号:Ⅱ90DXT0115 ①:114

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

长6.7厘米,宽1.5厘米,厚0.1厘米

简文残泐,可释字共十三个,基本内容清楚

该简是悬泉置对精绝国王等各国四百七十余人路过悬泉置时的人数统计。简文中的“精绝王”为汉代的精绝国国王,“诸国客”是西域诸国派遣的使节及其随从人员。虽然传世文献对精绝国的记载较少,但大量考古资料表明,两汉时期精绝国与中原往来频繁,汉朝也曾在精绝国派兵屯戍。该简文为汉与精绝国的交往史填补了重要资料,对研究悬泉置的传舍制度、精绝国同汉王朝的来往关系以及古丝路沿线的诸国关系往来具有重要价值。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


简牍释文

送精绝王诸国客凡四百七十人。


简文大意

该简文为悬泉置接待了精绝王及诸国派遣的使者及侍从人员共计四百七十余人。据学界研究与该简同层出土的纪年简有十四枚,最早的是汉成帝阳朔、鸿嘉、永始(公元前24年—前13年)三个连续年号的简,最晚有王莽居摄和始建国(公元6年—13年)时期的。由此可推测出该简的年代大致在西汉末年至新莽时期。简文中有精绝王的记载,由于东汉晚期精绝国被鄯善国兼并,也说明了此简的年代当在此之前。


阅牍延伸

曾经小说及影视作品中的“精绝古城”一度掀起了一阵神秘西域文化的热潮。虽然那些故事纯属虚构,但是精绝国在历史上却是真实存在过的。

精绝国,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戎卢国四日行,地阸狭,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可知精绝国只是一个小国,在汉代受西域都护管辖,并有一套自己的职官体系。由于精绝国地处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地,精绝古城也便成了西域诸国与中原往来的重要节点城市。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匈奴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建武中,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光武以天下初定,未遑外事,竟不许之。会匈奴衰弱,莎车王贤诛灭诸国,贤死之后,遂更相攻伐。小宛、精绝、戎卢、且末为鄯善所并……出玉门,经鄯善、且末、精绝三千余里至拘弥。”又有记载:“明帝永平中,于阗将休莫霸反莎车,自立为于阗王。休莫霸死,兄子广德立,后遂灭莎车,其国转盛。从精绝西北至疏勒十三国皆服从。而鄯善王亦始强盛。自是南道自葱岭以东,唯此二国为大。”可知两汉之际,汉王朝无暇顾及外事,西域各国互相攻伐,精绝等小国只能依附于阗等较为强盛的国家。据学界研究,莎车王贤死在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鄯善国吞并诸国则是在东汉晚期。最终精绝国还是被兼并,成为鄯善国的一个行政管辖区。

史书中对精绝国的记载较少,一直以来关于它有许多未解之谜。二十世纪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今新疆民丰尼雅乡境内发掘出土了一片汉文木简,上面有非常清晰的汉隶文书“汉精绝王承书从事”。木简为典型的汉代官方文书格式。于是斯坦因推测,出土木简的尼雅遗址和汉简上记述的“精绝王”有密切的关联,尼雅遗址很可能就是《汉书•西域传》中的精绝国故址。著名学者王国维根据斯坦因的考察报告和尼雅遗址中发现的汉代残简肯定了斯坦因的推断,认为该地“在汉为精绝国地”。自此,这座被沙海掩埋千年的故城又重新出现在世人的眼中。

图片

斯坦因一行于尼雅遗址开展发掘工作


张骞通西域以来,历代使者出使西域时都会携带金币和锦缎丝绸。来自汉王朝的丝织品,在当时的精绝国和周边的城邦国家很受欢迎,以至于在西域形成了一种仰慕汉家之物的风气。在尼雅遗址的M3号墓中出土了一件锦被,经线采用了藏蓝、绛、白、黄、绿等色,纹样有舞人、茱萸纹、变体云纹等,其上绣着“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字体为隶书。学界称之为“锦衾”。对于这件锦衾的来源我们不得而知,或为赏赐,或为贸易所得,抑或为和亲的王侯将相之女携带的嫁妆……但作为贴身的随葬品,无不彰显其珍贵性。


图片

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出土“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衾


此外,在尼雅遗址M8号墓还出土了一件锦护臂,以红、黄、蓝、白、绿五色丝线绣制而成,其上绣有孔雀、仙鹤、辟邪、虎等瑞兽,在护臂上用汉隶绣着八个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类似的记载在《史记•天官书》中就有,原文为“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与此锦护臂一同出土的还有织着“讨南羌”字样的一片锦料残片。研究人员根据史料分析,两件织物反映的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

在《汉书•赵充国传》等大量的史料中,都曾记载过汉羌之间的战事。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羌人叛乱,在此紧急关头,后将军赵充国自荐率兵征伐。虽然此时的赵充国已是古稀之年,但汉宣帝考虑到他善于用兵,仍派遣赵充国讨伐羌族各部。赵充国认为,要想完全征服羌族各部,不能急于一时。于是他在湟水与大通河之间(今青海河湟盆地)遍设屯田,慢慢吸纳、同化羌族诸部。屯田虽然很有成效,但汉宣帝认为进度过慢,只是即使要出兵作战也得深思熟虑,选择适当的时机。据《汉书• 天文志》记载:“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大利;积于西方,夷狄用兵者利。”又《汉书•赵充国传》记载:“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当时汉宣帝得知五星聚于东方苍穹,认为是出兵的好兆头,便让赵充国和敦煌、酒泉的驻军一起出击,最终也取得了胜利。锦护臂上的字样,五星连珠时“讨南羌”,正是战事有利汉王朝的象征。这富有时代特色的句子,被工匠织在锦上,而织锦又出现在西域的精绝国,这也体现出精绝国与汉朝的密切往来关系。

1959年,史树青先生在尼雅遗址所在地征集到了一方印章,此印章印文为篆体白文“司禾府印”。学界根据印文内容推测,它是汉代官方管理屯田机构的印章。但是史书上没有关于“司禾府”这一官署的记载。《后汉书•西域传》仅记载汉明帝派兵北征匈奴,在收复哈密后,设置宜禾都尉管理屯田事宜。尼雅遗址古代为精绝国,也曾由汉朝中央政府派兵驻扎,开垦农田。“司禾府印”与“宜禾都尉”均为汉朝在西域屯田的印证。

悬泉汉简记载表明,自汉宣帝以来,西域的精绝国就一直同中原的西汉政府保持着领属和贡使的关系。自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诸国后,汉与西域诸国的往来更为频繁。在悬泉汉简Ⅰ91DXT0309③:97中记载,悬泉置曾集中接待从大月氏、大宛、疏勒、莎车、渠勒、精绝、扜弥等西域诸国客,这些人员应当是沿丝绸之路南道结伴而行。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古丝路行人相望于道的繁华景象,还有人声鼎沸的悬泉置。


作者简介

图片

马丽,甘肃简牍博物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秦汉史、汉唐考古。曾参与甘肃省张掖市黑水国汉墓的考古发掘工作,以及《张掖甘州黑水国汉代墓葬发掘报告》(上、下、续)的整理工作。多次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先后发表《从长安到敦煌——盛唐艺术在敦煌莫高窟第45窟中的反映》《吐蕃简牍特征浅析多元文化交融互鉴的象征》等多篇论文。






排版:肖   瑶

编辑:刘   雅、邓洁舲

二审:张俊平

三审:王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