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消防:推进城市消防安全治理——构建“五分钟消防救援圈”“三驾马车”火灾防救体系

深圳新闻网2024年12月1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梓欣 通讯员 深消宣)“请不要在燃气设施上悬挂、放置任何物品……”在深圳市福田区梅丰社区小型消防站“蓝焰驿站”的燃气消防志愿服务队伍,让消防和燃气安全知识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这是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依托“447座小型消防站+82个中心站”筑牢消防安全防线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聚焦超大型城市火灾防范特点,扎实推进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准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实现2023年火灾“零亡人”,消防工作考核排名全省第一,“深圳火灾防范工作模式”得到全国推广。

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王帅介绍,深圳消防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积极打造“防”“救”两套体系,努力探索基层消防治理现代化新路子,以高水平消防安全护航深圳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截止至11月19日,深圳消防今年共接处警29341起,抢救、疏散群众3780人,抢救保护财产价值7339万元。其中火灾6473起,造成受伤35人,未发生亡人情况,直接财产损失2552.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火灾起数下降0.1%,受伤人数减少11人,亡人数齐平,财产损失数下降3.6%。火灾四项指数呈现“三降一持平”的态势,全市消防安全形势稳中有降。此外,圆满完成各类消防安保任务1271次,以及跨区域增援清远、梅州、潮州等抗洪救灾任务。

图片

深圳消防开展残疾人火灾疏散逃生演练。

构建消防监管新格局

为提升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深圳消防大力推动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了消防“十四五”规划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将消防发展近期目标和中远期规划紧密衔接,把消防监管体系、力量布局、基础建设等大项工作融入地方建设发展的大棋局。

在健全消防法规体系方面,深圳消防推动修订了《深圳经济特区消防条例》,启动政府专职消防员、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出租屋消防安全管理等立法工作,明确各级各方消防安全责任,为消防工作开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深圳消防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研究加强消防工作的签报意见》《深圳市推进消防委托执法工作安排》等文件精神,全面部署基层消防工作,依托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救援所、街道办事处,构建“全方位”基层消防安全监管体系。

此外,深圳消防持续推行行业标准化管理,先后出台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规范》《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技术要求》《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加快民宿、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等重点场所地方标准编制,推进各行业部门建立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

今年以来,深圳消防发布了三项地方标准,创新制定电动自行车、厂房仓库等5项消防技术指引,其中《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为全国首创。同时,该支队在全省部署的专项整治基础上,自主开展高层建筑电缆井、分租式厂房消防专项整治。

图片

建筑工地基坑坍塌应急演练。

建成“五分钟消防救援圈”

对于火情,时间就是生命。为此,深圳消防一直在努力推动“五分钟消防救援圈”建设,按照“一社区一站点”的原则,实施“统管、统训、统战、统调”的队伍建管模式,全力打造“82个中心站+447个小型站”的快速救援体系,全面夯实“站点布局、指挥调度、实战能力”三个基础,实现“站点布得密”“力量调得快”“火情灭得好”。

与此同时,在确保核心职能履行的基础上,该支队深入推行小型消防站“六个定位”建设,即灭火救援执勤点、防火巡查落脚点、宣传工作着力点、按纲建队延伸点、密切群众共建点和消防形象展示点,全面延伸拓展灭火救援、防火巡查、教育科普、便民利民功能,打造全国首创的“多位一体”社区级消防安全阵地,被社区群众亲切地称作“家门口的红房子”。

目前,全市447个小型消防站已纳入119直接调度,火警到场平均用时从2019年的14分46秒减少到今年的接近5分钟,“五分钟消防救援圈”建设初见成效。

打造“三驾马车”火灾预防体系

在火灾预防体系方面,深圳消防依托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救援所、街道办事处打造基层消防监督执法“三驾马车”,建立分级监管执法闭环机制,有效提高了消防监管的工作成效。

在此“三驾马车”中,由各区消防救援大队依法履行消防安全综合监管职能,通过消安委负责组织、协调全区消防工作,督促指导行业部门、街道、消防救援所开展消防工作,具体负责监管全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以及承担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和火灾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

而消防救援所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一环,在日常消防救援工作中发挥着“枢纽”作用。消防救援所所长同步担任街道消安办副主任,接受区大队和属地街道的双重管理,负责组织协调街道内防灭火总体工作、管理调度辖区小型消防站、对一般单位实施综合监管,实现“穿透式”全链条治理,人员架构为“所长+副所长+消防专干+消防巡查辅助人员”。其中,消防专干是取得“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专业能力强。目前,全市78个街道均已建成了消防救援所,配备执法车辆159辆,执法装备4500余件,消防专干、巡查人员等1074人,其中消防专干294名,基层监管力量大大增强。

针对小商铺、小档口、出租屋、老旧住宅等“八类场所”的日常检查,属于街道的消防安全职责,深圳消防则把26项消防执法事项委托给街道行使消防执法工作,真正解决了街道“查得到、改不了、管不着”的突出问题,大大提高了街道消防监管工作效果。

通过构建重点单位由消防救援大队、一般单位由消防救援所、“八类场所”由街道监管的“三驾马车”火灾预防体系,基本实现“小隐患不出社区,一般隐患不出街道,大隐患不出区”的消防治理格局。

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城市消防治理能力中,群众消防安全素质是关键要素。2023年,深圳消防指导成立了全国首个消防志愿者联合会。截至目前,全市注册消防志愿者约19万人,约占户籍人口1.1%,累计开展活动2万余次,发放宣传资料百万份,消除火灾隐患万余处。

与此同时,全市500余座消防救援站已打造成志愿便民点,通过AED配置和志愿服务,丰富拓宽了消防救援站的服务职能。此外,深圳消防还铺设了8000余台“安心E点”AED一体机,遍布全市大型商业综合体、住宅小区等场所,该设备集成了“消防公益宣传屏+灾害预警发布+体外除颤仪”等功能,在普及消防常识的同时又利提供了紧急救助功能。今年以来,我市开展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提升“3+N”工程活动达2万余次。

科技赋能 推动“智慧消防”建设

深圳作为一座现代科技之都,在科技创新发展上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深圳消防立足于此基础上,结合自身防灭火实战需求,近年来逐步构建了“1+2+N”的科技创新体系,即1个消防科技创新委员会、1个科技创新实验室和1个成果推广基地两个平台、N个业务领域科技资源网。

截至目前,深圳消防已与深圳市城安院、光启研究院、比亚迪公司等8个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深度合作关系,在“消防智能头盔”“无人机灭火通讯技术”“锂电池防灭火技术”等领域取得一定突破和成果,为其实战队伍提供了科技的支撑

“十四五”以来,深圳消防通过规划立项、年度预算编报、科技课题发布等形式,相继在火灾数字化调查、智能化消防救援装备、火灾动态监测预警等方面持续开展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充分发挥实战引领的先导性作用。目前,深圳消防科技自主创新和项目评奖均走在全国前列,全市共有3个项目取得部局、地方行列奖项,7项关键技术或基础类项目进入研究或申报阶段,6个项目获得地方专利,8项部消防局成果在基层推广应用。

今年以来,深圳消防联合15家高新技术企业单位开展科研战略合作,开展“1+3”无人机作战体系试点建设,14个战勤保障分站投入使用,22个消防站竣工验收,基层基础更加厚实。

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将继续扎实开展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一步压实街道消防安全职责,全方位实施委托街道执法,智能化、数据化监测预警火灾风险,主动更新知识观念、加强专业能力训练,着力提升火灾防控和实战打赢能力,持续深化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快推进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深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列、勇当尖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