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7飞机曾守护祖国领空半个多世纪,功勋卓著。而歼7的辉煌离不开一个人——我国飞机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屠基达。
1961年,新中国从苏联引进了米格21型飞机,开始进行仿制。并赋予这一新歼击机代号“62式”。1964年,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正式将“62式”改名为“歼7”。
歼7的原型——米格21是苏联的第一种轻型超声速歼击机,原设计存在“短腿(航程短)”、火力弱、电子设备差、“近视眼(缺乏超视距作战能力)”的局限。并且弹射救生方案存在缺陷,曾使歼7背负着“活棺材”的恶名,造成4名飞行员牺牲、1名飞行员高位截瘫的惨剧。
1969年末,歼7的生产和改型任务由沈阳转交给了成都飞机厂,屠基达挂帅上阵。他和设计团队采用“分散矛盾、逐个吃掉”的做法,精准赋予每架飞机不同试验任务,同步展开。
屠基达院士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歼7-I型机是在歼7原型机基础上改型试制的2倍音速的单座轻型歼击机。屠基达组织了全机静力试验,改加左机炮,改无极调锥和进气道唇口,并于1975年获得国家定型。
随后,屠基达又主持了带救生系统的歼7-Ⅱ型飞机的设计工作。当时,弹射救生是歼7改型的一大重点。因为原歼7飞机弹射机构太复杂,低空救生能力较差,曾发生过严重事故。
早在1970年初,屠基达就开始思考座椅改进,想取消带离弹射,改为敞开式火箭弹射,即先抛掉座舱盖之后再进行座椅的弹射。
为确保改型成功,屠基达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当时,团队面临着人员和设备的双重短缺,新机型尚未研制成功,而出厂的飞机仍在使用旧的救生装置,这意味着飞机每天都在飞行,每天都存在潜在风险。屠基达亲自审核确定试验要求,日夜跟进在试验现场,现场指导解决问题。
通过大量的试验工作,歼7-Ⅱ型飞机配置的火箭弹射救生系统保证了在国内外连续多次安全跳伞成功。歼7-Ⅱ型飞机是歼7系列飞机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其性能稳定可靠、技术成熟,成为以后歼7系列飞机大发展的基石。
歼7Ⅱ型飞机编队飞行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在试制歼7-I和歼7-Ⅱ的同时,屠基达也着手进行歼7全天候飞机的方案设计。原歼7飞机没有雷达,无法在夜间或复杂气候条件下执行作战任务,一度被戏称为“跑得快的近视眼”。
为做好全天候型飞机研制方案,屠基达带着同事们,去20多个单位征求意见。“希望能加大飞机作战半径”“加装自动驾驶仪,飞行员出现错觉能自觉纠正”……这些来自一线飞行员的意见,屠基达一一记录下来,足足写满了两个笔记本。
为了把战机技术指标提上来,他拿着国内仅有的几本介绍先进航空装备的公开杂志反复研读,寻找灵感。缺少武器弹道数据,屠基达带领人员自学火控精度计算、获得数据……
在屠基达的带领下,歼7从I型、Ⅱ型一路发展到M型,前后共进行了30多项改进。这些改进不仅让歼7从仿制走向了自主研发的道路,更让它成为我国在国际军机市场上唯一具有竞争力的飞机。从1987年起,集歼7所有改进成果之大成的歼7-M型飞机开始出口到其他国家,开创了我国军机出口的新篇章。
歼7-M飞机
来源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