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向导》周报:苦难同胞的“思想向导”

作者:张林

来源:《历史评论》2024年第5期


图片


《向导》周报第13期刊登湖南常德师范生宋先礼写给编辑高君宇的信件,信中说道,通过读《向导》周报的文章,他认识到了“今日的中国,差不多变成一种国际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本国军阀的抢掳场了”,“贵报同人,竟能任这黑暗的中国,给人民一个很光亮的道路,创一种向导周报,全国人民没有一个不欢迎,不庆祝!”


《向导》周报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彼时,新生的中国共产党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急需一个坚强的舆论阵地,宣扬党的理念、指导群众运动、推动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共产国际协助下,《向导》周报应运而生。从1922年9月创刊到1927年7月因大革命失败而停办,在5年多的办刊实践中,作为第一份中共中央机关报,周报以时事政治评论为主线,及时全面反映政治动态、深入剖析国内外时局、积极回应民众关切,成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抓手,对推动革命进程起到重要作用。

唤醒革命觉悟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报刊宣传工作。出席党的一大的代表中,12位曾创办过进步革命报刊。他们意识到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需要出版“一种有力的出版物”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工农大众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党的一大强调出版物的重要性,规定“中央或地方出版的一切出版物,其出版工作均应受党员的领导”。1922年8月,中共中央执委会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出版一份政治性周报,定名为“向导”,由蔡和森担任主编。9月13日,第一份公开发行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在上海创刊。


《向导》周报创刊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分析形势、评论时政,集中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9月13日,蔡和森在《向导》周报创刊号发表《统一,借债,与国民党》,完整表述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性质。文章指出,“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早已处于半殖民地位”,帝国主义决不会容许中国“谋经济上政治上之自由发展与完全独立”,“为中国人民根本祸患的就是国际帝国主义与封建的旧势力”。9月20日,蔡和森在《向导》周报第2期发表《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专政与军阀割据》,强“中国现在这种半封建半民主的局面”,“唯一的出路,只有贯彻民主革命”。192352日,蔡和森在《向导》周报第23期发文告诫革命党的领袖们,“如不认清中国的革命须同时打倒军阀与外国帝国主义,则其方略与趋向必至大错而特错,不但不能达到成功目的,而且将使革命运动中道夭殇。


图片
1922年9月13日,《向导》周报创刊号刊发《本报宣言》,提出“谨以统一、和平、自由、独立四个标语呼号于国民之前!”  资料图片


《向导》周报对中国社会性质、主要敌人、革命目标的宣传,为唤醒民众的革命觉悟、推动革命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向导》周报从第7期开始设置“读者之声”专栏,与读者交流互动。1922年12月,《向导》周报第13期刊登湖南常德师范生宋先礼写给编辑高君宇的信件,信中说道,通过读《向导》周报的文章,他认识到了“今日的中国,差不多变成一种国际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本国军阀的抢掳场了”,“贵报同人,竟能任这黑暗的中国,给人民一个很光亮的道路,创一种向导周报,全国人民没有一个不欢迎,不庆祝!”1924年12月,洋巡捕在上海检查《向导》周报通讯处,意图禁止周报出版。这引起一位自称爱读《向导》周报的读者夏梦生的愤怒,他在《向导》周报第96期发表文章,抗议帝国主义压制中国人的言论出版自由权。他写道:“只有向导周报能揭破国际帝国主义在华侵略的阴谋和国内军阀的野心,唤醒全国的群众,自觉的起来解放自己,自动的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像这样有价值的刊物,在国内是唯一的明星了。”


《向导》周报通过发行“十月革命纪念”和“列宁逝世周年纪念”专刊等形式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介绍苏联革命的成功经验。《向导》周报记者在第161期“读者之声”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著作之重要》,以给读者海帆回信的形式,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学说,这学说与其他学说差异诸点之一,便是指出理论与实际之一致”,“马克思主义是整个的宇宙观及人生观,是研究总的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理论”,“这理论是从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实际产生出来的”。1925年是列宁逝世一周年,《向导》周报第99期刊登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对于列宁逝世一周年纪念宣言,指出“中国的工人们,农人们和一切被压迫民众!你们要想脱离你们的重重压迫与奴隶地位,只有起来努力了解列宁主义,实行列宁主义,因为只有列宁主义才是我们自己解放自己的唯一武器才是消灭帝国主义和一切压迫阶级的唯一武器”。


1926年上半年蔡和森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时,应莫斯科中山大学旅俄支部邀请作《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其使命》的报告,提及《向导》周报的影响时指出,“《向导》是统一我党的思想工具。总起来在第二次大会后党始有政治的策略,并且实际上做了许多成绩,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在思想界上亦有很大的影响。在党的本身说,不仅统一了思想,而且作了组织的工具”,“不仅扩大了工人阶级的组织,而且组织了各社会阶级,在六年前,我们宣传打倒帝国主义,一般群众说我们是海外奇谈,到现在不独不说我们是海外奇谈,并且跟着我们来反对帝国主义了”。


展开舆论斗争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除马克思主义外,还有各种其他思想和思潮涌入,局面错综复杂。一方面,一大批中国先进分子和进步群众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大行其道,认为“共产主义、阶级斗争不适用中国”。


面对来势汹汹的舆论攻势,《向导》周报积极应对,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结束后,中国的亲美团体鼓吹美帝国主义是中国“最好的朋友”,华盛顿会议使“中国的地位增高了”。5月,胡适、王宠惠等人在《努力》周报上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认为民国成立以来,国运衰败、政局不稳都是因为好人袖手旁观,只要成立一个由“好人”组阁的“好人政府”,中国就可以得救。10月,胡适在《国际的中国》一文中讥笑《向导》周报:“很像乡下人谈海外奇闻,几乎全无事实上的根据”。


对此,《向导》周报刊登《王博士台上生活应给“好人努力”的教训》《中国已脱离了国际侵略的危险么?——驳胡适的〈国际的中国〉》等多篇文章,指出“好人政府”掌权之后,“却仍是一承旧令尹之政,亦是急急忙忙整天累旬为了军阀搜款张皇”,“批评的人们,便都说学者做官也一样做了军阀的账房,且有讥他为失品格的”,“中国的智识阶级商业和工业的资产阶级要自己能够避免美国的愚弄,他们的民主运动才能依正轨运行”。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进行的,但是合作一开始便存在不稳定因素。孙中山逝世不久,号称“国民党理论家”的戴季陶先后发表《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主张各阶级的人,要抛弃了他的阶级性,恢复他的国民性”,反对国共合作,认为“共产主义、阶级斗争不适用中国”。为反击国民党右派势力的进攻,《向导》周报发文批判戴季陶的阶级调和论,指出中国的阶级敌人异常强大,超出戴季陶的想象,统治十分顽固,如果只想采用民族斗争的手段,完成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那就是犯了“一味的盲进”错误,认为不需要阶级斗争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将会损害我们民族的根本利益。


1925年前后,“国家主义派”喧嚣一时。他们鼓吹超历史、超阶级的国家观,发表反共反革命言论。《向导》周报发文揭露其与帝国主义军阀勾结、反对国民革命的行径,并指出“智识阶级随着买办阶级地主阶级的口号,于未参加革命之前即行反革命反共产反工人反苏俄(如《醒狮周报》反动的国家主义者)”,“中国国家主义者的根本任务并不在‘外抗强权’,只在攻击世界无产阶级的前锋中国民族革命的友军苏俄;并不在‘内除国贼’,只在攻击中国民族运动的领导者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


《向导》周报在追求真理的工人和革命青年中引发广泛共鸣,对当时的中国政治产生深远影响。1979年,曾负责《向导》周报出版发行工作的徐梅坤回忆说:“当时,《向导》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是党的强有力的宣传工具,战斗的武器,特别是许多革命青年争看《向导》,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向导》犹如黑暗社会里的一盏明灯,给那些向往进步、追求真理的工人和青年学生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向导》真正起到了革命向导的作用。


助推革命运动


《向导》周报不仅致力于理论宣传,更将办刊工作融入革命的时代洪流,指导并助推革命运动的发展,成为“本党政策之指导机关”。


《向导》周报号召用国民“联合战线”的力量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蔡和森发文称:“惟一的出路,只有贯彻民主革命”,“惟望结合伟大的革命群众的势力,尤其是最能革命的工人阶级的势力来统一”。1923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第31、32期合刊上发表《北京政变与商人》,肯定商人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斗争中的表现,指出“革命的大业不是容易的事,在向来外力军阀两重压迫革命的中国环境里更不是容易的事,惟有号召全国商人、工人、农人、学生、教职员,乃至各种各色凡属同受压迫的国民,建立严密的联合战线,这个革命才可以成功”。


1924年5月,广州的商人团体试图推翻革命政府。事件发生后,《向导》周报揭露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强调无产阶级才是最革命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周报指出,“资产阶级参加民族革命的倾向与无产阶级参加民族革命的倾向是完全不同的”,“在民族革命运动的开始,资产阶级分子和智识阶级都踊跃的来站在这种运动的领导地位;但一俟劳动群众自觉的参加运动时,这些先生们便都会离开从前的立场去谋反革命”。


1924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要求各地共产党员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革命武装,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为指导农民运动顺利开展,《向导》周报发文指出,“只有工农阶级是忠于反帝国主义和民族革命的台柱子”。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者。1927年3月,第191期《向导》周报转载毛泽东同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部分章节,强调必须依靠广大贫农做“革命先锋”,团结中农和其他可以争取的力量,把农民组织起来,从政治上打击地主,摧毁封建武装,重组农村政权。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领袖、共产党员顾正红,打死打伤工人10多人,激起上海工人、学生、知识分子和市民的愤怒。5月30日,上海学生2000多人在公共租界示威游行,声援工人斗争,要求收回租界,遭到英国巡捕枪击、拘捕,死伤数十人,此即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五卅惨案发生后,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舆论封锁,在中共中央部署下,《向导》周报刊文报道惨案事件,揭露帝国主义暴行,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帝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大屠杀告全国民众》,指出“血肉横飞的上海,现在已成为外国帝国主义的屠场了”,号召全国民众“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其主要目的”,为死难同胞报仇。《向导》周报的宣传攻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场全国规模的反帝运动,拉开大革命高潮的序幕,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中国共产党积极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组织工农商学兵开展革命运动,为北伐战争的顺利推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北伐过程中,始终有国民党右派势力采取反对共产党的行动,希冀向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妥协。《向导》周报多次发文批判国民党的反动倾向,引导其走向革命正途:“当反动分子以公开的反叛行动集合他们的力量时,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倘不果决的领导劳苦群众向反革命势力作殊死的革命战斗,则一切反革命势力得有更多机会放胆集合发展其势力向革命进攻,革命前途将陷于危险!”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走向失败。《向导》周报坚决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刊出《蒋介石反动与中国革命》《国家统一与革命势力的联合》等文章,呼吁一切饱受帝国主义与军阀宰割之痛苦的人民,联合起来打倒蒋介石,谋求国家统一。


《向导》周报发表时事政治评论文章,深刻批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广泛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有力配合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经过《向导》周报的大力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政治主张在群众中迅速传播开来,有力引领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走向。《向导》周报是“真正代表中国民众利益的报纸”,是苦难同胞的“思想向导”。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辑:拾 壹
校审:初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