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生活|去挖冬笋吧

潮新闻客户端 毛长明

图片

去挖冬笋吧。秋末初冬,深藏泥底的冬笋已按耐不住寂寞,悄然长大之后,便大有破土欲出之势。山里人知道,此时正是挖冬笋的最佳时机。虽然我从小就生长在深山沟里,却不知冬笋的藏身之处。身为山里人,我是有点惭愧和汗颜的。

冬笋善于躲藏,有些人找不到,有些人找得到。我找不到,就挖不到冬笋。但父亲能找到,所以父亲就成了挖冬笋的高手。这两天,父亲又要去屋后山挖冬笋。竹山是老家的自留山,毛竹是自留山上的毛竹。坐落在老屋后面的不远处,翻过一道小山坡,就能看见山坳里的毛竹了。虽然毛竹稀疏,但竹竿粗壮挺拔,竹叶茂密墨绿,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这样的毛竹,内行人一眼便知,那些竹根泥土里,肯定深埋着不少冬笋。

我随父亲上山,想看他挖冬笋的诀窍。父亲是山里人,从小就与冬笋打交道。那时的老屋地处西坑,是一个偏远的深山沟,与现在的居住地相距还有3里路。房前屋后都是毛竹山,狭长的西坑一直往里延伸。我还依稀记得里面的小地名:中灰铺、西坑尾和东坑。西坑的两面都是青山,山上的毛竹郁郁葱葱,每一根毛竹的根部,深埋在地下的竹鞭上,悄然地孕育着一根根竹笋,等到来年春天,你在竹林里便会欣喜地看到,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的景象,这就是毛竹新老交替的生机与活力。

父亲边走边说,挖冬笋的时间一般立冬过后。11月初的冬笋比较小,三四根冬笋的重量才一斤。挖冬笋时,先要仔细观察竹根周围的泥土状况,如果泥土平整无异,说明此处无冬笋。若见到泥土表面凸起,甚至还裂开了一条细缝,则下面十有八九有冬笋。尖细的笋头冒出来时,竹根附近往往有破土裂缝的迹像。这是基本常识。所以眼光很重要,判断很重要。发现之后,还要用脚轻轻踩踏再试探虚实,通过脚踏验证,最后才能真正确定有无冬笋。当然要正确断定冬笋的方位,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

以前生产队集体化时,毛竹的价格比较高,冬笋的身份显得有些尊贵。大队还限定了挖冬笋的时间。冬至前放开让村民自由挖。那段时间,大家纷纷上山,东找西挖,毛竹山被挖得一片狼藉,像被野猪撬过似的,又像是挖熟的番薯地,高低不平,沟壑满地,挖多挖少全凭自己的本事。我曾经和父亲聊过他年轻时挖冬笋的经历。父亲回忆当年挖冬笋的情景,口中仍然流露出一种兴奋的心情。他说有两次印象特别深刻。

一次是1950年冬,他刚满13岁。一天,他和邻居到西坑尾挖冬笋,那几天正是大队开放挖笋,陆陆续续有人已经在翻挖了。就在别人翻挖时没有注意到的大路边,被父亲一连挖出6根冬笋,外壳松黄,光溜新鲜,他急忙拎回家一称,足有5斤多重,奶奶看到笑坏了。说到这里,父亲抑制不住地发出爽朗的笑声。他的回忆表情有些激动,似乎还停留当年的氛围里。这么多年,父亲还能记住两个关键的数字,足见他的印象之深了。我没想到,挖冬笋的心情是如此美妙,也如此难忘。

第二次是在1958年冬,父亲从廿七都造水电站的工地请假回家,准备炒菜带去工地。回家后,他就悄悄地扛着一把锄头,早早直奔西坑尾去挖冬笋了。原本打算挖几根冬笋炒酸菜,准备带到工地上去吃。连续两天,父亲挖到15多斤冬笋,当时着实惊喜。看到这么多大小均匀的好冬笋,父亲又改变了主意。他舍不得自己吃,他要拿到峡口街上去卖。从西坑老屋到峡口,路途较远,要走近40里的路,那时的交通只有两条腿两只脚。来到峡口,找到路边的一家饭店,就把冬笋卖给了饭店,老板递给父亲3元多钱。父亲高兴不已。这回他没有卖吃的东西,而是到布店里剪了两块新布,拿回家让裁缝师傅做了新衣和新裤。那时,穿比吃重要,父亲以笋换布,换来一身新衣裤,也很开心。我想,父亲之所以和我回忆这两件事,是因为在他漫长的岁月记忆里,曾经有过一段最辉煌的挖冬笋历史。

图片

资料图。据视觉中国。

通常竹尾垂头的指向,大抵就是竹鞭的方向。挖开竹根周围的泥土,挖竹根找竹鞭,然后顺着竹鞭跟下去,直至找到冬笋为止。虽然费时费力,但挖笋兴趣甚浓,激情满怀,不会因此而厌烦。

到了冬至,冬笋已渐渐长大,一条竹鞭最多能挖到两三根冬笋,大的有1斤多重。冬笋虽然对土壤环境的要求不高,但受旱情的影响很大。大旱之年的冬笋不易生长,一般也挖不到冬笋。

冬笋只能挖到冬至,冬至过后,大队就发禁笋令,干部在村口插上醒目的禁牌,严禁挖冬笋,违者处罚。大队这样做目的是保护来年毛竹的产量。因为过了冬至的冬笋,成活率很高,一根冬笋就是一根新竹,挖一根笋,就少一根竹。禁笋令还是有震慑威作用的,路过的人们看到禁牌,就不敢擅自上山挖冬笋了。这也是规矩,大家都应该自觉遵守。父亲在这方面是很注意的。但也发现个别胆子大的人,竟然偷偷摸摸上山,把挖来的冬笋夹藏在一担柴禾里。那时偷笋是极不光彩的行为,若是被抓到,不仅要罚款,还要没收冬笋和锄头等“脏物”,影响很坏,颜面扫地。多数人不敢去冒险。

对经验丰富的父亲来说,大小年的影响不会太大。他每次上山都没有空手过,而且挖到的冬笋完好无损。他的经验有4个字:即小心和耐心。所谓小心,就是第一锄下去时,用力不宜过猛,要轻轻地刮去表层泥土,看到笋头冒出来,小心扒开周围的泥土,尔后对准冬笋的根部,再用力挖,冬笋就“咯吱”一声挖出来了。所谓耐心,就是要耐住性子,不能有急躁心理。在竹根四周,在别人挖过的山地里,仔细地观察,反复地寻找,说不定还能挖到大冬笋。相反,粗枝大叶,走马观花,一根冬笋就在你眼皮底下错失了。或抡起锄头乱挖,或挖到一半就想直接起笋,就很容易挖破冬笋,或被拦腰挖断。冬笋若是在泥土深处,蛮劲撬动还会撬断锄头柄。

这是挖冬笋的“四字诀”,也是父亲的经验之谈。当然还有其他的综合因素。我没有挖过冬笋,就体会不到其中的奥妙。但我觉得挖冬笋很有乐趣,也挺有意思。从找到冬笋时的喜悦,到挖出冬笋时的兴奋,都是非常享受的过程。不同的土质孕育出不同的冬笋。黑土里的冬笋没有黄土地的鲜嫩,从黄土地里挖出来的冬笋,壳黄肉白,味道要鲜美得多,所以人们都喜欢黄泥地的冬笋。挖冬笋考验的是智慧和用心。辨识冬笋,需要智慧,需要眼力。挖好冬笋,需要用心,需要得法。看似简单,实则有技巧。

冬笋是一种根茎类蔬菜,生长于疏松、透气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汲取大地之养分,自然之精华,秋冬之孕育,味道之鲜美,深受人们的青睐,城里人尤甚。山里人不仅热衷挖冬笋,也喜欢吃冬笋。俗话说,山珍海味不如冬笋一味。冬笋的营养价值高,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我最爱吃冬笋炒肉片,如果用五花肉炒冬笋,放入农家土蒜苗,肯定又香又嫩又好吃。另外,用冬笋、腌冬菜和肉炒的双冬菜,也是一道开胃好吃的私房菜。鲜嫩的冬笋,菜缘极好,它可以和任何菜混合,其结果就是“鲜香”两字。

如今毛竹已不值钱,老家毛竹山上的毛竹,早就无人问津,一根根毛竹显得有些自卑,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低头竖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无人抚育管理的毛竹山,呈现出一派荒凉:土壤是板结的,山场是寂寞的,杂草是丛生的,冬笋也是寥寥无几的。村民们三三两两进山寻寻觅觅,睁大了眼睛都没有挖到几根冬笋,他们对西坑、东坑等地的毛竹山大失所望。现在唯一能够挖到冬笋的毛竹山,是我老屋附近的那爿毛竹责任山。那是邻居正丰承包的,这老兄对这片毛竹山倾注了心血,年年铲挖抚育,致使土壤疏松,有利冬笋生长。近段时间,他经常扛着一把锄头,在毛竹山上转悠,看到冬笋挥锄就挖,见一根挖一根,很快就把编织袋装得鼓鼓的。

冬笋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食,无论是艰苦的过去,还是富裕的现在,冬笋依旧,年年生长,胸有成竹。不管你吃与不吃,冬笋初心不改,期待我们随时寻挖。一旦来到餐桌,就勾起我们的食欲,满足我们的味蕾,调味我们的生活,这是多么的虔诚!这么说来,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珍爱冬笋,培育冬笋。现时的乡村,正在改变对冬笋的看法,重新认识和拓展冬笋的休闲功能。有的乡村旅游行程中,特意安排了挖冬笋的内容,让一些城里人去体验挖冬笋的乐趣。当挖笋成为乡村的乐趣,乡村的氛围就不一样了。

父亲挖冬笋的激情似乎还没有完全消退。从西坑搬出后,虽然远离了毛竹山,挖笋没有过去那么方便,但父亲早有打算。十多年前,他就在老家后面的半山腰上种下了几根毛竹。他想,留得毛竹在,不怕没笋挖。果然,毛竹繁殖很快,几年时间就变成一片竹林了。每年冬至前后,父亲会扛着一把锄头,经常上山检查冬笋的动静。只要发现冬笋苗头,他就挥锄挖笋。挖笋的前提首先是发现,挖笋的经验也是在于发现。发现本身就是一种本事和水平,挖笋的过程就变成期待和喜悦了。

这次,我有幸在场看父亲挖冬笋,算是开了眼界。只见他躬着上身,用锄头将竹根附近的泥土挖开,然后沿着竹鞭方向继续深挖,等露出一只鹅黄色的冬笋时,父亲移动脚跟,寻找合适位置,站稳身子后,抡起锄头,试图一次性使劲起笋,但起了几下还是未动,仍有一半躲在泥土里。父亲停顿一下,在锄头柄上吐了些唾沫,将冬笋周围的那些泥土小心挖开,让冬笋露出了全身,这下就轻而易举了。接着他又高举锄头,对准冬笋根部,用力一锄,冬笋就乖乖地躺平在泥土里。那挥锄的姿势和力道,根本看不出是年已八旬有七的老人。估计他在挖笋的时候,也忘了自己的年龄。否则身上的力气是从哪里来的呢?

看到父亲挖笋归来,那满心欢喜的开心样子,我才真正理解了有一种乐趣,叫做挖冬笋。但我始终感觉到,现在挖冬笋,吃是次要的了,体验和锻炼才是真正的目的。挖笋是全身运动,挖一根冬笋会让你全身发热甚至流汗,且冬笋的香味也没有过去那么浓了。不知是冬笋变了,还是我变了。或许都没有变,是新时代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了。

从父亲的描述和示范动作里,我已略知一二挖冬笋的窍门了。趁冬日暖阳,去挖冬笋吧。挖多挖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体验,那是冬天别有的乐趣和欣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