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西方想用印度替代中国的供应链地位,事实真是如此么?

本文共3878
阅读预计10分钟

作者 | Shan Li  Megha Mandavia
编译 | 许丙南 张谦和
编译审核 | 张谦和
本期编辑 | 杨倩
本期审核 | 江怡



编者按


近年来,印度试图通过发展本土制造业挑战中国的全球制造业主导地位。然而,仅以服装业为例,印度在与越南、孟加拉国的产业竞争中处于落后地位。其原因在于,在吸引海外投资、拓展出口市场的同时,印度国内繁杂的劳工法规、监管壁垒及基础设施短板极大阻碍本土企业扩张。本文聚焦印度服装制造业的困境,通过对比孟加拉国、越南等国家在政策优化及产业支持方面的表现,深刻剖析印度在承接全球供应链转移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南亚问题研究小组特编译本文,供各位读者批判参考。


图片
图源:网络

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为印度发展制造业提供契机,但服装业困境是一记警钟。


制造业的发展是印度迈向经济强国的关键所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承诺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进口关税,这无疑为印度带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或能吸引更多制造商转向印度。


然而印度若想抓住这一契机,必须首先为本土制造业扫清障碍。


在南部城市班加罗尔,经营服装厂近三十年的达南贾亚表示,他的企业面临着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和繁琐冗杂的劳动法规制约。他坦言,不敢将员工人数扩招到100人以上,因为这样需要填写更多表格、申请更多许可证还需增加不少开支。


疫情前,他已经失去了部分中国客户。过去两年,规模更大、成本更低的孟加拉国工厂再次吸引走了大量客户。


达南贾亚感叹道:“衰退的确是真实存在的。”近年来,他不得不裁减半数员工。“再过五年,我不知道服装行业是否还能继续存在下去。”


自疫情以来,不少企业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印度在莫迪总理的领导下,凭借吸引苹果等知名企业的投资,成为国际媒体聚焦的对象。然而,经济学家指出,在清除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障碍方面,印度进展甚微,而这种制造业正是中国、韩国等国家实现经济飞跃的基础。


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印度制造业对其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已从二十年前的约17%下降至2023年的13%。目前,印度大约有6500万个制造业岗位,但农业就业人口规模是其四倍。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每年都有数百万年轻人加入劳动力市场。


衰退现象在服装出口上尤为显著。尽管印度纺织工艺成熟,劳动力丰富,本应具备竞争优势。但据世贸组织数据,与十年前相比,2023年印度年服装出口量下降超11%,仅剩150亿美元。同期,孟加拉国服装出口增长50%以上,达到380亿美元,越南出口额也已突破300亿美元。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随着中国在全球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中的份额持续下降,孟加拉国和越南从中获益最多,而印度甚至未能跻身前五名。


“印度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方面表现不佳,”纳蒂克斯金融服务公司新兴市场经济学家Trinh Nguyen表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可能不是工业化进程中最吸引人的部分,但对于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来说,完全忽视这一领域是不可能的。”


印度的服装出口还面临一些其难以掌控的外部因素,例如旨在扶持最不发达国家的全球贸易政策。以孟加拉国为例,其服装出口享有免关税进入美国和欧洲两大服装消费市场的优势,这帮助其在中国后,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出口国。


然而,经济学家和制造商表示,孟加拉国和越南在为企业发展清除障碍方面的表现远远优于印度。相比之下,印度制定的种种法规,尤其是劳动相关法规,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扩张能力。


在印度,员工人数超过100人的工厂必须获得政府许可才能解雇员工。拥有至少50名女性员工的工厂则被要求设立现场托儿所。此外,为了快速完成大订单,工厂若需增设第二条生产线,也必须事先获得政府批准。


达南贾亚透露,他一直将全职员工的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以避免每次工厂扩张时都需亲自前往当地劳动部门更新劳动许可证。他需要证明工厂配备足够的急救人员和卫生设施,确保新增员工的安全。


他的经理花费大量时间记账,更新包括加班、事故和工资等方面的数十项劳动登记。此外,他开出的工资比邻国孟加拉国最低工资高出约45%。


“劳动力问题真叫人头痛,”他说。“不断增加的劳动力成本让我们的竞争力大打折扣。”


印度许多邦禁止或限制女性工人在晚上7点以后工作,而男性工人又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零工或配送工作。这种限制直接导致工厂每天只能运行一个班次。


班加罗尔一名服装厂主萨米尔·亚达夫表示,如果现有工厂能够增加一个晚班,他的运营成本本可以大幅降低。然而,由于政策限制,他不得不在2016年新建第二家工厂,以满足大订单的交付需求。因此,工厂设备、主管、安全人员和许可证费用都会翻倍。在过去十年里,他60%左右业务都流失给那些生产成本仅为一半的竞争对手国家。


“所有业务都被孟加拉抢走了!”亚达夫无奈地说。


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指出,这种情况正在印度许多具有高就业潜力的经济领域上演——从家具到鞋类等行业,印度未能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相比之下,孟加拉国将部分监管权力移交给该国主要贸易组织——孟加拉国服装制造商与出口商协会,简化许可流程。


协会董事舒文·伊斯拉姆介绍,该组织能够在当天为工厂发放雇佣额外员工的许可证,并代表企业处理劳动部门的文书工作。此外,作为工厂与海关之间的中间人,协会还发放部分免税进口面料的许可证,帮助企业更快完成手续。


数据显示,孟加拉国近60%的工厂拥有3000名以上的员工,而印度工厂的平均员工数却只有150人。


曾在印度开展业务的伊斯拉姆坦言,孟加拉国简单的监管流程,促使他和印度合伙人在过去十年逐步将工厂从印南部城市钦奈迁至孟加拉国。“如今,我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运营的四家工厂,每家平均雇佣了5000名员工,其产能已是印度工厂的三倍以上,”他说道,“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减少对重复后勤人员的需求,同时削减存储和运输成本,我们的间接开支降低了30%。”


他指出:“大型工厂的规模经济效益非常高。”


然而,孟加拉国工厂在追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也曾经历过多起灾难性事故,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工厂倒塌,导致超过1000人丧生。不过,事发后,该行业与品牌方合作,着力改善工厂的安全标准,大幅提升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


据业内人士透露,孟加拉国的工厂从接单到完成生产并发货通常仅需两到三周,而印度的工厂却需要长达四到六周的时间。


莫迪政府对劳动法进行大幅修订,试图放宽相关法规,其中包括允许员工人数少于300人的企业解雇工人时无需政府批准。然而,这些修订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工会的强烈抵制。今年,工会组织了多场大规模游行,要求废除这些新法律,使其尚未能得到广泛落实。


印度制造企业表示,由于工会影响力太大,他们不敢运营大型工厂。2024年9月,泰米尔纳德邦的一家三星电子工厂因工人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并承认新成立的工会而爆发罢工。此次罢工持续了一个多月,导致工厂运作全面瘫痪。此外,苹果的主要供应商富士康和纬创等公司,也曾遭遇类似的抗议和罢工。


“没有制造商愿意建设一座容纳一万名员工的大型工厂,因为这会让他们成为政客关注的目标,”新德里智库“经济发展基金会”的创始主任拉胡尔·阿胡瓦利亚表示。“政客会利用工人向企业施压,借此从商人身上榨取利益。”


印度未能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削减出口关税,同时印度还对工厂生产时尚快销订单所需的合成面料征收高额关税,进一步抬高了生产成本。这使得印度服装对全球零售商而言变得越来越昂贵。


于是,印度本土的零售商和服务于国内市场的制造商也逐渐将生产和采购业务转向孟加拉国,从而导致印度的服装进口量大幅飙升。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不利条件,仍有一些企业实现了增长。总部位于新德里的服装制造商Radnik Exports Global通过为雨果·博斯和拉夫·劳伦等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生产高附加值的服装,同时多元化布局,涉足汽车和配件行业的技术面料领域,成功保持了市场竞争力。该制造商创始成员兼董事阿努拉格·卡普尔表示,这些战略帮助企业在困难环境中实现了稳健发展。


卡普尔预计,孟加拉国在8月罢黜总理所引发的政治动荡,以及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局势变化,将为像他这样较大规模服装制造商带来机遇。


然而,前路并非坦途。2019年,特朗普取消了印度的特殊贸易地位,该政策原本允许某些服装免税出口到美国。同时,他指责印度排斥美国企业,卡普尔的家族不得不紧急应对局面。特朗普多次猛烈抨击印度的保护主义政策,其中包括对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征收50%的进口关税。


卡普尔透露,他们为美国市场生产的某些服装订单突然被加征高额关税,税率接近个位数的高点。为此,公司不得不通过裁减主管和后勤人员,并请求供应商分担部分额外费用来削减成本。


“我们就像一个个孤立的产业集群,只能靠自己谋求生存,”他说。“政府根本没有为我们这个行业提供任何支持。”


他进一步指出,如果公司仅局限于制造简单服装,他们的处境将与业内80%的企业一样艰难。

“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不断重塑自己,”卡普尔总结道。“如果你还没有开始,现在已经太晚了。”



本期编辑: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