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代明:攻守同谋 善待肿瘤

图片

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亚洲肿瘤学会主席、世界整合肿瘤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原第四军医大学校长。


●  ●  ●


他被称为“中国消化病学第一人”,开创了胃癌特异性血清学诊断先例,并荣获80多项国家或国际发明专利,多项成果震动全球医学界。


他被媒体亲切地称为“网红院士”,发言犀利,谈吐幽默,每次公开演讲现场总能不时爆发出掌声和欢笑声。


近日,樊代明院士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虽已年过古稀,但他惊人的记忆力仍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他为中国的抗癌事业殚精竭虑,并长期致力于提高肿瘤学的影响力,进而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特别是肿瘤学素质。


早在14年前,樊代明院士就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整合医学的理念,这一理念也指引着他所领导的全国抗癌协会对肿瘤防治的实践。


01

疾病的整合诊治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NBD:您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谈及整合医学理念,能否请您谈谈何为整合医学?

樊代明:医学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现代医学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对此我们不可小视。以慢性病为例,目前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左右。慢性病基本是无法治愈的,现有的治疗多是聚焦一些特定指标进行治疗,比如血压、血糖是人体的基本指标,其高低总是有原因的,一旦出现血压、血糖高的症状,我们就抓住血压、血糖往下压,终身吃药。其实,血压、血糖高只是身体出现异常的一个提示,我们把这个异常去掉,但可能并没有治本。就像常说的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即便出一个来使就斩一个,出来多个斩了多个,但那个敌人应该还在那里,并没有被消灭。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医学体系必须要改,因为一些碎片化的知识可能形成了阻碍。基于此,中国学者在2010年提出了整体整合医学理论。


要点之一就是需要把现有浩如烟海的生物医学研究知识有机整合起来,做成知识网、知识库,就像打鱼一样,用一根丝线是打不了鱼的,要做成一个网才行。


要点之二是要对疾病进行重新分类,100年前爱尔兰做的国际疾病分类只有81种,现在已经细分到4万种,甚至一个症状、一个指标就叫病,其实单纯的高血压、咳嗽都不是病种,所以要重新分类,至少要把多种分小了的疾病进行整合。


例如一个人既有糖尿病,又有高血压、冠心病,还有痛风,其实这个人主要患的是代谢病,如果把每一种病都分开治,就会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如果能从根本上把“漏水”放掉一些,特别是找到漏水的水龙头,把它关掉,那“葫芦”和“瓢”也就都下去了。因此一定要加以整合。


美国继我们之后提出了全民健康整体计划,其实就与我们的整体整合医学概念是一个意思。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健康全覆盖”的概念,要把很多因素整合起来才能解决健康问题。所以国外现在有一句话,疾病的整合诊治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不是之一,没有之一,只能整合,不容置疑。


图片


在这个宣言中,我们提出十大主张和十大思维。比如,整合医学主张整体大于其局部之和。我们在局部的所作所为甚至所成,必须放到整体这个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评估,不应将其刻意或无意地加以放大和强调,使得整体分析失真、处理失当、疗效失常。


再比如整合医学主张要针对细菌、病毒、癌细胞这些天敌而有所作为,更要充分调动人体自然力,如自愈力或免疫力来防治疾病或保持和恢复健康。


十大思维中,比如整合医学主张整体思维、类比思维、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反向思维、辩证思维,等等,不是单纯的逻辑思维。


举例来说,科学是有参数的,但医学没有固定的参数,只有无限的变量,所以简单的数理推导、统计划线和逻辑求证对医学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只有多因素联因分析,再动态地观察,最后才能用于医学,所以我们倡导任何科学研究的结果,必须放在医学实践中进行检验,要有效有益,才能用到临床或者健康呵护中去。这就是整合医学。


02

10年间中国肿瘤病人5年生存率升10%


NBD: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癌症发病人数也比较高。您曾担任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也是中国抗癌协会的理事长,能否谈谈整合医学理念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樊代明:如何解决我国肿瘤高发这个问题?最近几年中国抗癌协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多年以来,我国一直按照国外指南或规范来治疗病人,常常产生水土不服、疗效不佳的问题,所以中国需要一部适合中国本土、中国病人的,能够突出中国医生经验的指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抗癌协会最近7年来做了18项工作,都是以整合医学理念为指引,我们称为整合肿瘤学。


具体而言,包括扩充会员队伍,统一规范,撰写系统的肿瘤学书籍,加强国际交流,组织13000多名专家编写出适合中国病人的整合诊断治疗指南《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对《指南》进行宣讲,将其引入高校作为教材,并做成思维导图发给医生学习,还为此设置专门的考试,通过考试的优秀医生授予相关专家认证证章。在《指南》编写过程中,我们对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做研究,并将研究进展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


图片


与此同时,我们还在每个省份建立诊断治疗基地、培训基地、预防筛查基地、康复基地。通过“合纵连横”把《指南》推广下去。“合纵”就是把一个肿瘤的各种专业委员会整合起来,形成一个队伍;“连横”就是把一个方法在不同肿瘤中的应用横着拉一条线,如此整合推进,推向全国各地的基地。


基于这些工作,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个重要的统计指标显示,10年前我国肿瘤病人的5年生存率只有33.3%,去年这个数字提高到43.7%,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不要小看这10个百分点,因为它是全国范围内,全国每年新增近500万肿瘤病人,这意味着每一年有大约50万肿瘤病人都活过了5年,放在过去这些人可能已经病亡了。这就是整合医学在肿瘤学中间的实践。


03

整合医学注重改变医生思维方式


NBD:您觉得在整合医学理念之下,我国现有的医疗体系需要做怎样的变革?

樊代明: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人要活得长、活得好,也就是生存时间要长,生存质量要高或者越来越高,而不是单纯地把某个指标降低,所以一切有利于“双生”的目标我们都要去做,而不单纯是靠手术刀和药片。手术刀和药片只能解决生命不夭折的问题,解决不了生命长寿、生命质量提高的问题。


所以一切和健康有关的因素都要整合起来,除了手术刀和药片,还要做到比如医体整合、医工整合、医药整合、医护整合、医学与心理整合、医学与营养整合,使病人更长寿和健康。


整合医学不是一个学科,也不是一种技术,而是教医生改变思维方式的“道”。医学不光是技术,还要有人文关怀。如果医学被技术绑架,就没有温度;如果医学被资本绑架,就会失去人性,把开 刀做手术作为赚钱的手段就要出大问题。所以医学是一个人学,跟简单的科学是不一样的。


NBD:您认为当前亟需开展哪些变革,比如科室设置方面或是其他的?

樊代明:我前面讲的整合肿瘤学是通过我们做的肿瘤学工作来彻底改变目前的现状,当然对其他的病也是一样,我国的卫生体系、制度,包括医院的设置、年轻医生的教育等都要跟上。


比如226个大学引进《指南》,不单单是引进技术,更是引进整合的思维。同样是一个肿瘤患者,我们有几十种诊治方法,每一种方法对肿瘤都有效,但并不是所有方法全都要用上,具体先用哪个后用哪个,多用哪个不用哪个,这就是整合医学的思维。针对每个患者都用上所有方法,或者每个患者都用一样的方法,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图片


整合医学不是只涉及一个科室,也不是一个具体的治疗方法,而是一个培养医生品质、能力的方法学和认识论,不只是培养医生的一双手,更是培养他一个好的头脑。


比如鼻咽癌在最好的医院其5年生存率是80%,而全国平均水平仅40%,还有的医院是20%。因此,同样一个癌,治疗的效果差距很大,这跟医生的治疗水平、方法有很大关系。


像白血病,40年前5年生存率很低,现在变成慢性,90%可以活过10年。其实就是用统一的方案,用不同方法“量体裁衣”,最后使那些过去活不过5年的患者大多能活过5年。


当然,这里面也有药品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但最关键的还是医生怎么用药、怎么治疗,药品和技术都是技术,医生怎么用是艺术。改变所有医生的思维方式,使对每一个患者的诊断都能成为集体会诊的结果,这是最理想的。


04

1/3的肿瘤通过预防可以不再患上


NBD:尽管癌症发病率通常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但越来越多数据表明,癌症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事实。为什么癌症会越来越年轻化?

樊代明: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来看比较高,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排在前面。食管癌和肺癌与吸烟关系非常密切,消化道的癌与饮食习惯有重大关系,肝癌增多主要是由于肝炎病毒的感染以及其他因素。


总体来讲,这几种癌在我国占到较高的百分比,而在国外相对比较低,特别是肺癌,国外通过严格的禁烟法律,让肺癌变得越来越少。


总体上讲,癌症年轻化与当前饮食习惯的改变、环境的变化,加上检查越来越早,都有一定的关系。


NBD:就癌症而言,是不是预防大于治疗?肿瘤防治最重要的是什么?

樊代明:你说得很对,其实很多疾病都是这样的。就癌症而言,医学的疗效总体上是比较有限的,如果在得病之前就进行预防,效果肯定最好。


我们的《指南》覆盖53个常见瘤种和60个诊疗技术,共计113个指南。我们认为1/3的肿瘤通过预防可以不再患上,比如肺癌患者中,5个有4个属于抽烟人群,不抽烟很大程度上就不会得肺癌。


图片


还有1/3的肿瘤是普查出来的,早筛出来的肿瘤90%以上可以治愈。所以通过预防和早筛,有2/3的肿瘤是可以不患上,或者患病后能治愈的。这就是《指南》所说的“防为上计,筛为大计”,此外还有“诊为妙计,治为生计,康为远计”。就治疗而言,我们有60种诊断治疗的方法,怎样排兵布阵,做到“量体裁衣”,最终的诊疗效果是不一样的。60个治疗方法相当于60招。


第一,评为首招,评即评估。确诊肿瘤后,最好的医生会进行评估。比如50%的肿瘤病人有贫血,但现在贫血病人直接做手术或进行其他治疗的占比高达92.8%;同样,70%肿瘤病人存在营养不良情况,这样的情况肯定不能让病人直接手术。


第二,扶为高招,也就是缺什么补什么,缺营养补营养,缺心理补心理,打起精神才能够抗击肿瘤。


第三,控为实招,我们现在不提抗癌,因为人人都有癌细胞,只有长到一定数量、一定体积才叫癌。我们体内的癌细胞通常并不变成癌,它还是我们抗衰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控癌,要从与癌血战变成与瘤共存。


第四,护为新招,护即保护,保护正常器官,50%的肿瘤病人不是因为肿瘤而死,而是因为治疗肿瘤引起全身正常器官的损害甚至衰竭而死,化疗对人体的伤害远远大于它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所以在中国抗癌协会有两支队伍,一支专门杀癌,一支专门保护正常器官,一边唱大刀进行曲,一边唱黄河颂,交响乐才能成功。


第五,生为绝招,就是我前面讲的“双生”(生存率和生存时间),将来评估肿瘤的效果不再是肿瘤缩小了、切掉了或肿瘤指标下降了,而是谁活得长、谁活得好。


05

肿瘤学分类需加以改变


NBD:您觉得未来的肿瘤学研究是一个怎样的发展趋势?

樊代明:随着我们认识的提高,医学不断发展,肿瘤一定会成为一个慢病,而不是现在所说的绝症。实际上现在有些肿瘤已经成为慢病,比如白血病,又如在国外HPV疫苗普及率比较高,只要打了疫苗基本就不会得宫颈癌,那这种癌慢慢就会消除。未来很多癌都会变成慢病,前景是看好的,要慢慢来。


但有一点现在必须要做,就是肿瘤学的分类要改。现在肿瘤长在什么器官我们就将其命名为什么癌,比如长在胃部就叫胃癌,长在肠道就是肠癌,其实治疗胃癌的方法很多可以在治疗肠癌中取胜。


以往我们认为的肿瘤有几个显著特点,比如损害长肿瘤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再比如会把全身的营养夺去置人于死地。但现在有很多肿瘤并不符合这类特征,它只是概念性的癌,不是实际的癌,比如乳腺癌、甲状腺癌等。所以现在提出新的生物学分类,即按照癌细胞是否死亡以及人是否死亡来分类、用药,效果就不一样了。


图片


首先是天生型的癌,就是父母在孕育孩子时第一个细胞出现了突变,比如由于抽烟、喝酒或者熬夜等,通俗来说,就是基因出了问题,这种癌大概占比在15%~30%。


天生型的癌一个很大特点是长得慢,不转移或者寡转移。这种癌有个很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可以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方式把原发灶去除掉,只要哪个器官长癌就去除掉癌块,可能过一段时间其他器官又长,再把它去除掉,不可能赶尽杀绝。所以有的人一生可能要在不同器官长多个癌。


其次是后生型的癌,也就是基因没有变化,但出生以后其他因素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变化又是不同原因导致的,这可以分成5种:


(1)中毒性的癌,就是细胞中毒了,比如经常吃霉花生、瓜子等,导致肝细胞黄曲霉毒素中毒,于是肝细胞坏死再长癌;又比如吸烟是肺中毒引起的癌,吃酸菜引起食管癌细胞中毒。这种癌特点是去掉中毒的因素可以不长癌,或者长成这个癌后,进行手术和治疗后去掉这个因素,禁烟、禁霉变食品等,就不会复发。


(2)感染性的癌,就是人体感染病毒或者细菌。比如肝炎病毒感染肝脏导致的肝癌,EB病毒感染导致的鼻咽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宫颈癌等,去除这个因素就不得癌,去除也不会复发或很少复发。


(3)内分泌的癌,是指身体的激素或者激素受体出现异常,比如乳腺癌,60%~70%甚至更多是激素异常导致的,把激素问题解决掉,不需要手术或者放疗化疗也可以治愈;甲状腺癌、女性的卵巢癌、男性的前列腺癌也与乳腺癌相同,很多也都是激素原因造成的。


(4)代谢性的癌,肥胖的人由于脂肪过多,失去正常体态,不该长的长多了,该长的没长够,身体需要它继续长,会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


(5)抑郁性的癌,就是心情总抑郁就容易得癌。对因为抑郁而发生的癌,抗抑郁治疗的效果要比手术或放疗、化疗好。


除了天生型、后生型,还有共生型的癌,比如一个天生因素加一个后天因素叫天后共生型,或者一个后天因素加另一个后天因素叫后后共生型等。


根据这样的分类来进行治疗,效果肯定会更好。所以我对肿瘤学的发展非常乐观,充满信心。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