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为了传承和弘扬非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了哈尼多声部民歌、哈尼乐作舞进校园两项“非遗进校园”活动。
哈尼族多声部音乐起源并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阿扎河乡普春村,其起源时间不晚于唐代,经宋元明清和民国相传至今,历经1000多个春秋。2006年5月20日,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进一步做好该项目的传承与保护,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充分发挥学校区域优势,深入研究传承人技艺和相关文献,设计教学课程,将哈尼族多声部民歌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通过开设哈尼族多声部民歌课程、培养本校哈尼族多声部常规教学教师、不定期开展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校内外舞台实践、开展全县中小学音乐教师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教学培训、开展“红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暨乡村少年宫成果展”活动等多种实施方式,拓宽非遗保护传承领域,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增强青少年非遗保护意识。
“乐作舞”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哈尼族、彝族古老的民族民间纯生态传统歌舞,由十套舞步和二套音乐旋律组成,分别为:勒国赫(玩耍调)、果呆赫(踩荞调)、载则莫(撵调)、欠国等(斗脚)、参步弦(三步弦)、门送赫(找对象)、彦哼载(经线)、载擦莫(擦背)、龙彻果(游调)、阿谷埂赫(摸螺蛳)、载否莫(翻身)、舍赫。作为哈尼族和彝族的古老民间舞蹈,其发源、发展、传承的历史已有1000余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了保护和发扬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秉承在传承活动中坚持非遗本真性、完整性和核心技艺(核心内容)的保护与传承的理念。首先对接民族文化产业,开设专业课程。开设哈尼族、彝族乐作舞每学年80学时的课程,充分提升学生对乐作舞技艺的掌握与传承。其次是不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校上课,传承人通过亲身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们传授乐作舞的表演技巧和舞蹈动作,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乐作舞的魅力。最后采取向民间学习,“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是利用假期安排专业教师到少数民族村寨进行田野考察和采风;二是定期聘请地方文化馆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专家到校授课,为师生学习少数民族音乐歌舞给予有力指导。
2015年至今,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开展哈尼族多声部民歌课程500余节次,培养掌握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演唱技巧学生190余人。累计参加校内外实践演出60余次。在2015年首届招商地产杯中越自行车赛暨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文艺晚会上(河口县),展演中《红河大乐作》获得广泛好评。2016年4月学校被列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艺术实践基地”。2017年12月4日至7日,赴老挝慰侨演出与文艺交流,将非遗带到国外,受到国内外游客高度赞赏。
通过非遗传承,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感受到其独特魅力,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
项目申报单位: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
来源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编辑 刘榕杉
本期责编 张灵洁 李文女
审核 董艳玲 念华昆
运维 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电话:0871一63534744
邮箱:870715538@qq.com
各位小伙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们积极来稿。
投稿邮箱:yunnanwlt@163.com
云南省
京剧院
云南省
旅游规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