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王”Sora真来了,但我已经腻了|和100个人聊AI

全文3723字,阅读约需11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Open AI发布了面向大众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但其在中文互联网上的关注度不高。

02通过向100位普通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AI技术的感受和期待。

03结果显示,人们对AI生图、AI视频、AI写作、AI对话等功能有喜爱也有嫌弃。

04然而,大家普遍担忧AI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如创造力与思考力的丧失、内卷与竞争加剧等。

05未来,AI的发展需要政策制定者、技术开发者、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确保其健康发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今天凌晨,在Open AI第三天的年终直播中,山姆·奥特曼终于官宣面向大众上线视频生成模型Sora。

此时距离今年2月Sora横空出世,已经过去了298天,但这一次,它并没有在中文互联网上溅起太多水花。

2024这一年里,AI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领域,编织进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AI如何影响了我们,我们又如何与AI共处?

此前,“湃客·AI开箱”和“对齐Lab”栏目向100位普通人发放调查问卷,试图了解在这场技术浪潮中,技术更迭背后每个具体的人的内在情绪。在我们收集到的回答中,惊喜、厌恶、期待与担忧交织,描摹出每个人心中AI的真实轮廓,构成了这个时代独特的社会表情。

从驯化AI牛马,到给AI做牛做马

文案荒救星、传统剪辑颠覆者、24小时口语陪练、互联网最强嘴替……伴随着大模型的飞速发展,每一款“AI神器”诞生之初,都让玩家们眼前一亮。大家将AI视为辅助工具,用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处理重复性任务,也乐于驯化属于自己的“AI牛马”,期待AI能够服从指令,完成工作任务。

但是随着使用的深入,大家也逐渐意识到,“AI牛马”并不是那么好驾驭的:

经常和各种AI应用打交道的数据编辑 @海盐 感叹,“收费好贵,打工人为AI氪金无数,太伤了”“说是啥都可以用AI快速搞搞,但实际上还是要废很多功夫一点点去调”;从事设计工作的 @lolo 对“无线抽卡的时候”身心俱疲;学生@大王 嫌弃AI“生成速度太慢”;从事投资研究行业的 @Raphael 则受困于“AI幻觉,胡说八道”,他指出,后续可能需要花更多时间去核实查证AI给出的结论。

与想象中靠AI实现“摸鱼自由”不同,打工人们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关于AI的新技能,比如研究prompt、调整参数、验证结果、训练模型等,才能获得相对优质的内容,满足老板“日新月异”的需求。在和AI“相爱相杀”的过程中,大家逐渐生出厌倦情绪:当初说好的“AI牛马”呢?怎么最终我成了AI的牛马?!

人类“驯化”AI时刻

利用AI糊弄“0元购”的甲方。@来来,数据分析

帮我发了顶会论文。@大王,学生

用豆包跟孩子做基础的英文对话练习。@Judy,数据分析师

整晚修音轨除噪音无果后,AI成功一键消除。@小一,媒体从业者

英国最新的AI辩论系统能够扫描储存新闻报道和维基百科页面,然后自行组织开场白,并自行反驳论点,这表明AI开始具备参与复杂人类活动的能力。@彭律师,律师

AI是一个非常高效、全能的助手,我发出的指令它能快速执行,而且不会给我脸色看。@严柳晴,自由创作者

AI让人类“做牛做马”时刻

2024年大多公司都沾上了AI,其实没什么用。@bear女士,互联网产品经理

AI给出的结果需要人工筛选识别虚假信息。@Wang,软件工程师

有时过多揣测,间歇灵敏,不易掌控。@阿木,销售

经常不能理解我的指令或者忽略我的关键词。@江孑栗,学生

有时候会偷懒,执行不了任务就摆烂,重复输出同样的内容,不想再思考了。@严柳晴,自由创作者 

我前不久去宁波出差,入住的一家酒店有一台胖乎乎的问询带路机器人,样子就像我读小学时很喜欢看的一部日本科幻片《恐龙特急克赛号》里的机器人吉伊,有的办公楼里也会用类似样子的机器人送外卖。那天我坐电梯下楼,按了1楼按钮,然后机器人开进来了,它没有手臂也没有手指,不用按楼层按钮,却可以用无线的方式控制电梯停靠的楼层。结果电梯完全被机器人绑架了,没有停靠我和另一个外卖小哥要去的楼层,外卖小哥只能趁着电梯开门时撤了出去。而我等到机器人在某个楼层出去之后,才获得了电梯控制权到达了1楼。@莫里斯,自由撰稿、自由健身教练

从令人心动的AI 到去你的AI味!

“未来取代你的不是AI,而是会使用AI的人。” 这句早已耳熟能详的话,至今也并未过时。

模型一版又一版迭代,产品一次又一次更新,“不拥抱即出局”的焦虑之下,使用生成式AI工具已然成为很多人的习惯。

但调查结果显示,大家对于AI生图、AI视频、AI写作、AI对话这些最常见的功能,却是有人喜爱有人嫌弃。

在关于“AI有哪些让你惊喜的时刻”的回答中,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肯定了AIGC给工作学习带来的积极变化;但大家对AI产生厌恶的时刻,绝大多数都是对AIGC的效果和能力还不满意。

这种微妙的状态,就像本次小调查的受访者“十八花生”所说的:“没有在创意和精准之间找到平衡”“有趣,但没那么有用”。

图片

从ChatGPT惊艳亮相至今的两年间,人们与AI的互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新鲜劲儿正在褪去。当曾经的“奇迹”逐渐变成“日常”,大家对AI满意度阈值也逐步提高,甚至有不少人希望能够“去AI味”:

@江同学 觉得“AI绘图非常诡异,尤其是食物,总是泛着油光”,对此 @羊羊羊 也深有同感, “奇怪的画,看了让人恶心”。学者@鹿 指出“AI生成的文字,如果没有经过修改和调教,就会显得很空洞,很假,很恶心”;@黎女士 也认为AI写的论文框架,“AI味十足”;研发工程师 @H 对此总结为“套话比较多,干活相对较少”。

AI令人惊喜的时刻

整晚修音轨除噪音无果后,AI成功一键消除。@小一,媒体从业者

用AI还原电视剧里一些演员扮演的妖怪原型。@南瓜女士

用我填的词,作出三种不一样风格的歌曲。@张书乐,自媒体人

修复老照片,让照片动起来。@鸟鸟鸟,自媒体人、科普编导

和AI进行聊天的时候,会关心我,安慰我。@小白,学生

AI在艺术领域展现的创造力让我惊叹,比如生成高度精美的图像、作曲、写诗甚至电影脚本。像DALL-E这样的工具,不仅能理解抽象概念,还能将它们视觉化,激发人类艺术创作的灵感。@吴老师,教师

用文生图模型,给自己换上了想要的电脑壁纸,画了各种奇妙的插画。看着精美(大体上)的图画从模型里奔涌而出,我感到眼前的模型好似一尊赛博神明:显卡、算力是香火,提示词与模型参数则是用一种崭新语言承载的祈愿与叩拜,生成的图片则是祂的回应。@卤哲走召

AI令人厌恶的时刻

找人工客服永远找不到的时刻。@Angry Pumpkin,教师

人贩子利用AI技术视频作恶。@sunshine,金融行业

AI的作用被过度夸大,尤其是涉及AI教育方面。@饶女士,自媒体人

劣质数字人生产的垃圾视频。@dm,产品经理

有人用AI生成科普图片混淆现实。@悦明,工程师

AI领域跑分刷榜,评测乱象。@学术君,编辑

之前用AI帮忙做一个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初筛,但不知道是我操作方式有误还是目前AI发展就没到那个水平,根本做不出来!而且它不是说自己不会做,会给你一份完整的数据,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做的全是错的,AI把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人性学了个十成十。@怀瑾握瑜,学生

太好了,是AI,我们有救了

但正如业界依旧对Sora的上线兴奋不已,当我们向100人提问“你对AI最大的期待是什么”,每个人都怀有无限美好的畅想。

站在AI这座巨大的“许愿池”前,无论何种身份、何种职业的人都掷出硬币,许下具体且个性化的“愿望”——所有我们不想做、难做的事,AI最好都能解决!

比如社会工作者@小金 希望未来“AI可以在老年护理中发挥作用,提供日常照顾、健康监测和精神陪伴等功能”;汽车研发工程师@栩安 期待“完全实现无人驾驶”;产品经理@张建 希望AI能成为美国漫威漫画旗下的人物贾维斯,这个角色是钢铁侠的智能管家、超智能软件,能独立思考,会帮助主人处理各种事务,计算各种信息……

这些具象化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对AI技术在提升生活质量、增加便利性、提供情感支持和个性化服务方面的期待,同时也折射出AI在教育、健康、艺术创作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最期待AI能帮你干什么?

希望早日实现虚拟男友互动,有触感的那种。@小白,学生

帮我做家务。@Lucia,制片人

辅导孩子学习。@dm,产品经理

AI赚钱养我,我喝茶画画!哈哈哈哈!@老老实实画画,插画师

增强记忆能力,帮我想起我脑海中模模糊糊印象的事物。@多女士,英语口译学生

成为牛马的“二牛马”,承担琐碎工作。@来来,数据分析

我很喜欢玩模拟扮演类的游戏,但是现在的游戏玩久了都会觉得程序很生硬,如果AI可以成为游戏里的NPC,就像跟活人对话一样诶!可以很好地满足我的情感需求!@怀瑾握瑜,学生

面对AI的未来 人均“大局观”

《智人之上》、“人类简史三部曲”等书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曾公开表示,“我不害怕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比如一台电脑决定杀死所有的人类并接管世界。这是极不可能的。相反,我担心的是由数百万人工智能管理的新帝国的崛起,它们将能够消灭隐私,随时监控每个人,并为了一小部分精英的利益而剥削大部分人。”

AI发展的齿轮滚滚向前,普通人也和专家们一样充满“大局观”。除了担心被AI替代工作外,大家还担忧创造力与思考力的丧失、内卷与竞争加剧、数字鸿沟与社会不平等、AI泛滥和AI污染……每一个问题都值得深思。

与具象的期待不同,在对于AI担忧的调查中,只有7位受访者表示没有担忧,剩下的或多或少对AI有着各种顾虑、甚至恐惧,哪怕看起来还很遥远。

图片

未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策制定者、技术开发者、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确保AI技术的健康发展,并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对AI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AI进化后卷走数据女工。@来来,数据分析

应用到物理机器人中,出现一些攻击行为。比如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鹿,学者

扼杀人类创造力,会有人放弃“思考”这种重要的能力。@悦明,工程师

AI技术可能被用于无处不在的监控,威胁个人隐私,甚至演变为极权工具。@吴老师,教师

在未来,如果对AI参与的竞争不加以限制,可能会让大家进入无限内卷的地步。@彭律师,律师

主要还是AI滥用吧,创作者的AI滥用只是让人嫌弃,大型组织机构的AI滥用只会让人恐惧,希望能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入认识AI和避免替代的教育课程。@2501,学生

结语

过去一年,AI的发展如同一场无声的革命,悄然而又深刻地重塑着普通人职场、学习与生活的面貌。包括我们编辑部在梳理这100份调查问卷的时候,也在多个环节使用到了AI。它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人类智慧的一次延伸和挑战。

我们期待AI成为人类的助手,而非对手;期待AI成为创造机会的源泉,而非剥夺选择的机器。未来,AI将如何继续影响我们?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答案隐藏在时间的缝隙里,但毫无疑问,AI的发展不会停下脚步,我们也将保持思考、步履不停。

欢迎评论留言和我们说说,2024年你和AI之间的“爱恨情仇”。

作者| 王恒婷 徐婉

设计| 卫瑶

策划| 徐婉 吕妍 王恒婷 杜海燕 张铃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