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科技巨头的领航人,CEO的动向一直以来都为各方所关注着,而如今蓝色巨人英特尔就经历了CEO的变动。英特尔在12月2日晚间宣布,CEO帕特基辛格在工作40余年后退休,并且辞去董事会职务,此外英特尔也临时任命两名高管为临时联席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也正寻找新任的CEO。
尽管官方表示基辛格由于到了退休年限,因此退出英特尔CEO的职务,但是外界却认为基辛格对于英特尔的战略发展规划与董事会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冲突,同时英特尔营收下滑,股价暴跌,引起了董事会的不满,因此面对风雨飘摇的英特尔,基辛格选择了辞职。作为全球半导体的象征,英特尔这几年似乎事事不顺,而随着掌门人辞职之后,面对友商的紧追不舍半导体工艺的落后以及股价的腰斩,英特尔究竟走向何方?
放弃海量业务,豪赌半导体制造
基辛格在1979年加入英特尔,在2001年成为英特尔首席技术官,推动包括USB和Wi-Fi等关键行业技术的开发,可以说是一名技术派领导者,在2021年的时候,基辛格成为了新一任首席执行官,也是英特尔历史上第八任CEO,带领当时已经处于瓶颈期的英特尔走向新的方向。
彼时的英特尔在工艺制程上已经远远落后于台积电,特别是长期在桌面处理器上使用的14nm工艺已经成为了拖累处理器的罪魁祸首,由于过于激进的策略,加上14nm处理器被压榨干净,英特尔此时推出的11代酷睿处理器已经成为了行业笑话。因此提升英特尔半导体的制造实力,成为与台积电相抗衡的晶圆制造巨头,成为了基辛格上台的首要目标。
2021年7月,基辛格宣布过去英特尔因为多年以来在制造领域的失误导致半导体工艺的相对落后,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本来从事新一代晶圆技术的研发,包括在美国俄亥俄州投入200亿美元建造新工厂,此外在德国、波兰等地也将建造新的晶圆工厂。同时英特尔也不断更新晶圆路线图,包括2023最新的一版中,加入了Intel 20A以及Intel 18A工艺,英特尔也希望能够在2025年其晶圆制造工艺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特别是与台积电相比不落下风。英特尔也成为了行业首个拥有ASML新一代高NA EUV光刻机的企业,售价达到了数亿美元,未来将会成为英特尔冲击更先进制程工艺的硬件基础。
2023年3月份,基辛格推出了IDM 2.0战略,包括打造全球化内部工厂网络、扩大采用第三方代工、以及打造世界一流的代工业务英特尔代工服务(IFS),将过去由自家需求包圆的英特尔芯片制造业务独立出来,成为行业标杆。只是如此一来,原本旱涝保收的英特尔晶圆业务就将迎来新的挑战,此时加大晶圆制造的资本投入成为当务之急。
当然大家都知道,想要让半导体制造工艺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显然不是容易的事,它需要企业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以及物力。即使是对于英特尔这样的巨头来说压力也特别巨大。对此英特尔选择分拆业务以及出售非核心业务,有消息称英特尔将会考虑出售Altera和Mobileye业务,从而获得一笔数量可观的现金流,以满足持续膨胀的资本支出,然而由于竞争对手纷纷投入到台积电的怀抱,在获得台积电先进制程的加持下,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也遭遇了不小的问题,客户没有想象之中地多,从而让代工营收有所下滑,由此拖累的英特尔的整体营收。
更为重要的是,高昂的投入下实际产出并非如英特尔所愿,在度过了14nm制程之后,英特尔又进入到工艺制程的快车道,包括Intel 7、Intel 4等接踵而至,然而它们分别有所缺憾,不能同时满足移动以及桌面处理器对于综合性能的需求,此时的英特尔不得不委身于台积电,我们在Lunar Lake以及Arrow Lake处理器中看到了台积电代工的踪迹,这似乎宣布了英特尔晶圆代工战略的短暂失败。
毕竟连自己都不愿意使用自家的工艺,英特尔怎能说服其他客户大规模采用英特尔的制程工艺呢?更何况英特尔的代工服务也频频出现翻车的传闻,在良品率以及性能都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英特尔的晶圆代工服务可以说困难重重。
加快产品推出节奏,引发质量与信任危机
对于消费者来说,英特尔的核心产品自然就是CPU,而英特尔CPU的市场份额仍然处于不可动摇的位置。然而作为巨头的英特尔在CPU上翻了大车。在推出十分成功的12代酷睿处理器之后,英特尔紧接着便推出了13代以及14代酷睿处理器。相比较12代酷睿处理器,这两代处理器在近期遭遇了不小的麻烦,首先就是微代码的问题,由于微代码设计失误,导致英特尔13/14代酷睿处理器在运行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崩溃的情况,有时还会出现温度过高导致不稳定。
这在过去的英特尔处理器中是极其罕见的,对此英特尔不得不采用多种方法来弥补这个漏洞,包括推出数个补丁以及主板BIOS,希望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尽管最后英特尔宣称已经解决该问题,但是代价也是很大的,引发了用户的种种质疑,自然也失去了许多玩家的信任。
这种梦魇在酷睿Ultra 200S处理器中继续存在,通过测试有用户发现酷睿Ultra 200S处理器的实际性能还不如14代酷睿处理器,这让用户又感到十分地愤怒,自己买来的处理器竟然倒吸牙膏,搁谁都不想要,当然还得是英特尔出来擦屁股,称未来将会通过更新补丁来提升处理器的些许性能,从而满足用户的期待,副作用自然是原本所剩无几的超频被砍得更加可怜,超频玩家又不高兴了,而且谁也不能指望英特尔能够用一个补丁解决所有的问题。这种硬件设计的问题造成的半成品硬件,也是最让用户无法接受的。
除了消费级领域,英特尔在企业级领域同样建树寥寥,根据第三季度的财报,英特尔在数据中心及AI业务(含Altera)的营收37.6亿美元,同比下滑1.4%,虽然在工业领域营收还可以,但是在最为火爆的AI领域,英特尔似乎没有什么建树,无法在由英伟达所领导的AI市场分得一大杯羹,更像是一名观众而不是比赛选手。如今AI蓬勃发展,对于AI算力的需求也将成倍提升,然而这一超级红利似乎也和英特尔没有太大关系,这也让英特尔营收无法形成巨大的提升。
股价暴跌,收购谣言不断,CEO最终黯然下台
自然而然,由于在半导体上的不景气以及产品频频翻车,最终导致消费者选择了逐渐抛弃这家蓝色巨人,根据最新的财报,英特尔在 2024 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32.8亿美元,同比下滑6.2%,而在利润上,英特尔更是亏损166亿美元,这是英特尔56年历史上最大的亏损,其糟糕的财报也让投资者十分地失望。为了节约成本,英特尔也宣布了史上最大的1.5万人的裁员,同时关闭多个业务与晶圆代工厂,成为了瘸腿的巨人。
糟糕的营收加上史无前例的裁员让英特尔的股价在2024年一落千丈,截至12月5日,英特尔的股价已经下跌了接近60%,同时停止了分红,英特尔也成为了道琼斯指数中表现最差的公司。英特尔遭遇的严冬也让关于收购这家蓝色巨人的传闻不断涌现,包括高通等厂商都成为了收购英特尔的绯闻公司,尽管英特尔矢口否认被收购,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如果英特尔再不改变,迎来的只有被拆分或者出售。
风雨飘摇,蓝色巨人选择努力自救
这家蓝色巨头一次又一次地走向了十字路口,但是如果英特尔倒闭,那么对整个行业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因此这家科技巨头也努力寻找方法不断地自救,其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选择一名合适的CEO来引领英特尔走向困境。据悉目前英特尔已开始评估引入前董事会成员陈立武等几位外部人士来成为英特尔CEO,当然目前还处于十分早期的地步,具体的候选人选还没有明朗。
除此之外英特尔也承诺严控资本支出,包括采用更加谨慎的资本支出策略。过去为了维持科技巨头的地位,英特尔的理念就是雨露均沾,市场需要什么晶圆,那么英特尔就要制造相应的产品,而如今英特尔转变了思路,转向了高效且无浪费的投入,以节省巨量的成本,这也就是意味着一切边缘业务或许将会被英特尔无情地抛弃。
在基辛格时代,英特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半导体制造上,然而由于客户寥寥,英特尔的半导体业务无法形成稳定的盈利业务,因此选择拆分晶圆制造业务成为了一个值得英特尔董事会考虑的选择。此外英特尔也在智能驾驶以及可编程领域加大投入,只是距离盈利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包括出售Altera与Mobileye也成为了可选项。总之在如今的寒冬期,能够活下来才是英特尔最为急迫的任务。
一家超大型公司遇到困难显然不仅仅是上述这些因素,在AI蓬勃发展的时候,Intel没有抓住AI的超级红利,第一时间推出专属于AI的计算卡,同时打造属于自己的AI生态系统,最终在AI竞争中不断落后。不过这也情有可原,毕竟英特尔面对的是布局AI多年的NVIDIA,后者也在AI狂潮中吃到了最大的红利,股价营收节节攀升,与英特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今基辛格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蓝色巨人所遇到的问题却远没有解决,更新自己的先进制程需要超乎想象的资本投入,而现在英特尔饱受亏损的困扰,超大规模的裁员也让英特尔似乎缺少巨量的研发人员来从事新制程的研发。而且半导体市场似乎进入到了赢者通吃的时代,尤其是AI领域更是如此。对于英特尔的新领导人来说,留给英特尔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只有解决上述这些棘手的问题才能让英特尔走向正轨,激烈的AI竞争中不至于输得太惨,从而重新获得投资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