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吐槽到成为优秀,你给比亚迪的品牌建设打几分?

图片

2024年12月7日,比亚迪在上海举办了第二期BYD CLUB D-TALK,这次活动的主体是「共生共荣」。那兔这次以自媒体的身份受邀参加,今天就来谈一谈参加活动后感受。

不过在谈感受之前,首先我要和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D-Talk?

图片

我们知道比亚迪有一个官方粉丝俱乐部BYD CLUB,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迪粉”俱乐部

D-Talk则是比亚迪为车主粉丝与社会大众打造的一个跨越多元行业与文化人群的对话平台。在这里车主粉丝可以和各个领域的探索者与思考者集合一堂,跨越边界,热切共创,分享共识,激发灵感。

图片

今年这第二期BYD CLUB D-TALK活动的举办地点,选在了拥有162年历史的上海1862船厂

这里也是中国船舶工业的起点,曾经有无数船只从这里启航,驶向全球。比亚迪这次把活动选择在这里,想必也透露出其对全球市场的野心。

图片

这次活动邀请的主讲嘉宾有三位,他们分别是:

B站up主、天体物理博士、天文航天科普作者、火箭与星空摄影师刘博洋;

2024上海国际旅游形象推广人、说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法国青年乐盖曦;

B站up主、德国新能源行业研究员“雷电超充”;

当然还有最重量级的一位: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

前三位嘉宾分别从天文领域、国际视角和中国品牌出海这三个角度,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并立足当下,共话「共生共荣」的理想明天。

图片

那兔我之所以来上海参加这次活动,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中一位嘉宾“雷电超充”,也是那兔我的粉丝。

图片

在看到邀请函上他是主讲人之一后,我第一时间就通过b站私信,加上了他的微信。没想到从2020年起,他就开始看我的视频,在这里要谢谢他的支持。

之所以我俩能结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都有留德背景。

只不过他的母校在德国重要的汽车城斯图加特,而我的母校在全德租房价倒数第一的开姆尼茨哈哈。

图片

在活动结束后,我俩晚上又坐在一起聊到半夜,话题从留学生活到中德汽车工业,再到育儿和美食,可以说是无所不聊。

这也是我这次参加D-Talk最大的收获之一。

图片

在这次活动中,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分享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我在这里跟大家讲一下。

李云飞在演讲中说,在比亚迪销量爆发之前曾经有人建议王传福,干脆把比亚迪品牌和公关的业务外包给国际化的专业团队,别让自己人搞了,因为你们比亚迪自己搞不好

图片

说实话,之前的比亚迪在品牌宣传上,确实和国际品牌有着很大的差距。

即便和本土车企比,差距也是不小。

不过王传福再三考虑之后,还是决定用自己的人。因为只有比亚迪人自己,才真正了解自己的企业文化,了解自己的产品。

图片

事实证明,王传福这一步做对了!

我们看看这几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销量的增长,比亚迪在品牌塑造和文化传播上的进步,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图片图片图片

从用甲骨文中的“电”仰望品牌做logo,到开启《国宝守护计划》,再到与《黑神話:悟空》强强联合,以及在西安、开封、天津三座城市举办新车发布会等等事件。

当然还有之前比亚迪用中国古代王朝给车命名,以及将中国文化融入到车型设计中。

图片

你会发现比亚迪一直将中国文化这座宝库,当作自己的武器进行产品设计和品牌建设。

这可都是老祖宗用了几千年时间留下的宝贝,而且还不用交专利费,不用白不用啊!

那兔我是强烈建议其它友商赶紧跟进学习,这么好的文化资源,别都让比亚迪一家给独占了呀!

图片

在今年欧洲杯期间,作为欧洲杯官方合作伙伴的比亚迪,发布了一个名为《奔跑吧,中国足球少年》的短片,目前在b站的播放量已经高达141.8万次了。

这部短片是少有的高播放量如此高的企业宣传片,也是我近几年看的最喜欢的商业宣传片,而且它与汽车相关。

图片图片

尤其是短片中那句“曾经的中国汽车,还不如中国足球,如今中国汽车已经冲向世界”,无数网友听到后弹幕表示“扎心了老铁”、“绷不住了”

我还特地问过比亚迪公关部的领导,这个片子到底是你们自己的创意,还是外包给别人制作的?

对方表示“这就是我们自己团队的创意啊!”

图片

当然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就比如比亚迪为走向国际的比亚迪皮卡SHARK 06拍的宣传片,就非常的“International”,让人看得是意犹未尽。

那兔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文化出海的前提是科技的出海,是工业产品的出海!

以前我们中国人总是吐槽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对外输出很弱,弱到就靠孔子学院和拍一些外国人喜欢看的所谓文艺片。

可是我们回顾欧美日韩等文化输出能力强的国家你会发现,人家在做文化输出之前,先做到的是科技产品的对外输出。

图片

科技产品也是文化的载体,只有让外国人用上了和中国人一样的手机、电视和TikTok,开上了中国人也在开的新能源汽车,养成了和中国人一样的生活习惯,他们才会去通过产品去了解、学习和接受中国的文化,甚至会来到中国学习、旅游和生活。

科技与文化两者之间,永远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图片

中国品牌在走向国际的路上,同样肩负着文化传播的使命。

希望有更多中国品牌在走出去的同时,也能意识到品牌和文化的重要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