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最高奖得主迈克·巴蒂:人口老龄化给城市规划带来挑战|外籍院士访谈录

全文2429字,阅读约需7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迈克·巴蒂表示,城市规划在21世纪面临诸多新挑战,如人口老龄化、住房可负担性和气候变暖等。

02巴蒂认为,好的城市规划至少不应导致问题增加,需要平衡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美学价值。

03他指出,未来城市智能化趋势将愈发明显,人工智能和移动通信技术将极大地影响城市生活。

04然而,巴蒂认为AI在城市规划领域无法取代人类,因为AI无法从本质上欣赏它所创造的东西。

05最后,巴蒂对中国城市的发展表示印象深刻,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成功的城市群发展范例。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NEWS

2024年,我国“外籍院士制度”正式实施满三十周年。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在国际上享有重要学术地位的外国籍学者、专家获得的学术称号。


1994年6月,杨振宁、李政道、丘成桐等14人成为首批外籍院士,三十年来,外籍院士已增加至百余位,遍布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物理等众多领域,他们架起中外科学交流的桥梁,为中国科研注入全球视野和创新动能。


近日,封面新闻推出《外籍院士访谈录》,本期独家对话迈克·巴蒂(Michael Batty)



迈克·巴蒂(Michael Batty),世界地理学最高奖项——瓦特林·路德国际地理学奖得主。



图片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迈克·巴蒂。受访者供图

1945年出生于英国,城市规划师、地理学家和空间数据科学家,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学院教授、高级空间分析中心(CASA)主席,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巴蒂的创新动态城市空间模型及其可视化推动了智慧城市建模和数字孪生的发展,他的复杂性理论和分形模型,为未来城市科学及规划提供关键性的理论和方法。

图片

“城市规划在21世纪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包括人口老龄化、住房可负担性、气候变暖等。” 日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迈克·巴蒂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城市规划需要平衡多方面要求,包括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美学价值

谈及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他指出,未来城市智能化趋势将愈发明显,人工智能和移动通信技术,将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城市生活。此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相互融合,未来全球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推进。



“人口老龄化给城市规划带来挑战”



封面新闻:当今的城市面临哪些新挑战?城市规划如何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迈克·巴蒂:大概一百五十年前,西方国家开始出现正式的城市规划机构,主要是为了美化城市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也一直是城市规划的长期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规划在21世纪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包括人口老龄化、住房可负担性、气候变暖等。其中,人口老龄化对城市结构和住房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住房可负担性问题在过去五十年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在伦敦还是世界其他大都市,这都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城市规划中,我们需要尽可能考虑和协调这些问题,比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城市规划可以通过增加城市绿色空间等方式来应对,但城市规划也只是解决问题中的一环,还需要社会其他环节的参与。



“好的城市规划不应该导致问题增加”



封面新闻: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应该有怎样的标准?

迈克·巴蒂:我认为好的城市规划至少不应该导致问题的增加。人们常常说城市规划很容易造成“邪恶问题”(wicked problem),它指由许多相互依赖的因素构成的问题,由于这些因素通常是不完整的、不断变化的,因此一旦我们开始试图解决问题,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而不是更好。

解决交通拥堵,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约一百年前,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开始通过修建更多道路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然而,更多的道路推动了人们购买了更多的交通工具,导致拥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变得更严重。

尽管如此,城市规划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例如,花园城市和“新城”、“卫星城”的发展被普遍认为相对成功。这些“新城”通常更环保,密度更低,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和娱乐空间。同样,美观的城市设计和建筑也可以被视为好的规划例子。虽然这些可能在应对重大挑战时作用有限,但它们确实有助于建造更美丽的城市。

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当我们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非常小心,避免引发不可预见的后果,导致问题恶化。



“人工智能无法取代城市规划师”



封面新闻:如何看待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迈克·巴蒂:人工智能代表了在各种环境中实现更高程度自动化操作的能力,因此AI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城市规划领域,AI已经成为当前城市计算的核心驱动力。为了处理城市运行的海量数据,我们需要AI等新技术,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市。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优化工具、模式识别工具、机器学习工具等多种技术来思考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

然而,随着AI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人开始担心它是否会在城市规划和管理领域取代人类。在我看来,AI虽然能够执行许多任务,但仍有其局限性,有些事情它可能永远无法做到。在特定环境下,AI可能会创造出新的事物,但这些新事物的真正价值只能由人类来判断。AI无法从本质上欣赏它所创造的东西,因为它缺乏意识。

所以,在城市规划领域,我认为AI永远无法取代城市规划师



“粤港澳大湾区令我印象深刻”



封面新闻:近几十年来,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如何看待中国城市的发展?

迈克·巴蒂:中国取得了显著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建立与新技术的突破相辅相成,许多中国城市成为了新技术应用的典范。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出现了一些城市群,例如粤港澳大湾区就展示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城市如何相互协同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拥有八千多万人口的巨大城市群。这种大规模的城市增长和融合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所体现。

另外,中国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同样令我印象深刻。其中,中国的地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与西方相比,中国在建设速度和规模上有着明显优势。



“城市智能化趋势将愈发明显”



封面新闻: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或趋势是什么?如何预测未来城市的面貌?

迈克·巴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相互融合,未来全球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推进。目前,全球大约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预计这一比例将继续上升。

城市化不仅意味着人们居住在大城市,也包括小城镇。以中国为例,改革开放后,大量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

此外,在未来,城市智能化趋势将愈发明显。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和移动通信技术,将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城市生活。

例如,尽管目前完全实现汽车自动驾驶可能仍面临挑战,但信息技术的集成已显著提高了车辆性能和驾驶辅助功能。城市交通系统将因此发生变化,例如卫星导航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在新技术和新时尚的影响下不断更迭,但发展中还保持了一定的延续性,比如北京在过去百年中,虽然经历了许多变化,但其核心特征在当今依然能被识别出来。城市规划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理解城市如何变化,以及在变化中保持哪些不变

总的来说,城市规划需要平衡多方面要求,包括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美学价值。

封面新闻记者 张馨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