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魅影 - 二战德国的坦克夜战装备

常用笔名:元首卫队
在欧生活8年,精通德语,爱好二战史及现代战争史,从2000年起,曾在“战争的艺术”、“德国军事中心”、sonicbbs等军史网站和《航空知识》、《突击》、《战争史研究》等纸媒上发表多篇原创文章及翻译多部德语电影电视剧中文字幕
请关注本公众号,未来将带来更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本号前日发表了英德双方在二战中最后一次坦克交锋的故事暗夜中的豹影 -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德最后一次坦克战始末,其中的夜战豹的情节受到不少读者关注,而之前曾介绍过德军的夜战迷彩服(暗夜魔影:神秘的第三帝国末日迷彩服),今日就简述一下二战中德军的车载夜战装备发展及运用小考


自20世纪30年代初以来,德国就一直在研制能够在夜间驾驶及战斗的作战车辆,以及能够在夜间进行火炮瞄准和枪械射击的红外设备。

1939年,AEG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军用红外瞄准具。该瞄准具在37毫米PaK 35/36火炮上进行了测试,但测试结果并未让军方满意。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夜视瞄准具--火炮配备了能在夜间提供可见性的装置,而火炮的瞄准则是通过炮管进行的。尽管如此,这在该领域仍是一个重大的成就。

1942年秋天,类似装置开始在75毫米PaK 40反坦克炮上进行测试,测试于次年年中结束。尽管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可以在400米的距离上进行瞄准射击——但陆军武器管理局(Heereswaffenamt)却迟迟未决定将该装置列装部队。

到1944年初,AEG公司未等最终决定,自行为PaK 40生产了1000套夜瞄装置。

图片1942年,在Pak 40反坦克炮上加装ZG1221的黄鼠狼II型坦克歼击车

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大将很快意识到了红外装置测试成果的价值。1943年夏天,他在法林格博斯特尔(Fallingbostel)的试验场亲眼目睹了红外设备的演示。之后古德里安下令开始为“豹”式坦克配备此装置。

新样机的设计工作由陆军武器管理局负责瞄准具和光学仪器的第8处(WaPrüf 8)的格特纳博士负责监督。AEG和卡尔·蔡司公司负责试制样机。

图片安装了FG 1250红外装置的“豹”式坦克Ausf. G型的测试。1944年9月。

图片1944年9月,“豹”式坦克G型车长指挥塔上安装的FG 1250红外装置全貌。

到1944年夏天,AEG公司已经制造并测试了几种结构相似的红外装置:由红外探照灯、图像转换器、蓄电池和发电机组成。虽然这些装置的探照灯直径各不相同,但都被统称为“Uhu”(猫头鹰)。

根据用途的不同,这些装置有几种变体:三种用于夜间射击的1128、1221和1222型瞄准装置(Zielgerät),同样三种用于夜间驾驶的1250、1252和1253型驾驶装置(Fahrgerät),以及一种用于观察的1251型观测装置(Beobachtungsgerät)。

其之间主要区别在于探照灯的尺寸、转换器,并且可以安装在坦克、自行火炮或汽车上。

图片

图片ZG1221装置上的目镜

图片搭载ZG 1229“吸血鬼”单兵夜战系统Vampir)的StG44突击步枪,由位于德国图林根州苏尔的C.G. Haenel弹药厂制造,到战争结束时共发放了310套。主要缺点是重量大且体积庞大。在快速变化的战况下使用过于笨重;然而在固定位置使用时表现很好。
图片
图片战后几周,一名英国士兵“测试”了一支缴获的搭载“吸血鬼”系统StG44夜战突击步枪低能见度条件射程100米

1944年9月上旬,MNH公司的一辆“豹”式坦克G型(底盘号可能为128495)首次安装了红外系统。此系统在“豹”式坦克上被称为“Sperber”(食雀鹰),后也被称为“A方案”(Lösung A)。

系统由一个20厘米的红外探照灯和一个安装在其右侧的BIWA FG 1250图像转换器(文献中常错误地将其称为瞄准具,实际上FG是Fahrgerät的缩写,即驾驶装置)组成。

此20厘米的红外探照灯(Infrarot-Scheinwerfer)功率为200瓦,图像转换器的焦距为90毫米,视野范围为30度。

由于生产成本特别高,因此“食雀鹰”系统当时仅计划为车长配备。为了安装红外探照灯及其接收镜头,在坦克指挥塔内的方位指示器刻度盘(刻有1至12的刻度)上焊接了一套特制的支架。

在指挥塔前方的炮塔上钻一个孔,用于连接红外瞄准具与火炮垂直瞄准机构的钢带。

因为战时情况紧急,厂方无法开发出集成在战斗舱内的装置,所以红外套件必须在白天拆除。

在车体后部,原右侧的储物箱位置被四个用于固定装甲容器的钢板所取代,容器内用于存放红外套件所需的辅助设备。

在战斗室(右侧)原本垂直放置三枚炮弹的位置,安装了一个GG 400发电机和12伏蓄电池组的支架,由电池为变压器供电,将电流升至17000伏供Biwa(Bildwandler-即图像转换器)装置工作。但电池续航时间仅有4小时,因此还依赖一台功率为400瓦的GG 400电动发电机为电池供电。

图片以上两张照片展示了食雀鹰安装在车长的炮塔指挥塔上。系统由一个20厘米的红外探照灯(Infrarot-Scheinwerfer)和一个Biwa FG 1250瞄准镜组成。车长使用缓冲垫支撑下巴和额头,通过FG 1250瞄准镜进行瞄准。

图片可见车长用来调整系统俯仰角度的操控杆和与Biwa瞄准镜调高装置垂直连接的金属带。这一设计是为了方便炮手进行瞄准操作。

同月,该坦克进行了测试,尽管“食雀鹰”系统在当时是划时代的产物,但存在许多缺点。首先,20厘米红外探照灯的有效射程非常有限,仅为400米(在夜间且天气晴朗时),这使得无法充分发挥出豹式坦克KwK 42/L70 7.5厘米坦克炮的性能。此外,系统需要几乎完全黑暗的环境,并且仅在良好的气象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

图片

最后,也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作为一项精密设备,“食雀鹰”系统本身比较脆弱,尤其是Biwa图像转换器的阴极射线管很容易遭受机械损坏。

如果再考虑到该系统在使用时,尤其是作战中将车长暴露在炮塔外,尽管夜色提供了一定的掩护,但这一点仍然使车长身处险境。

图片这辆BMW 326很可能属于法林格博斯特尔装甲教导试验连(Panzer-Lehrversuch-Kompanie),并配备了红外驾驶系统。在使用该系统时,前挡风玻璃必须升起,这样设备才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为了防止在行驶时物体移动过快导致车长无法准确判断距离,确保车长能够清楚地向驾驶员发出指令,FG 1250瞄准镜的放大倍数被限制在1.2倍。这就对车长的要求很高,但考虑到德国国防军在战争后期面临的困难和资源短缺,这种程度的训练保障绝非易事。

在坦克前进的过程中,车长通过红外设备仔细观察地形,寻找敌方目标。当发现敌人时立即通过车内通信系或是通过轻拍肩膀的方式,将指令传递给炮手。

车长指示炮塔应该朝哪个方向旋转。在FG 1250瞄准镜中锁定目标后,他会估算自己与敌方目标之间的距离,一旦确认,他便将俯仰角度和方位角的参数传达给炮手。炮手重复这些参数以表示确认,随后确认目标并在车长下达开火指令后开炮。

图片

为了减少开火时的被敌方探测的风险,夜战豹使用特制的炮弹,降低了炮火发射时产生的炮口焰。

虽已今日眼光来看,初代实战夜视系统还有上述的各种不足,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测试总体结果还算满意。

为了扩大夜间的视野,德国人设计了直径更大的600毫米“猫头鹰”探照灯,安装在Sd. Kfz. 251/20装甲运输车上,该车被命名为“Falke”(隼鹰)。使用该装置可以在夜间“看到”600米远的距离。

图片Sd. Kfz. 251/20“隼鹰”,用于提升配备红外设备的夜战豹的作战效率。驾驶员的位置也配备了红外装置(夜视仪)。

图片
图片Sd. Kfz. 251/20“隼”装甲车600毫米红外探照灯的后方视角。操作员位置也配备了红外装置(夜视仪)。

图片

“隼鹰”应与装备红外装置的“豹”式坦克编队协同作战,发现目标并通过无线电向坦克乘员报告。陆军总司令部原本计划为每个装备红外装置的“豹”式坦克排(五辆)配属一辆“隼鹰”装甲运输车。

然而,考虑到时间紧迫,MNH公司认为9月安装50辆坦克的进度过于紧张,因此建议在10月安装120辆“豹”式G型坦克,而不是9月的50辆,并在10月再安装70辆。

然而,8月8日,德国陆军最高指挥部拒绝了这一提案,原因是战事形势日益严峻。柏林甚至要求该公司在9月完成最后50辆“豹”式G型坦克的FG 1250安装工作。

根据1944年8月7日已批准的进度表,MNH公司从陆军武器管理处获得了安装FG 1250红外装置的进度要求:

1944年9月50辆,10月70辆,11月80辆,12月100辆。该公司则提议在10月内完成所有120辆装备FG 1250的“豹”式坦克的交付,而不是按原计划在9月和10月分批交付。

然而,就在次日,即8月8日,由于东线战场的严峻局势,陆军总司令部驳回了MNH公司的提议,坚持要求在1944年9月交付首批配备红外装置的“豹”式坦克。

由于接收配备FG 1250装置的坦克的技术条件延迟发布,9月,MNH公司仅制造了20辆配备红外装置的“豹”式G型。原计划在9月安装FG 1250装置的30辆坦克被推迟到10月,随后又推迟到11月。

然而,11月18日,MNH公司又收到陆军总司令部的命令,要求取消在已经为此做好准备的“豹”式坦克上安装红外装置。这些坦克被改回普通型号——拆除了蓄电池组和FG 1250装置的支架,在车尾重新安装上备件箱。

不过,在同一命令中,也要求在12月为30辆“豹”式坦克配备红外装置。后来,MNH公司再次收到指示,要求从1945年1月15日开始,在所有“豹”式坦克上安装FG 1250装置。

最终关于到底有多少坦克配备了红外装置,目前没有确切的数据。只能根据配备这些装置的坦克被送往部队的情况,可以推测大约有55至60辆。

此外,从1944年10月起,许多这类坦克还配备了消焰器(Flammenvernichter),这是一种包裹住排气口的装置,以减少夜间排气口发出的光亮,从而避免被敌方发现。

图片消焰器

据推测,首批配备红外装置的“豹”式坦克被分配给了第24装甲团第1营第3连。11月底,该连在位于法林博斯特尔市附近的贝尔根坦克学校(Panzertruppenschule Bergen)开始了乘员训练。

根据当时在第24团服役的伯纳德的回忆,在战斗准备期间,乘员们在夜间击中了距离达2500米的目标。但这个距离可能被夸大了五倍,因为当时的红外装置性能无法达到如此高的效果。

1945年初,第24团第1营第3连前往匈牙利前线。但所有的红外装置都留在了法林博斯特尔,原因不得而知。

1945年2月2日,装甲兵总监部命令“元首掷弹兵师”(Fueher-Grenadier-Division)第101装甲团第1连开始试验FG 1250红外装置。

为此该连的10辆“豹”式坦克被送往阿尔滕格拉本,由戴姆勒-奔驰公司派出工程师为坦克安装设备。除了配备FG 1250装置的10辆“豹”式坦克外,该连还收到了3辆配备600毫米红外探照灯的Sd. Kfz. 251/20装甲运输车。

此外,1945年初,以下坦克部队也接收了配备红外装置的“豹”式坦克:第3装甲师第6装甲团第1营(3月1日接收了10辆“豹”式坦克)、法林博斯特尔训练中心(3月16日,4辆)、第25装甲师第130装甲团第1营(3月23日,10辆)、“明兴旺贝格”装甲师第29装甲团第1营(4月5日,10辆)以及第11装甲团第4连(4月8日,10辆)。除了训练中心的坦克外,这些部队都参与了东线战场的战斗。

关于夜战“豹”式坦克在实战中的应用情况,信息极其匮乏且相互矛盾。

有一份来自元首掷弹兵师的韦尔瓦尔特少校于1945年3月25日提交的简短报告,其中他报告了首次使用红外装置交战。但报告中没有任何细节,只是说战斗进行得很顺利,设备工作相当可靠。

又有资料引用了某位党卫队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老兵的回忆,他提到“可能有几辆配备红外装置的第116装甲师的‘豹’式坦克参与了阿登反击战”。然而,没有任何文件能证明这些坦克被派往了116师。

1945年4月,“克劳塞维茨”装甲师的两辆夜战“豹”式坦克在于尔岑市附近摧毁了英军的一个“彗星”坦克排,并于4月21日凌晨2点击毁了两门反坦克炮(关于此战的故事详见暗夜中的豹影 -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德最后一次坦克战始末)。

但此战例也引起了强烈质疑,因为没有关于“克劳塞维茨”师接收配备夜战“豹”的任何数据。根据其他资料,4月21日的战斗中两门英军火炮确实被摧毁,但是普通“豹”式坦克所为。

在一些资料中还提到了“豹”式坦克配备红外装置的另一种方案,也称为“B方案”(Lösung B),包括在“豹”式D型或A型上安装三套设备(供驾驶员、炮手和车长使用)。

有资料甚至展示过一张据称是在西线战场缴获的这种坦克的照片,并提及有“B方案”的“豹”式坦克参与的战斗情节。

但后来的研究表明,此红外装置安装方案在历史中并不存在,照片是伪造的。

图片传说B方案安装图

至于配备600毫米红外探照灯的Sd. Kfz. 251/20“隼”装甲运输车的使用情况,1944年秋天曾下达了一批600辆该款车的订单。

不过到战争结束时,实际仅生产了大约60辆Sd. Kfz. 251/20。除了60厘米的探照灯外,车上还配备了另一台安装在驾驶员位置的夜视装置。此外从照片上看,一些Sd. Kfz. 251/20还在机枪上安装了夜视装置。

图片装甲运输车Sd. Kfz. 251/20,特写(同一辆车在下一张照片中右侧展示)。可以清楚地看到车身上标注的标识牌,以及机枪及驾驶员位上安装的红外装置,其构造相同。

图片
图片被盟军缴获的Sd. Kfz. 251/20“隼”(Falke)装甲运输车。1945年春。这些车辆可能位于某个训练中心。右侧的装甲运输车上没有600毫米探照灯,但驾驶员位置和MG 42机枪上安装了红外装置。
图片
图片
图片内部可以清楚地看到MG-42机枪的红外瞄准系统。

此外德国工程师在战争末期研究的装甲车,虽然最终只停留在原型或草图阶段,但都设计有可以安装红外瞄准系统的配件:这包括“豹”式坦克F型以及E系列坦克,如E-10坦克歼击车(38(t)坦克歼击车的继任者)、E-25猎豹坦克(三号和四号坦克歼击车的继任者)、E-50坦克(“豹”式和虎I式坦克的继任者)、E-75坦克(虎王坦克和猎虎坦克歼击车的继任者)以及E-100坦克(相当于“鼠”式坦克)。

图片

E-10

图片E-25

图片E-50

图片E-75

图片E-100

今日博物馆中的夜战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