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担难的精神勇立潮头

郭素娇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政治勇气,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免不了经历“痉挛”“阵痛”,越是面对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越是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全力以赴抓好改革落实。

心中有“定盘星”,敢于迎难而上。不破不立、不进则退。回顾历史长河中那些荡气回肠的事迹,无不令人动容于信念的力量。杨靖宇冰天雪地里与敌人周旋,哪怕吃草根棉絮也绝不投降;“两弹一星”元勋天当帐篷地当床,在戈壁荒原协同攻坚;魏德友一根羊鞭、一架望远镜、一台收音机,扎根边防六十载……他们之所以能够保持刚韧相兼的意志品质,就在于心中有“定盘星”。当前,我们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坡更陡的关键时期,更要坚定矢志不渝、一往无前的理想信念,把志气化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胆气,凝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骨气,聚为“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底气,不断提高知重负重的党性觉悟。身临千钧一发之际,能挺身而出、站在前排;面对转瞬即逝之机,能主动作为、奋发不怠,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不断攻克新的“娄山关”“腊子口”。

胸中有“一团火”,乐于迎难而上。心态决定状态。迎难而上的力量,根植于每个攀登者的内心。无论是防风险保稳定、调结构惠民生,还是促改革稳增长,都能看到挑重担、攻难关的一个个先进典范,迎难而上不是他们的嘴边词,而是他们的行动力。在那些以奋斗铸就丰碑的典范身上,无不蕴含着乐于迎难而上的精神内核,彰显着不计得失、甘于吃苦、默默奉献的人格魅力。我们的岗位不同,对应的工作任务不同,但全力以赴、为事业拼搏的冲劲是相同的。只有每个人都能激扬起敬业乐业、锐意进取精气神,我们的改革事业才会积厚成势、充盈活力。我们要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落到实处。要敢想敢做、敢冲敢拼,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战胜艰难险阻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手中有“真招式”,善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中获得的。我们要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牢牢把握正确的斗争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站高一阶想问题,联系全盘谋发展,锚定目标办事情,准确把握形势走向,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复杂形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思维。要多下基层,多到人民群众中去,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不断总结新经验、发现新规律,拿出切实有效的举措解决存在的问题。要多在事上练,投身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建设最前沿,在实践的“大熔炉”中砥砺斗争品格,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增强善解“毛线团”的能力才干。

编辑:乔明周;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