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链成群 这里产业“五谷丰登”

全文2559字,阅读约需8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湖北正全力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着力强化新质生产力的微观基础,拥有光谷、车谷、网谷、星谷、药谷等五大产业集聚地。

02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上半年新能源车产量增长264%,其中由东风制造的新一代新能源商用车预计明年6月下线。

03由于商用车新能源转型挑战更大,十堰本地的产业链供应链基础能提供支撑。

04同时,湖北潜江的中国光纤企业吸引了多家全球500强企业入驻,逐渐发展为全球预制棒、光纤产业链最完善的地区。

05此外,华工科技等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也在加速转型,向数智化要生产力。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以产业链延伸为起点,如今湖北拥有光谷、车谷、网谷、星谷、药谷,五谷丰登。湖北正全力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着力强化新质生产力的微观基础。

——————————

    载过驻港官兵去香港的老牌卡车正迎来新伙伴:新能源商用车。11月28日,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辆工厂党委书记陈晓东在湖北十堰向参与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的中央和全国性行业类媒体记者分享了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商用车之都十堰诞生的新能源车中,重卡产量增长264%。“其中,由东风制造的新一代新能源商用车预计明年6月下线。”

    这意味着,浓缩中国汽车工业史的民族品牌“二汽”(东风汽车前身——记者注)正加速转型。陈晓东介绍,如今东风商用车已实现新能源纯电、氢能、混动3条技术线路的全面布局。“虽然商用车的新能源转型相比乘用车转型挑战更大,但十堰本地的产业链供应链基础能提供支撑。”

    串链成群、产业向“新”,这不仅是湖北发展汽车产业的故事。在湖北潜江,一家中国光纤企业的落户,先后吸引多家全球500强企业入驻。以小龙虾闻名的潜江逐渐发展为全球预制棒、光纤产业链最完善的地区。亲历光电子信息产业20多年发展的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以下简称“长飞光纤”)郑昕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目前我国光纤到户率已达到95%,面对整体光纤需求量不强的现状,企业必须加速转型,在研发下一代新型光纤的同时,往上游原材料、下游光器件等环节延伸,发展多元化业务。

    以产业链延伸为起点,如今湖北拥有光谷、车谷、网谷、星谷、药谷。“五谷丰登。”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邵新宇表示,湖北正全力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着力强化新质生产力的微观基础。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湖北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723家,在全国排名第七位、中部第一位。湖北省科技厅数据显示,湖北省国家高新区达到12家,居全国第四。湖北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至2.5万家,排名全国第六;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5万家,排名全国第五。

    产线“焕新”

    集聚10家整车企业、14座整车工厂、12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全国率先建成106公里智能化道路……进入年底,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武汉经开区”)依旧忙碌,这里不久前见证了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时刻:11月14日上午10点,今年全国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东风云峰工厂下线。该厂是武汉经开区3年来投产的6个新能源整车工厂之一。

    3年前,“三十而立”的武汉经开区开始“二次创业”,借“东风”向新能源与智能驾驶领域全面转型。

    经历这一过程的杨晓宇是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武汉工厂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为满足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个性化定制等转型需求,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联合东风汽车数字化部自主设计系统架构和数据流程。去年,该厂重启武汉二厂,主要生产奕派品牌车型。

    “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在生产工艺上存在差异,我们对武汉二厂进行了诸多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为适配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的生产与检测,我们还新增新能源安全、质量等全覆盖检测功能。”杨晓宇告诉记者,厂房中涂装、焊装、总装等关键工序的设备都已改造升级,工艺也是全新的,以新产线满足新能源车的要求。杨晓宇透露,随着销量提升,武汉二厂第一条新能源车检测线设备的产能已经不够用,二期检测线正在兴建。

    今年8月起,这座改造后的新能源工厂开启双班生产模式。“目前我们具备26JPH(每小时26台车)的生产能力,正在做33JPH(每小时33台车)的产能提升改造,满足未来更多客户的需求。”杨晓宇说,今年3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发布以来,“明显感觉到订单增加,对产能的需求也很大。”

    临近年关,包括杨晓宇所在的“中国车谷”武汉经开区在内,湖北襄阳、十堰、随州的多个工厂都在忙生产,它们构成了湖北优势产业集群之一——“武襄十随”汽车产业走廊。

    十堰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该市生产新能源汽车8.2万辆、占全省的20.5%,出口6.5万辆、占全省的80%。

    “现在一条生产线上,有传统商用车、新能源商用车等不同车型同时生产。”陈晓东说,柔性生产模式能以更短的交付周期满足客户需求,实现订单化生产,这种快速反应离不开本地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

    他以十堰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供应能力为例说,十堰市有整车企业12家、零部件企业3167家,能生产100多种车型、4000多种零部件。“一台汽车的大部分零部件采购,在十堰不超过半小时就能配齐,这些零部件产品辐射全国并出口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陈晓东说。

    追光“智”动力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关乎中国汽车弯道超车的探索在荆楚大地向“新”出发。同为湖北优势产业集群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也在加速转型,向数智化要生产力。

    在地处武汉的“光谷”,从华中科技大学走出的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工科技”)正计划与10多家下游头部企业合作,通过协同创新,共同推进激光装备国产化进程。

    15年前,靠着与高校及产业链伙伴共同研发,华工科技于2009年实现汽车制造领域中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国产化,并凭借这一技术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一突破打破国外40多年垄断,使国外同类产品降价40%左右。”该公司品牌发展部副经理俞智君告诉记者,这之后,激光开始向超快精密的方向变革,包括智能手机所需的精密激光加工,医疗中皮秒、飞秒的应用等。“到2019年,我们已从(研发生产)单一激光智能装备到自动化产线,再到提供集成软件系统与硬件装备的整体解决方案,打造智能工厂。”

    今年4月,华工科技为智能工厂关键技术及核心产品中试验证而建设的中试基地一期正式投入使用。俞智君介绍,目前,华工科技面向船舶、工程机械、桥梁、重工等行业,正在实施或完成的智能产线、智慧工厂项目已超50个。

    从集成创新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从实现关键核心部件、装备国产化到推动产业链发展,扎根“光谷”的多家企业与不断升级的中国制造业同行。

    “过去从原材料到设备都要进口,连一颗螺丝钉都要进口,但现在所有的装备我们都能自己生产。”郑昕告诉记者,经历从跟随到引领的长飞光纤,如今是全球唯一同时掌握三大主流预制棒制备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企业。从价格上看,现在一公里国产光纤的价格只需30元左右,而20多年前一公里进口光纤的价格超过2000元。

    更多的积极变化正在发生。“长飞光纤已经把光纤光缆厂建到墨西哥、波兰、印尼、南非、巴西等地,去年国际业务已占比三分之一以上。”郑昕还提到,在光纤、激光等光电子信息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中,中国企业能够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

    这位物理专业出身的追光者期待,长飞光纤和更多中国企业能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对于多元化业务拓展的未来,他说,现在新能源车里的线束大部分是铜线束,今后会用到光纤,“因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应用场景会产生海量数据,娱乐交互系统也需要处理大量数据,这些需要更高带宽和更低延时的数据传输,光纤通信将是更好的选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