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当让鲜活的传统更加生机勃勃丨快评

全文1658字,阅读约需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02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总数居世界第一。

03春节,即夏历正月初一,是中国及东亚社会的新年,具有神圣性和超越性。

04然而,现在中国人过年庆祝的是阳历元旦,而非夏历元旦,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和思考。

05中国新年“申遗”成功,意味着我们应传承与创造有利于自身与文明延续的文化。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第19届常会。会上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对此消息,绝大多数人觉得“与有荣焉”,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觉得“非遗”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的一项荣誉。不过近些年来,公众对“非遗”本身也实现了一些必要的祛魅,其公共价值更多会体现在增进“何谓文化”的讨论。

比如“春节”与“元旦”,现在并不是一回事,分别指夏历正月初一与阳历1月1日;过去(1912-1913年之前)也不是一回事:前者指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后者指夏历正月初一。

汉武帝时推行《太初历》,以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此后两千多年,中国人“过新年”就是“过元旦”。“元”是最初、开始、第一的意思;“旦”会意,清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所以“元旦”就是新年之始、新年第一天的意思。总之,对中国人乃至东亚社会来说,正月初一就是新年,就是元旦,这一天又被称为元日、正旦、新正、新岁、岁首等。

历法,在传统社会,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纪年这样的功能性需要,还具有某种神圣性或超越性。表述正月初一的词汇很多,但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元旦,前面提及的其他词汇都可以看成其同义词;另一个是前面没有提及的“正朔”。“朔”是月相,指夏历每月初一,所以“正朔”的基础含义就是正月初一。

《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孔颖达疏:“正朔者,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示从我始改故用新……”奉正朔意味着对正统性、合法性的尊重与承认,所以正朔的深层含义是历法所彰显的正统性与合法性。

公元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文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文末所署时间为“大中华民国元年元旦”,这就是称阳历1月1日为“元旦”的由来,夏历元旦就被称为“传统元旦”或“阴历元旦”。1913年,内务总长朱启钤提出:“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这就是夏历元旦改称“春节”的由来。

关于“春节”(夏历元旦)的英文表述。主流的翻译是Spring Festival,这当是根据字面硬译出来的,英美人看到后不会联想到这是中国人过的传统新年。另有一些人主张翻译为Chunjie,就是用其汉语拼音,以突出中国的主体性,但此议有一个内在的矛盾,要彰显中国的历史传统,正月初一应该正名为“元旦”,而不是指向模糊的“春节”。在某种程度上说,“春节”这个词的合适翻译应是Chinese New Year(中国新年),意义指向明确,又彰显了中国的主体性。在中文语境下,尤其是严肃或正式的场合,也应该尽量用“中国新年”来代替“春节”。

本次“申遗”项目的英文表述是Spring Festival, social practic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celeb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new year,是把中国新年称之为Spring Festival(春节),随后又用 traditional new year(传统新年)来对此加以解释,不免曲折。

如果直接使用“中国新年”,表述就简单明了:social practices of Chinese New Year(中国新年的社会实践)或Chinese New Year: Customs and Traditions(中国新年:习俗与传统)。

而在前述讨论基础上,我们不妨问一个天真的问题:现在我们中国人过年,到底过的是阳历元旦(西方新年),还是中国新年(夏历元旦)?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新年是中国人最为看重、对中国人来说最为重要的节日。覆盖这一天的前后时段,是中国人家庭团聚与欢庆及面向未来的日子,庚续与刷新中国人的家庭价值观,与清明、中秋等节日一起,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何谓中国人”。

以正月初一为新年,是一个延续与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传统,现在还是活生生的,生机勃勃、光彩流溢,并不是“文化标本”,不是需要挽救或保护的“遗产”或放到博物馆供人凭吊的文物。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新年“申遗”成功固然可喜,就算不“申遗”又如何?

有活的文化,有死的文化,两者何啻霄壤。中国人,要善于传承与创造有利于我们自身与我们文明延续的一切文化,这文化是活的,是向上的,是熵减的,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为此自豪的,而不是死去的或垂死的,是堕落向下的,是熵增的,让与我们无关的后人在博物馆凭吊观赏的。

中国新年,古老而青春,亘古而常新。

陈斌

责编 辛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