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蚂蚁,为什么值得重新审视?

图片

「核心提示」

过去20年,从改变支付习惯到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蚂蚁集团不仅深度融合了我们的日常,还通过不断创新,突破边界,扩展至数字金融、跨境支付和智能科技等领域。这一路它如何实现变革,又将怎样塑造未来的生活与商业格局?

作者 | 周可‍

编辑 | 刘杨

昨天,支付宝和蚂蚁集团迎来了20周岁的生日。马云现身杭州蚂蚁A空间送上祝福,他说,相信打开新篇章的蚂蚁,一群有情有义的年轻人,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一定会创造出新的奇迹。

就在同一天,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同日发布全员邮件宣布,从明年3月1日起将CEO一职交给现任总裁韩歆毅,自己将专注于董事长工作。他表示,“我将CEO的接力棒交给Cyril,以梦想和责任的传承致敬蚂蚁的二十岁生日。”

在适当的时机交棒年轻人,是蚂蚁集团的传统。就像相互咬合的齿轮永远在转动,蚂蚁也在不断变化中前进。20年来,这家公司从支付工具起步,逐步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为移动终端赋予了全新的价值,并最终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企业。

如今,蚂蚁集团的业务版图已经不局限于支付宝和数字金融,基于支付宝,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数字生活商业生态,而蚂蚁国际、蚂蚁数科、OceanBase数据库等创新业务,也展现出蚂蚁在全球化和科技领域的新进展。

初心是如何被恒久传承?蚂蚁如何从“支付巨头”进化为“科技先锋”?答案藏在这不长不短的20年中。

1、重塑服务边界‍‍

从支付工具到综合性的生活服务平台,支付宝的边界在不断延展,而这一切的开始,源自对改变钱包形态的最初设想。

2003年10月,淘宝推出“担保交易”,以解决交易双方的信任问题,这个功能就是支付宝的前身。2004年12月,阿里决定把支付宝从淘宝中分拆出来,成为服务全社会的支付工具。

支付宝公司成立当天,恰逢《天下无贼》在北京举办首映式。为了让更多用户接受线上支付的理念,支付宝邀请因《天下无贼》走红的王宝强拍摄了首支广告,主题是“支付宝,让天下无贼”。在当时,这只是一个愿景,然而此后将近20年,支付宝真的把它变成了现实。

早年间,仍然要通过网上银行的传统网关,需要U盾、口令卡等复杂硬件和很繁琐的手续。2006年,支付宝与建设银行推出卡通服务,用户可以直接绑定专门的建行支付宝龙卡,网购支付就不再需要通过其他硬件验证。

2010年,支付宝将“卡通”业务升级为“快捷支付”,用户不用办专门的卡,普通银行卡就可以绑定支付宝直接支付。就在同一时期,支付宝及时推出了手机客户端,把中国彻底带进了移动支付的时代。

2013年,余额宝诞生。2015年,网商银行成立。这两个事件都具有标志性意义。蚂蚁进入到了更多的普惠金融领域。

时至今日,很多人对蚂蚁的第一印象,仍然是支付和金融。然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蚂蚁的管理层积极推动了支付宝的转型,从相对单一的支付和金融领域,逐渐成长为综合性的生活服务平台。

从2008年上海开通支付宝缴水电费开始,支付宝就在积极探索在线办事场景。今天,人们可以用支付宝进行各种公共事业缴费,可以刷码坐公交地铁,可以刷医保,可以办各种手续。截至2023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将“一网通办”服务搬上了支付宝。

除了偏政务民生场景,支付宝上的商业场景也越来越多。订机票、点外卖、直播购物,都能在支付宝实现。10亿用户的巨大基数,意味着支付宝巨大的商业潜能,现在有超过400万商家使用支付宝小程序开展经营活动。2023年8月,“支付宝灯火”数字推广平台推出,流量商业化全面启动,MCN和直播间的数量显著增长,支付宝上的活跃广告主在半年多时间里涨了4倍。

可以说,这些年支付宝最大的变化,就是从支付工具,成长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商业生态。

2、全球化取得新进展

蚂蚁另一个令人关注的特点在于,它不仅在国内业务上取得了成功,而且成功地将中国移动支付的经验和模式复制到海外,成为当下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代表之一。

支付宝的海外拓展,最初的起点是服务中国人出境游。在此基础上,支付宝与世界各国的电子钱包和银行App合作,构建起Alipay+的移动支付生态。

所谓Alipay+,简而言之就是不同国家之间的钱包和银行App可以打通,同一个二维码,不同国家的用户都能扫。今年欧洲杯期间,德国有超过40万家商户支持Alipay+付款,许多到访游客获得了巨大的便利。

图片欧洲百货店员推荐使用Alipay+支付

Alipay+不仅可以帮助国人走出去,也让来华外国人的支付变得更加便捷。2023年起,外国人通过“境外银行卡绑定支付宝国际版”和“境外钱包在国内直接使用”两种技术路线,可以和中国人一样在国内使用移动支付。13个境外主流钱包可以在中国境内直接使用,大大方便了相应钱包所在国的游客。

截至2024年11月的最新数据显示,Alipay+连接了超过35个全球电子钱包和银行App,覆盖66个国家和地区的9000万家商户。“一部手机游全球”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除了为消费者提供移动支付服务,蚂蚁集团还为B端客户提供跨境收付款服务和相关支付解决方案。

蚂蚁集团旗下的万里汇(WorldFirst)已经服务了全球100多万活跃商家,为他们提供跨境收付款服务。万里汇支持40个收款币种、近百个付款币种,可帮助商家在130多个电商平台经营,80%的跨境收付款可实现当天到账。活跃商家中,小微企业占比68%,首次创业的“90后”占比60%。

蚂蚁一直以来的使命,就是用科技的力量,帮助普通人和中小企业。随着蚂蚁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海外市场也在加速拥抱数字化转型。“科技普惠”的理念和实践,成功走出国门,也为蚂蚁提供了新的战略增长点。

3、科技,成为全新驱动力

很多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蚂蚁和支付宝,是中国技术实力最强劲的公司之一。原因很简单,因为支付、金融等场景,对于技术的效率和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蚂蚁在严苛条件下形成的数字技术,一旦对外部客户开放,将带来非常显著的生产力跃升。

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蚂蚁旗下的国产数据库OceanBase。OceanBase最初就是服务淘宝交易,尤其是“双十一”场景。2020年,OceanBase正式成为商业化公司,对外部客户开放。四年来,OceanBase的客户数已突破2000家,连续四年客户增速超过100%。

除了OceanBase之外,蚂蚁数字科技(简称“蚂蚁数科”)是另一个重要的创新业务。蚂蚁数科广泛地把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核心技术应用在产业场景。譬如,保险机构借助蚂蚁数科的隐私计算产品,实现门诊理赔电子票据智能处理,其中80%的业务达到秒级审核。

截至今年上半年,蚂蚁数字科技板块已经服务了超过13000家企业。蚂蚁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数据要素技术服务,让企业更好适应变革时代对数据能力的更高要求。蚂蚁的愿景是,“让数据价值的流动像自来水一样即开即用”。

要之,蚂蚁以自身技术积累为基础,构建了开放的科技商业化平台,从而进入到了企业服务领域。这事实上也是蚂蚁新的增长曲线之一。

去年以来,大模型浪潮方兴未艾。蚂蚁集团也加大了在AI领域的投入。蚂蚁集团的底层大模型“蚂蚁百灵大模型”,通过建立万卡异构集群算力,实现了全栈布局。

基于百灵大模型,蚂蚁从去年以来陆续推出了一系列AI服务,如独立App AI生活管家“支小宝”、AI金融管家“蚂小财”。

图片

去年11月,支付宝和浙江省卫健委联合推出的数字健康人“安诊儿”则可以为用户提供全流程的就医陪诊服务,上线后已服务了1000多家医疗机构,超千万人次。

通过具有战略前瞻性的布局,蚂蚁无论在基础大模型还是在C端AI应用方面,都已经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回溯支付宝和蚂蚁创业的二十年,有一些最底层的逻辑从未改变。其一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解决用户实实在在的问题。其二,是坚持“科技普惠”的理念,把业务重点放在普通人和中小企业上。虽然蚂蚁的业务日益多元,但一直都保持着创新和普惠的内在基因。

2023年,蚂蚁集团正式提出“AI First”、“支付宝双飞轮”和“加速全球化”三大战略。事实上,这三大战略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立体的AI布局、多元的商业生态、海外业务的持续增长,正在重新定义今天的蚂蚁。

蚂蚁正在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公司。展望未来,AI技术会怎样更好地服务普通人和商家?数据要素技术将如何重塑产业格局?跨境贸易趋势将会如何演进?蚂蚁的实践,将会书写新的答案。而我们无疑可以对未来,有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