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第二季,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开播,央视频全网首播。《水下考古》系列第一集《南海双璧》将带大家深入南海海底,探寻两艘明代沉船的秘密。
南海深处,在久负盛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航道上,曾经有两艘明代商船意外沉没。它们宛如“时间胶囊”,封存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和记忆,而中国的水下考古也由此叩开了“深蓝之门”。它们就是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
这两艘古船各自拥有怎样的航海故事?考古研究揭示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怎样的灿烂辉煌?
2022年10月,在海南省三亚市东南约150公里的海域,人们发现了两处古代沉船遗址。要想探寻它们的秘密,必须进行严谨、细致的水下考古作业。为此,中国的水下考古队伍出动了“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一个颠覆世界深潜界概念的“神器”。
“深海勇士”号下潜深度可达4500米,能够保障此次1500米深海作业任务的顺利进行。科研人员利用水下动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叠加光学图像,完成了三维扫描及摄影拼接工作,最终生成一号沉船核心区遗物平面分布图。这是中国水下考古领域的重大突破,为科技与文化的深度结合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一号沉船中出水的大量青花瓷、青釉瓷、珐华彩瓷等精美文物,不仅反映了明代中期景德镇瓷器的制造工艺,还揭示了彼时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二号沉船上装载的乌木,主要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南部等地区,这是我国首次在沉船考古中发现这种珍贵木材,也为探索沉船的航线之谜提供了新的线索。
在中国,瓷器的纹饰不仅被用作装饰,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2024年5月,在第三阶段考古调查中出水了一件精美文物,其外底有“丙寅年造”字样。
通过与考古出土及传世瓷器的对比研究,人们发现一号沉船遗址中瓷器的形制和纹样具有明代正德时期的典型风格,与明正统、嘉靖两朝的瓷器特征差异较大,因此可明确为正德元年(1506年)所造。二号沉船遗址中发现了以海螺纹等纹饰为主的青花瓷器。这些发现在实证了两艘沉船具体年代信息的同时,为海上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两艘沉船遗址的考古成果,展现了明代中期民间贸易的繁荣局面,揭示了中国在海洋贸易中的核心地位。随着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发展,国与国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中西方文明也发生了更大规模的碰撞和交流。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其影响深远至今。
12月9日CCTV-1 22:30档,《寻古中国》第二季《水下考古》系列第一集《南海双璧》,带您深入海底,跟随中华文明对外交流的脚步,一起解密深蓝世界中的文化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