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书斋:《如寄》中的当代文人书画家精神

这是一部独特的文人心迹录

“他没有走职业书画家的道路,他把读书、写字和画画当作人生修养的方式,其用力之勤、用功之深、涉猎之广,从这厚厚的两册书中可见一斑。对于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我认为首先要持一种非功利的态度,精益求精,坚持兴趣,追求趣味,不为名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耿成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周绚隆

(学者、作家、书画家,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华书局总编辑)


图片

《如寄:耿介耳书画录》(全二册)

耿介耳 著

2024年7月


书号:978-7-5598-7094-0

定价:398.00元(全二册)

装帧:精装(带函盒)

开本:16开(215mm*285mm)

页数:528页

CIP分类词:中国画-汉字-法书-作品集-中国-现代


基础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读书人的书画手迹,也是一部真正的自我陶养的文化反思录。作者秉持“书斋·日用”的观念,反思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变异,反思当代书坛,探赜中西艺术中的幻象与真义,强调中国古典艺术中的人文意蕴和文人趣味,旨在召唤我们“回到书斋”。这些墨迹不仅是当代文人书画家精神世界的一个典型缩影,更是对现实世界与心灵世界交融共生的深刻思考与完美融合。

本书辑选作者近十年的作品,分“水墨笔记”(绘画)和“浮世日札”(书法)上下两卷,共500余幅手迹,绘画部分以花鸟为主,兼有人物小品;书法部分列“读古札”“庚子札”“人物札”“艺事札”四大系列,书体涉及篆隶楷行草诸体。


出版统筹:冯 波

责任编辑:成 能

作品拍摄:李 勃

装帧设计:李氏一品堂

营销编辑:李迪斐 陈 芳

责任技编:王增元

出版发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印 刷:济南继东彩艺印刷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耿介耳,原名耿成义,别署东明生、介耳、近溪堂。1964年1月出生,山东省东明县人。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审。

先后任《山东成人教育》《现代教育》《中国成人教育》编辑部主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2010至2021年担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大中小学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出版有《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引论》《成人教育学》《文化育人》等著作多部,在《中国出版》《东方艺术》《书法导报》《书屋》《诗书画》《编辑学刊》《当代传播》等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及大量文化散论。

案牍之暇,寓闲情于诗书画,崇晋爱宋,亦流连于钟鼎碑版之间。自娱自足,与古为徒,更欲以此为养学润身的别途。


图片


名家推荐

      介耳之书,卷一《浮世日札》,皆记读古札、人物札、艺事札。所谓艺事札者,又分读诗记、书画记、兰亭记、撝叔记、琴事记。又庚子札、浮生札,洋洋大观,颇似《世说新语》之新版也。介耳兄文言稔熟,文章短精干,文字饶有趣味,书法皆两汉六朝之翰札风韵。其为法书也,抑文章也。古意盎然,字字珠玑,不忍卒读。今人讲生活之艺术化,和艺术之生活化,此为一案为例。

      卷二《画录》,稽古有得,随时画之,随时记之。或得书房之乐,或浇心中之块垒,林林种种,皆如文人心弦之拨动,声色备于轩窗也。

     再观其三《书录》,所涉书体,有古文,有汉隶,有晋宋函札,有北魏碑体。或临山谷,或拟写经,真堪称任笔为体可也。文人之种种词藻,画家之种种颜色,皆在点划使转中变脸,真正山阴道中目不暇给者也。卫夫人称“笔阵”,康南海所谓“观千剑”,即可称此种气象乎?

      介耳兄言谈典雅,气和声小,谦谦君子貌。未知其胸中百万军丁者也。魏明伦兄称:当世书家有墨无翰。某云:山东雪松、介耳二君,有墨有翰,足当文人书画家者也。

——刘正成

(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作家。百卷《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

      介耳君积年治学,念念在兹,不假外求,其志意无非精神修为,力图以文化心,跃升境界。他以读书、察时、纪事、观人为日课,形诸笔墨,记下了大量札记,让我们从中切近地感受到一种深潜聚力的文化滋养,于我心有戚戚焉。从而也进一步印证了我所主张的文人书法精神,在当代的可行。

——龚鹏程

(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现任山东大学讲席教授,美国龚鹏程基金会主席)


图片


目录

▼ 上册:《水墨笔记》

卷一·画录

一枝春    003

别君经年 余心甚念  005

新桔 006

拟八大法  008

相偕图    009

兰雁图    010

拟八大意  011

不亦君子乎     012

思君不见对花语 013

鸡雏图    014

新花 015

鹊信图    016

铜钱好    017

时时敛爪 何谓霸气耶 018

新蔬图    019

瓶花图    020

肖像 021

墨梅图    022

芍药一瞥  023

染春图    024

幽隐图    025

引吭图    026

春水 027

临八大之一     028

临八大之二     029

阳春白日风在香 030

吴湖帆莲意     032

秋意 033

也喜杏子初熟时 034

兰不远人未可狎 035

倩风图    036

点绛唇    038

双清图    039

有子在后 勿近我    040

相守如常  041

和平利市图     042

安和图    044

事事舒心图     045

他日相知 今日相见  046

金钱草    048

但得空鼠穴 无意为鱼餐   049

清曲 050

丁酉吉丰图     051

唤得清风图     052

相偕春风明月归 054

其馨何如  055

寂心图    056

开年禳灾图     057

朝歌图    058

青石 060

冰姿 061

巧笑倩兮 伊妹儿也  062

金钱为草  063

望之俨然 即之也温  064

吾本知足 力戒贪心  065

古翠图    066

金翠图    067

陶兔 068

寅卯惜别  069

摹摩里索油画《年轻女佣》     071

春光图    072

欲知书味多咀嚼 073

忆昔雪国有暖阳 074

堂前芳华图     075

气朗朗如佳士   076

且唤庚子春风回 078

堂前新花凝如玉 079

瓶花图    080

相惜图    081

鸟石图    082

清供图    083

红萼图    085

清放 086

竹石图    087

不妨散漫  088

拟八大笔  089

可于寒处知风骨 090

一访幽花  091

我今登高处  目光自远大矣     092

案头 094

酒已满客未归   096

琴叶榕    097

既爬得上来 便也不愿下去矣 其难乎哉 其难乎哉    098

吾有喜 亦盼得君有喜     099

佛写意    100

绮窗新梅  101

幽芳图    102

伊伊鸭鸭图     104

家兔图    105

鹦鹉图    106

蝉猴 108

墨梅图    109

照眼新花  110

花发图    111

回眸确认相知否     112

看相貌骇人  想君心当亦善也   113

也借梅花学逃禅 114

观自在    117

目明不忌暗夜行 118

空说无益  119

望江南    120

常随不羁马 鸿飞是天涯   122

倘你我和谐 天下可谓大同乎    124

拳石卷    126

伏虎卷    128


卷二·书录

大道不器  137

临赵撝叔书     138

无求 140

贤哉品在时流外 静者春生朗抱间    141

汉砖写意  142

《内经》句     143

屈原《远游》句 144

辛稼轩词两首   145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   146

黄山谷跋语     148

唯有黄花不负秋 149

临敦煌遗书《佛说生经》  150

临《献侯鼎》《戍甬鼎》   152

李白诗《月下独酌》 153

父   154

稼轩词《定风波》   155

录《俞樾致徐琪札》 156

抱一 157

临鲁迅手札     158

隐几而坐  160

临文征明手札   161

临印台前汉简   162

《小窗幽记》数句   163

书隆莲法师《未必五首》  164

急就章语  166

梅花似我  168

子岁洪福  169

量物节欲  170

沉着 171

富贵长年  172

庚子洪福  173

拟薛绍彭书札   174

临《初月帖》   175

戏题 176

黄山谷说东坡   178

玄同 180

乘兴 181

鸿   182

宋人词句  183

琴韵 184

妙造自然 伊谁与裁  185

心之所向素履而往   186

临敦煌马圈湾木牍   188

俞樾劝停俞楼札 189

黄山谷论书跋语 190

山谷题王荆公骑驴图 191

临《东坡致季常札》 193

知能通达多见闻 194

王昶观鹊华秋色图   195

不可量也  196

贵民 197

题画梅    198

元好问诗  199

拟汉砖书意     200

王冕题梅三首   202

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  203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204

鲁迅诗联  205

临《大慈如来告疏》 206

东坡论画句     208

临《十七帖》之《严君平帖 》《盐井帖》  209

临陆机《平复帖》   210

水边梅    211

盈手入帘联     212

山谷论诗  213

月华洞庭水 兰气潇湘烟   214

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216

阿弥陀佛  217

远水孤云  218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句  219

放鹤亭记  220

东坡“放鹤词” 221

据为宗匠  222

南田画语  222

行己有耻 博我以文  224

书稼轩《青玉案》词 225

丈夫君子联     226

临《十七帖》之《游目帖》     227

临赵之谦诗屏   228

临里耶秦简     230

程子朱子咏春诗 231

案头几卷古人书 232

东坡记游庐山   232

陶渊明《神释》诗句 234

六通五蕴联     235

自比杯水知名淡 236

恽南田题画     236

节临陆游诗稿   238

旧书佳客联     240

茅维致陈眉公札 241

书李商隐《瑶池》诗 242

宋人阮逸序《人物志》    244

雄关漫道真如铁 248

东坡论修养帖   248

临《朱君山墓志》   250

昼眠夕寐  252

贺宋遂良先生九十华诞联 253

向下滑动查看



▼ 下册:《浮世日札》

卷一·读古札

002  为文当从实处落地

003  名教之迹可循乎

004  曹操气量

005  东坡多谐语

006  鲁迅藏徂徕山摩崖拓片

007  文人游冶

008  凡事忌尽

010  时气不必讳谈

011  劝世良言

012  送扇风习

013  古今美人之喻

014  好辩之弊

015  做山人要得大自在

017  谁谓文人相轻

018  文辞即如其人

020  分说雅俗

022  李贽与耿氏

024  不轻立言

025  陆机爱犬

026  明人清奇

027  审美至宋明一变


卷二·人物札

030  金冬心自诫诫人

031  唐宜之寄居僧家

032  五百年贤者乎

033  龚贤亦或贠半千之再来也

034  倪星垣联语

035  贯休与吴越王

036  东坡情老念兄弟

037  柔奴所在是心安

038  阳明参禅

040  东坡好道

041  司马兵法

042  顾亭林不轻刻书

043  太仓王时敏祖孙

044  蔡文姬识音

045  程邃与君子交

046  魏启后重西画稿本

047  李应桢与文征明祝允明

048  倪云林与贾平凹

050  郭味蕖借语勉范曾

051  魏启后翁喜开夜车

052  桂馥刘少宣咏济南

054  苏东坡识文与可

055  东坡与佛印

056  晏庐抄书

058  张之洞十三子富藏金石

060  俞曲园留春

061  沈寐叟与刘正成

062  孔融何以为蠢

063  张方平说孔融

064  恽南田气格

065  曾国藩读书要诀

066  恽寿平气格

067  玄一谐语


卷三·艺事札

071  论诗拘泥 何处有诗

072  以象取意

074  明诠嵌名联

075  嵌名叠加新意

077  读潘龄皋

078  王家葵博雅

079  稼轩独得梅花心

080  诗境由心出

081  李后主之境

082  袭用前人句而出新境

083  诗语重内蕴

084  竹枝词汇集

085  黄山谷论诗

086  以禅悟诗一例

087  王维静气

088  诗境基于认知

090  山水间有道

091  访碑之兴

092  宾虹不取明清

093  黄宾虹诫学画者

093  用笔争让与啮木成文

094  米芾说古法坏

095  今日之俗明日之雅乎

096  不必一味求变

097  泰山李斯碑存续

098  老舍识画

099  行健公寄情牡丹

100  隶变

101  尺牍意味

103  山谷论书如禅

105  石壶以灵魂论画品

106  江声与王蘧常的篆书癖

107  冷军说画

109  人气与时气

110  书字恭敬

113  影写与写意及徐渭

115  钟鼎款识之趣

115  临书之法

116  解字学字

116  山谷说右军笔法

118  红丝砚

118  红丝宝砚

120  世界石铭优先者

121  晋代女子颇尚文墨

124  点划论书史易胶柱鼓瑟

126  兰亭论辩之史学价值

127  包世臣引动兰亭认知

129  隶意与书史例证

131  拙巧看书史及《兰亭》

134  不可拘泥一时一点画

135  八大临河序自足一体

136  隶行草之流变

137  书体之变重在书意

139  魏晋时草不入铭石

141  书史不可无宗主

142  东晋时人观世象

145  撝叔脱略时俗

146  书当适情乐性

149  之谦断不迎合

151  撝叔自言善稿书

154  纪侯钟

155  韩愈《琴操》十首

156  原宪鼓琴

157  焦尾琴

158  琴中蛀虫鞠通

160  尺八与禅

162  蚕茧弦声似愁女

163  大音希声

164  林麓高士

166  欧阳修以琴医病

167  学琴志意

168  以琴喻画

169  人琴惚恍若一

170  潇湘水云

171  琴声十六法

173  清声之幽

174  琴制亦变

175  琴声之虚

176  琴之正声

177  琴感正意

178  怨女弦歌

179  嵇康鼓琴通神


卷四·庚子札

183  情字难填

184  高二适狷介

186  孔孚临场书

187  增人师说学

188  报人之德

189  诗书留作后人评

191  联述赵之谦

192  巧解诗情

193  吕蝴蝶

194  音声动人心者

195  正成公以东坡自励

196  赵之谦在日本

197  当代散文八大家

199  林泉之致

200  东坡换羊书

201  东坡不售书画

202  东坡气意弥满

203  文字技痒

204  能海上师

206  为师善奖掖

207  不以利观画

208  同感生涯

209  画为心迹

210  曲突徙薪

212  父子有别

213  生老寻常事

215  陈松谷放达如神仙

卷五·浮生札

218  母教吾辈不贪求

219  父老矣

221  父病记

222  宋公柔情消侠气

223  心慰有君信

225  大河小记

228  遥念故土

229  锦城游来文章多

230  心斋气格

231  蕙兰初放

232  燕居记

233  斯琴高哇

234  喜得阳光日

235  人当修得个好死

236  雨几时来耶

237  邹鲁之光

239  从军酒前诵语录

241  预知归期者

242  古远清离世记

244  文军三境

245  今夜赏月否

246  嵇康之后乎

247  宋公赏香

248  海上风雨

249  珍摄珍摄

向下滑动查看



部分内页展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寄》和我的书画观念

耿介耳


《如寄》出版,我的所欲言,在书里,但又不是书中的书画作品所尽能代替,有些需要直说。但真的直说,又不知所欲言。

寄心还是寻迹
书法至少从魏晋时期开始,就已经是文人独立精神的一种标识。而绘画则是在唐宋时期,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那里逐渐注入了士人意识,形成了苏轼所说的“士夫画”和文徵明所说的“文人之画”。书画在精神意趣、画格、品藻、线条、笔墨等方面,都在文人、士大夫手中得到了新的创造,承载了形式之上的个人、时代、人格、修养等种种内涵。

前两千年的中国画史,有两大转捩。第一个转折点是隋唐至两宋,大约七百年的时间,艺术风格由先民的烂漫自由逐渐转向沉稳写实。第二个转折点是由元至明清,同样大约七百年,艺术风格则反转而寻求意趣神韵,成为文人个性的张扬。这两个时期的转变,逐步积淀了中国文人画的审美取向,如行笔以线、铺毫运墨、以形写神、以意得神、诗书画印并举。

近百年来的新画史,是一次中西文化交融下的周而复始。中国画的近代蝶变,是文人写意向社会写实的回归,着力社会,注重贴近,构型主题下的画面制作,常以主题图解的方式结构内容。

心主体,物主体,其结果必然是一个自性灵动,一个物象赋形。以此看,古人是寄心,今人是寻迹。

现代中国画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线条的炭笔化使用,改变了中国画的水墨质地和精神节奏,使得主流创作型中国画和传统文人画精神出现了断裂。 

重估文人精神

新文化运动以来百年的绘画演进,说到底,是西方写实技术和主题创作的中国化转换。陈独秀、吕澂、徐悲鸿等希望通过改革中国画达到改造国民性的最终目的,用写实性代替传统文人画写意性。主题为先的创作模式成为中国现代绘画主流。

百年间与此形成代表性对话者,是陈师曾。陈师曾提出了文人画四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凝练了文人画的终极价值与意义。他的可贵之处在于清醒意识并认识到中西艺术的交融趋向,同时坚定持守传统文人精神的核心。梁启超誉之为现代中国美术第一人,可谓睿见。

客观说,主题艺术刷新了中国艺术精神,激发并形成大量新手法新图式的时代精神巨作。通观七十年新美术史,举世公认的书画大家,无一不是传统艺术精神的最深的陶养者。写心、写意、写气、风神入骨,这些文人艺术的独特价值仍然存在。

恰恰是最近四十年来,我们的水墨界花样翻新,名角迭出,但是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大家。其背后一个可追索的原因,便是传统文人精神的湮灭。专业、功利和学科化的技术行为,充饬了艺术的全部。

艺术是心迹,是神迹,而无心无神的艺术,或可惑人眼目,炫于一时,能够持久动人孕心者,大无可能。唤醒本我,唤回自心,焕发性灵,这是当代中国艺术亟需反思和实践的话题与课题。是时候重估传统文人艺术精神了。

回到笔墨
在中国绘画中,笔墨如同人的眼睛,它不仅仅是技巧,更是内容和意义的载体。

多年前,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与李可染的“没有笔墨等于零”的讨论,至今仍有思考空间。

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如果笔墨脱离了具体画面,孤立存在,它就没有价值;另一方面,他也在批评那些只追求技术而忽视人文精神的笔墨。而李可染的观点则强调笔墨在中国画中的基础地位,没有笔墨就无法构成中国画。两位大师的观点看似对立,实则和而不同,异中有同,都强调了笔墨与人文的聚合。

吴冠中在长期西画创作后转向水墨创作,笔墨论,吴冠中不以中国传统的笔墨胜,却映带着中国笔墨的气韵。而曾经画过西画的李可染,主攻中国画,以传统的笔墨线入手,烛照了穿透千古的光影,从层叠皴染的墨色间透出了笔墨中的光的魅力。

两个人的笔墨,谁是零?

笔墨在现代中国画中仍然是核心。它不仅是技法的锤炼,更是艺术家心性、修为和境界的体现。笔墨的流变和更新需要艺术家将心迹化为笔迹,把灵魂洋溢在纸面,铸生命感于笔墨。笔墨与精神的关系,如同体与用的关系,以意、气、韵、神为体,以笔墨为用。

回到笔墨的真意,是回到以意传神,也是回到本心。笔墨技法的锤炼是必经的过程,但最终呈现的应该是艺术家的心、性情、修为和境界。


回到书斋
汉代的扬雄将书斋命名为“玄室”,一个“玄”字,似乎为文人书房注入了一种雪涤凡响、棣通天地的精神基因。书斋不仅是读书人的物理空间,更是性灵气韵的所在,通达大千世界的介质。

古人认为书斋、心斋与天地之间存在着深厚而微妙的联系,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开放的螺旋环,不断在信息的衔接点生发新的文化信息,层层延展,思维视域的深广度也随之开阔。

庄子的“心斋”强调的是人接受外物信息的次第,由耳而心,由心而气,最终超越耳、心,凭虚御气,明心怀道。而书斋则是心斋的物理体现,是读书人托身之所,是心斋功夫与灵魂、生命、自然、天地相呼应的空间。书斋便是心斋,是真正与自我、自性相联系的地方。

现代生活,喧嚣浮泛,书斋虽在,心斋却失。物虽在,心已远。当代艺术家需要让心灵从残缺、颠簸慢慢转向超然、圆融;让心手连接杳冥的神思,化形为意,拟意得神。

“回到书斋”,对于艺术家意味着本心的回归,是天人的感通,是精神与自然的互融,是内在的超越,是生命的快慰。书斋看似小我,然而书斋是传导体,也是连接体,通贯心灵与自然、社会,一定意义上它是个体文化生命的源头活水。


图片


《如寄》出版始末

耿介耳


2023年岁尾,恰壬寅癸卯之交,与建信、王骞、启代三道兄聊起刊书意向,初意以诗、书、画三册做一集合,名《近溪集》,启代示意年岁未到,不便称集。我即刻醒悟,遂决定使诗文藏拙、书画露丑。向来懒散的我,起意开始整理十年来的书画散件。

从1月30日开始,根据手头整理的方便,将随手翻检出的大小书画件,分批次送往设计公司“一品堂”,经由李勃先生的团队,逐一进行专业摄影和制图。往来送拍16次,每次数量不等,至7月20日共计出片2500件。

两册的汇集,要有一个总名,几日间随起随记一长串,最终还是选定用“如寄”这个名字。年华轮转,白驹过隙,倥偬光阴里,一己的身影倏忽间便泯然无形了。如果自心安稳,尚可体察到自身寄寓一时的刹那感受,倘没有一个影像、文字辅助,人生在心脑中的留存,更如梦幻泡影。

内容与编目
少年始,我便随家兄学画,耽溺其中,不可谓不痴。所幸这几十年里,早已形成的读帖看画的习惯,未尝一日改变过。直到近十年,特有的心境又使得故伎重演,慢慢画了起来。纸草残墨,渐渐杂积盈椟。

札记,是个人读书笔记的习惯。早年用硬笔,近年用毛笔。集束日札,竟获得如古人一样的文房欢喜。所以专册辑为《浮世日札》,是自我心底的一份特殊的留念,也资当今书坛和书法同仁的取向性的论议。

读书观世,阅人察时,游艺习字,种种即时的感遇,所思所期,均以传统笔墨形式记录下来。这不是文稿的抄录,而是信手的当下随记,其间没有底稿,没有预设,一任心手,常常书写完毕,回头再看,始觉得妍媸并在,而字里行间所透出的自然自在,又常常不是如临大敌式的创作所可比拟的。越加感喟,艺术、学问与生活的一体,也正是书斋中的知行合一体验,大有玩味处。


设计与编辑
设计事务通盘由“一品堂”李勃团队承担。这是一个精干又散发着活力的专业机构,总监李勃先生是通体包装设计的灵魂,并创意设计了厚重雅逸而别有视觉冲击的封面。因为作品的繁复无序,直到定稿之后仍在不停地调换作品、调整位置、大小、版式,陆续往返进行了10次调版。

大致整理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责任编辑成能先生接手《如寄》书稿,开始了编校流程。成能先生是一位有着书法专业研究背景的编辑,与他的合作过程,刷新了我对出版编辑的专业认知。

这是一本书画集,但有别于一般书画集的地方,在于涉及到的文字量异乎寻常。上册的书画录,不消说书法作品中大量的长篇幅释文,即如绘画中的题跋释文,也多有长文。而更增负累的,是下册的札记。这是一批手书初稿,前期的编排中,我依次将每一件札记,对应着迻移为电子文稿,作为释文,附于每一则札记图片之后。在版式设计的过程中,屡屡经过从头至尾的核校,编辑出身的我,自信姑无大谬。

然而一经成能先生的法眼,大谬虽无,小错小漏小疑,却接连发来。令我惊讶且由衷钦敬的是,成先生的编校工作,竟然精谨到对于五百件作品的图款,对照释文,一一做出了核对审正。

这个合作,越出了我的常识,每每想来,心中能生出自惭、自励的意识。

序言与取向
请序是既成的惯例,而针对自己的第一册书画集,序言的安排,却颇费周折。完全以自序排印,简便可行。但在我的思考中,自己近年来如耘田种地,虽无所谓收获可言,但过程的投入和取向的考量,却已将真实的心迹投映在这批字纸间,我想寻求更多的同道者,作精神的加持。

在2015年开始的传统文化教育历程中,我常常进行着现代专业教育和传统人文教育之间的比较思考。海上名家刘绪源先生在与李泽厚先生对话中,基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提出的中国传统知识人的“非职业化的业余精神”,提出了“专家之上的文人”的人文精神陶养途径,我一直深为叹服,并试图以此为基点,推进传统教育方式的当代探索,也蓄力以一己的研习,践行并活化往圣昔贤的修养方式,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当代大展览的开放空间,悄然改变着创作者的艺术观念和表达方式。而惯于书斋生活的自己,一直从近乎古人的书斋生活中真切寻到了大欢喜。我想从同道者那里得到更多的心神契合,以此增力,以此向当多同仁,传递传统精神方式的当下呈现。

很幸运得到刘正成、龚鹏程、周绚隆三位海内大家通过序文给予的精神升华。而最令我快慰的是,三位先生所秉持的文化理念,悉以人文精神作为艺术创作的核心价值。这与当代书画的技术主义倾向,适足以形成一个饶有意义的开放式的专题对话。从这个角度说,序文的意义已远远超出本书的承载,映照当代书法文化的一个侧影。

印刷与出版
很高兴有了第一次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合作。在当代几十年的读者视域中,这个异军突起的出版黑马,曾经携带多少人的梦想,飞奔在人文精神的原野。在我看来,当年一个“理想国”系列,就足以成为一个时代的烛照者。

机缘遇合,《如寄》寄身其间,乐莫大焉。

而尤令我宽慰的是,书稿审读其间,出版社就告知,有一家文化机构对《如寄》报以青眼,有意以此作高校图书馆馆配图书。不期之喜,实在是因为一本书画录,不知是几万万千千中的一本,尚未出版就有这样的意愿传来,实在是给了我别样的欣悦和安慰。

2024年7月24日,《如寄》开始印刷。在经过无数道印、装工艺工序后,8月31日,《如寄》样书出厂。


2024年8月于荆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