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长期冥想如何重塑大脑与心脏的奇妙联系

图片


     近期,一部名为《正念谋杀》的电影在各大影院和流媒体平台上掀起了一股热潮,不仅因为其扣人心弦的剧情和精湛的演技,更因为它巧妙地触及了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话题——冥想。


    《正念谋杀》改编自德国律师兼作家卡斯滕·杜斯2019年出版的同名犯罪系列小说。故事主角比约恩·迪梅尔(汤姆·希林饰)是一名顶尖律师,因被律所排挤,且因工作繁忙导致与家人的关系疏远。为了平衡工作与生活,他参加了正念研讨会,希望借此挽救自己的婚姻并花更多时间陪伴女儿。然而,他将新学到的正念技巧意外地应用到了客户(残忍粗心的黑手党老大)身上,进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影片的这一设定不仅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也再次将冥想这一实践推向了公众视野的前沿。


     实际上,冥想早已超越了电影和流行文化的范畴,成为了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从科技巨头到好莱坞明星,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冥想,并公开分享其带来的益处。


     而最近一系列关于长期冥想者大脑与心脏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更是为我们揭示了冥想如何重塑这一重要联系的奥秘。


01

冥想与科学研究

图片

冥想与自主神经系统的紧密联系


     自主神经系统(ANS)作为调节心脏功能、呼吸、消化等生命活动的重要系统,其健康运作与我们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冥想能够显著改变大脑和心脏的功能,但关于冥想者大脑与心脏功能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却一直是科学界亟待探索的领域。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研究人员通过对比长期冥想者与非冥想者的大脑-心脏关系,揭示了冥想对自主神经系统及其相互作用的潜在影响。

研究结论

     研究发现,长期冥想与大脑-心脏互动的奇妙变化:


1、增强的神经活动分布与心脏反馈


     一项发表在《Mindfulness》期刊上的研究发现,长期冥想者在面对心跳时,大脑的后中央区域会表现出更集中的神经活动分布,这反映了他们大脑对心跳反馈的更高敏感性[1]。这种增强的神经活动分布,可能使得冥想者能够更精细地感知和调节自己的心脏活动,进而促进身心健康的和谐统一。


2、大脑与心脏生物标志物的显著相关性


     另一项重要发现是,冥想者中前中线θ神经振荡(fm-theta)与心电图活动均方根连续差异(RMSSD)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1]。这一发现揭示了冥想者大脑与心脏之间生物标志物的紧密联系,可能暗示着冥想通过优化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实现了大脑与心脏的协同工作,从而提升了整体的身心健康水平。

其它相关研究

 冥想与大脑结构的重塑

     

     系统回顾和元分析研究表明,长期冥想者的大脑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与注意力、情绪调节和自我意识相关的区域得到了增强[2]。这些结构上的变化,为冥想者提供了更好的认知和情感处理能力,使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


冥想与大脑功能的优化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揭示了冥想对大脑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冥想者在执行任务时,大脑前额叶皮层和扣带回等区域的激活程度显著降低,这些区域通常与负面情绪和压力反应相关[3]。这表明冥想通过改善大脑功能,帮助个体更好地管理情绪和压力,提升了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冥想与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


      此外,冥想还被发现能够影响大脑神经递质的水平,如血清素、多巴胺等。这些神经递质在调节情绪、动机和奖励机制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冥想通过增加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有助于维持大脑的化学平衡,提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幸福感[4]。


     综合以上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长期冥想对大脑与心脏之间联系的深刻影响,以及它对大脑结构、功能和神经递质水平的全面优化。这些发现不仅为我们理解冥想的科学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开发基于冥想的干预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02

冥想与实践

      冥想对普通人的实践指导意义深远,它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个人的心理与生理健康,还能在大脑和思维层面带来显著的改变,进而在日常生活中产生诸多积极影响。

提升专注力和记忆力:

增强大脑的执行功能

     大脑与思维改变:冥想通过强化大脑前额叶的功能,特别是与注意力控制相关的区域,如背外侧前额叶,从而提高了个体的专注力和工作记忆能力。这种改变使得大脑在处理信息时更加高效,能够更快地筛选和存储重要信息。


工作场景:张先生在进行冥想后,发现自己的大脑在处理复杂任务时更加清晰,能够长时间保持对项目的专注,减少了因分心导致的错误。在会议中,他能够迅速捕捉关键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


学习场景:小李通过冥想,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显著提升,特别是在背诵和复习时,能够更快地回忆起知识点,且记忆更加持久。在准备考试时,他利用冥想后的清晰思维,高效地复习了所有内容。

缓解压力和焦虑:

调节大脑的情绪处理中心


     大脑与思维改变:冥想能够降低大脑杏仁核的活跃度,这是处理恐惧和焦虑情绪的关键区域。同时,冥想增加了大脑前额叶与杏仁核之间的连接,使得前额叶能够更好地调节杏仁核的活动,从而减轻压力和焦虑感。


职场压力:王女士在冥想后发现,自己面对工作压力时更加冷静,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紧张。她的思维变得更加理性,能够客观地评估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生活焦虑:赵先生通过冥想,学会了如何观察自己的情绪而不被其控制。他的大脑学会了在焦虑情绪升起时自动进行调节,使他在面对家庭琐事和财务问题时更加从容。

促进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

增强大脑的自我觉察能力

     大脑与思维改变:冥想通过提高大脑内侧前额叶的活动,增强了个体的自我觉察能力,使他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并学会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应对。


情绪管理:李小姐在冥想后,发现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她能够迅速识别并处理负面情绪,避免了情绪化的决策和行为。她的思维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


心理健康维护:张先生通过冥想,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他的大脑学会了在情绪低落时自动寻找积极的出路,这使他能够保持长期的心理健康和稳定。


培养耐心和自律精神:

重塑大脑的认知控制网络


     大脑与思维改变:冥想通过强化大脑的认知控制网络,特别是与前额叶和顶叶相关的区域,提高了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耐心。这种改变使得个体在面对诱惑或挑战时能够更加坚定地坚持自己的目标和原则。


耐心培养:刘女士在冥想后,发现自己的耐心显著提升。她能够更加冷静地处理孩子的问题和家务琐事,不再轻易发脾气。她的思维变得更加宽容和理解。


自律精神提升:小王通过冥想,重塑了自己的认知控制网络。他发现自己的自律性显著增强,能够坚持每天进行锻炼和阅读,即使面对诱惑也能坚定地保持自己的习惯。这种改变使他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图片

从电影启示到科学实践

     从《正念谋杀》这部电影中的冥想元素,到科学研究的深入探索,冥想这一古老的修行方式正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电影的设定与普通的生活完全不同,冥想对普通人的实践指导意义,更多地在于通过改变大脑和思维的方式,提升专注力和记忆力、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以及培养耐心和自律精神。这些改变不仅使个体在心理层面更加健康和平和,还使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03

冥想专业指导

      作为国内冥想领域的先行者,北京师范大学曾祥龙老师发展了全球首个喜心禅干预“喜悦之心”和中国首个第二代正念干预“正念积极心理”。


     但是,他发现现在的市场上的一些冥想课程存在过度简化和盲目应用却忽略了冥想背后的原题的问题。尽管冥想给大脑带来了改变,但更重要的是冥想过程中,每一个心理操作的目的。


     为了让更多普通人能够接触到基于科学理论与专业实践的情绪管理方法,曾老师精心筹备并推出了为期5天的情绪体验营,价格仅为15.9元。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体验,而是一场融合了心理学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设计,在这宝贵的5天时间里,您将系统学习并实践4个经过科学验证、专业设计的情绪调节技巧
,帮助您有效提升积极情绪,缓解负面情绪。


     加入我们,与曾老师一起,用科学的方法,专业的指导,开启您的情绪管理新篇章!


图片

参考文献:

[2] Fox, K. C. R., Dixon, M. L., Nijeboer, S., Girn, M., Floman, J. L., Lifshitz, M., Ellamil, M., Sedlmeier, P., & Christoff, K. (2016). Functional neuroanatomy of meditation: 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78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investigations.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65, 208-228. https://doi.org/10.1016/j.neubiorev.2016.03.021

[4] Tang, Y. Y., Ma, Y., Wang, J., Fan, Y., Feng, S., Lu, Q., Hu, B., Lin, Y., Li, J., Li, Z., Zhang, Y., Wang, Y., Zhou, L., & Fan, M. (2007). Short-term meditation training improves attention and self-regul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4(43), 17152-17156. https://doi.org/10.1073/pnas.0707678104

——文案编辑排版: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