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中国,巨头如何规模化敏捷?

图片

    方法论、工具和衡量指标,一个都不能少。

图片

大但不能慢——这是各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有力出发点。

在数字化转型已经明确了十几年的2024年,全球绝大部分头部公司,已经完全习惯在线上处理主营业务需求。

但对这些企业来说,数字化进入深水区,也可能让它们难以在快速增长的线上需求中保持足够的研发速度。这会导致,企业的业务进度被拖慢。

这种案例已被公开讨论。

一份来自Gartner,名为“Why Projects Fail”的报告显示,随着项目的扩大,研发进度是研发团队面临的最主要挑战。而大多数管理者在面对“为何延期”、“如何避免延期”的问题上,总是焦头烂额。

这背后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型企业的研发工作,往往会因为各团队间“职能墙”高筑、目标不统一、项目风险难以跟踪、效率和绩效难以衡量而混乱无序。

在这种情况下,敏捷开发——这一把大任务拆解、聚焦于小任务,再通过组织和工具,让业务和IT在信任中快速迭代的开发模式,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

根据InfoQ的数据,中国的敏捷开发应用比例在迅速提升。

2022年,有63%的公司已经在超过一半的研发团队中实施了敏捷,而在2021年,这一数字是55%。同时,只有敏捷试点团队的企业占比大幅降低,从2021年的21%下降至2022年的13%。

由此可见,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团队采用敏捷方法,并不断扩大敏捷适用范围来促进企业整体敏捷转型。

麦当劳中国也是一个例子。

图片

规范+工具:麦当劳中国落地规模化敏捷的秘密

要让IT又好又快,不仅需要工具,还需要业务和IT人员在组织和流程中磨合,提升彼此间的信任。

绝大多数落地敏捷策略的公司,已经形成以上共识。但麦当劳中国的难点还在于,作为一家大企业,它需要组织多个职能和业务性质不同的团队,整合各个团队之前零散使用的开发工具,针对不同特点的团队设计适合的考量指标,一步一步地迭代,最终实行规模化的敏捷。

于是,一套非常详细的、围绕大规模敏捷目标的组织、文化和规范要求,诞生在麦当劳中国。

PPSS,是麦当劳中国落地敏捷的方法论。这四个字母,蕴藏着麦当劳中国落地敏捷的核心精髓。

36氪了解到,PPSS是四个单词——Program、Project、Scrum和Service的缩写。它们整体的目标是管理整体的业务计划,并将交付和管理整合,实现长期的业务战略和愿景。

图片

在这其中,Program指在实现业务OKR的同时,也会促进管理模式改变的项目——这是麦当劳PPSS模式的核心。

Project,是通过0到1的系统或模块构建,实现各组织间共同业务和IT目标的举措。Scrum是通过IT和管理角度,在2~4周持续敏捷的方案模式。Service,是IT团队对项目的持续支持。

当然,在真正开始敏捷实践之前,作为一个需要协调多方资源的大企业,麦当劳中国会先进行PI Planning(Program Increment Planning)。这个规则,是麦当劳中国的IT团队和业务团队之间的协作秘诀。

PI Planning旨在协调多个团队的计划和开发工作,确保整个组织在每个Program Increment期间都能够交付高质量的产品。这一规则,是最为经典的大规模敏捷开发框架——SAFe的精髓之一。

麦当劳中国告诉36氪,PI Planning的工作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会将IT和业务团队的中长期目标对齐。完成之后,为期两周的敏捷项目才会开始实施。

在麦当劳中国,一般整个项目的敏捷迭代以两周为一个周期。这个周期中,业务、产品、开发和BP人员会在不同环节进行协作,同时也在交流和沟通中拉齐目标,建立信任。

接着,敏捷团队会正式进入敏捷流程。业务部门、Scrum团队的产品负责人,以及BP团队会提前2周左右,一起对齐接下来两周开发的需求背景、业务目标等信息。

而到了第一个敏捷周期——也就是Sprint阶段的第一周,IT团队的Scrum Master以及Scrum team,会和产品负责人一起进行沟通,把任务分配给团队成员。接下来一周,也就是Sprint阶段的第二周,项目中的业务、产品、开发和BP会进行测试和验收。

而在这个Sprint阶段正在进行的两周之中,业务、Scrum团队的产品负责人,以及BP团队又会进行下一个对齐需求、业务目标的流程,为下一个Sprint阶段做准备。

也就是说,当敏捷团队和研发团队在落地第一个需求时,第二个需求也已经在评估和准备过程中。通过这套流程,前者一结束,人力就可以和第二个需求无缝链接。

可以看出,PPSS模式是麦当劳中国在多个职能间落地敏捷的规范。

但它不代表麦当劳中国敏捷的全部。

图片

36氪了解到,在落地PPSS模式的过程中,麦当劳中国的IT部门还建立了System Hierarchy体系。

这是麦当劳中国的IT部门“卷自己”的模式。

System Hierachy体系的目标,就是提升IT部门内部的敏捷度,更好地适配业务需求。在这个模块中,麦当劳中国的IT部门把自家IT资产做了System、Module和Service的划分。

在这三项不同维度的划分中,IT部门会按照微服务的架构,把IT模块拆解,利于快速执行。

在清晰拆解IT资产之外,麦当劳中国的IT部门,还把“卷自己”的模式覆盖到真实实践的方方面面。

一套围绕大规模敏捷的衡量体系和培训模式,就此出现。

图片

逐步成熟的衡量体系和培训模式

按照不少企业的案例,有制度、工具、流程和模块拆分,敏捷的实践到这里基本告一段落。

但麦当劳中国的不同在于,它在基本流程完成之后还提出了一套敏捷成熟度模型,用以帮助参与其中的人员衡量项目中的敏捷程度。

这一模型的提出,源自于2023年年初,麦当劳中国对一次线上稳定性问题的思考。当时,麦当劳中国IT团队决定借助更体系化的方式落地、衡量敏捷,实现更高质量的交付。从这个过程也能看出,麦当劳中国所定义的敏捷,不是单纯字面意义上的“快速”交付,还强调对系统稳定性的整体保障。

经过一年多的迭代,目前的敏捷成熟度模型主要由“质量”、“效率”和“稳定”三个维度组成。大家会通过11个指标(如缺陷密度、代码质量、交付周期等)对敏捷团队进行全面的度量。

这11个指标还会被集成进DevOps平台,让每个参与其中的团队进行全面的度量。

在平台中,每个团队都可以实时查看自己的指标现状,随时调整工作策略。而且,平台上不仅有指标,还有可以供工程师实时改进的工具,帮助他们通过自查的方式快速改进代码。

麦当劳中国告诉36氪,这套平台每两周进行一次评估,通过各个团队的排名,展示团队的敏捷效果。每个月,还会有专门的PMO组织复盘。

这套体系目前已经在麦当劳顺畅运作。但是36氪了解到,敏捷成熟度模型中三个基本维度——“质量”、“效率”和“稳定”,仍在逐步完善中,评估指标经历了多次迭代和丰富。

拿“稳定”这一维度举例。相比“质量”和“效率,“稳定”的子指标不算非常多。后续随着敏捷程度的加深,麦当劳逐步在“稳定”维度下拆解出四项衡量指标,包括发布成功率、安全健康度、慢SQL数、服务巡检。其中,巡检也是麦当劳中国IT团队特地加上,但业内并不常见的一项指标。

在2023年和敏捷成熟度一起立项的,还有面向所有IT团队成员的培训、认证体系——MACS认证。

这一体系分为三个梯度,分别是MAF(麦当劳敏捷基础)、MSM(麦当劳Scrum Master)和MAE(麦当劳敏捷大师)。在这里,IT成员可以了解到敏捷相关的知识,也会接受到内、外部专家的培训。

麦当劳中国告诉我们,这三个梯度其实代表了三个等级认证。第一阶段的MAF,需要IT成员全员参与,属于必须达标的水平。第二阶段的MSM相对进阶,如果能够通过筛选成为Scrum Master的成员,就会像PPSS中提及的一样,负责对接整个Team的敏捷。最后一项MAE,代表这一体系中的最高水平,也是所有人努力的目标。

目前,麦当劳中国已经有40+个Scrum团队,基本每个团队都有一个Scrum Master。而且这些Scrum Master不会一直固定一人,会由研发或者测试人员更替担任,一起承担团队责任。

图片

图片

持续“发育”的未来

如果要给整个公司整体的敏捷度打分,麦当劳中国把自己的现状评价为“L4级别”。

没错,这家公司还给自己制定了整体敏捷程度的衡量表。在这个评价体系中,敏捷成熟度模型把敏捷的成熟度情况,从生疏到熟练划分为L1~L5,共5个级别。

为了让这些级别更好理解,他们想出了一些形象的比喻—— L1为有意识的(坐);L2是有实践的(爬);L3代表熟练的(走);L4意味着量化可靠的(跑);L5则是最高阶的、优化创新的(飞)。

图片

经过一年左右的实践,麦当劳中国现在给自己的敏捷成熟度打分为L4——量化可靠的(跑)。

达到这一成绩并不容易。

麦当劳中国告诉36氪,其实在刚开始进行敏捷建设时,很多团队的基础并不好,有些角度甚至完全缺失。

比如“交付质量”这一维度中的“单元测试”和“代码质量”指标,在之前基本属于测试团队关注的范围,研发团队的参与度基本为0。

但是当麦当劳中国采用敏捷成熟度模型后,研发团队开始在写代码的同时,也关注这些指标。

“现在研发走到了事前。这两个指标大多数团队都能达到L3~L4水平。”麦当劳中国表示。

将敏捷成熟度做到L4,也就是“量化可靠地跑”的水平,已经是行业头部。在36氪的观察中,市面上还有很多企业处于用流程落地敏捷,但难以衡量效果的阶段。

不过令人有些惊讶的是,作为这套体系的制定者,麦当劳中国觉得L5对自己来说不太容易实现。

“虽然大多数指标长线看可以实现L5的效果。但本质上,L5应该是一种接近完美的状态。对于敏捷来说,我们会持续调整指标,一直提升目标。”他们解释。在这个过程中,麦当劳中国会有策略地引导——一开始,它们会根据IT和业务现状设置能较容易实现的目标,后续随着大家能力的提高,再开始拔高分数线。

这种持续迭代的理念,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对MACS认证体系和DevOps的近期规划中。

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麦当劳中国首先计划在已有的MACS体系中多加一层,希望成员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培训、分享,并体现出阶梯式的进步,最好“人人都可以成为 Scrum Master”。

在工具层面,早前为了落地“质量”维度,IT团队专门整合了之前被零散使用的代码安全工具Sonar、项目管理工具Jira、应用安全扫描工具IAST,以及其他一些工具。在马上到来的2025年,麦当劳中国计划在现有的基础上,在DevOps平台上继续加强线上管理功能,让代码的上线和各种评比都更加成熟。

“我们依旧有很多可以做的。”麦当劳中国表示,自己的Foundation团队会持续参考DevOps平台的信息,对各个团队的敏捷程度进行研究,并调整相关的指标。同时,工具的持续建设也已成为日常工作。

图片

如果按照这种迭代的要求和速度,或许L5确实是皇冠上那颗难以企及的明珠。

但那又如何?毕竟,又好又快的敏捷已经开始在每一个流程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