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人口下降,其实国家不急

201510月,随着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颁布以来第一次被修改,我国延续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两孩政策正式放开

其实早在2000年前后,我国出生人口快速下降的问题就已经被各界人士所注意到了

1990年后我国的出生人口从最高点的2500万人,在十年之内快速跌至1500万,对人口红利可能要消失的讨论一时间变成了当时热议的话题,如今大家都已经听腻了的人口崩溃论和经济崩溃论,其实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但跟现在大家看烟花的心态不同,当时经济增长还很快,各行各业都还有大量向上的机会,所以当时的大众关注人口问题,更多的是对未来发展的担心,贩卖焦虑这个名词,就是当年这个时候出现的

随着出生人口在2000年后持续十年稳定在1500万上下,我国人口的第一波快速下跌结束,但人口崩溃论的话题热度并没有褪去,一些学者和专家在对比完日韩的历程后,从更专业的角度为我国人口预警做出了大量的工作,比较知名的就有携程的老板梁建章,2012年他出版的《中国人太多了吗?》,第一次公开正面批评我国当时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随着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开始振臂高呼要重视人口问题,到了2015年我国政府终于做出了政策调整,全面放开二孩的生育限制,但出生人口并没有因为二孩放开而大幅反弹,出生数据仅小幅增长了两年,在2018年后又开始了第二波快速下跌,颇有一种利好兑现,反而加速下跌的味道

图片

时间来到2020年后,我国人口在2021年正式达峰,在2022年进入了负增长,出生人口也只用了7年就从2016年的阶段高点直接腰斩减半,如果用多久时间出生人口减半这一口径来观察世界各国的人口历程,我国的确是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图片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慢,新的就业岗位和晋升机会也越来越少,年轻人纷纷选择躺平来对抗无奈的现实,人口崩溃论再次文艺复兴,但这次舆论的导向却不再用恐慌的态度去看待人口下降,互联网上更多的是“累了,不想焦虑了,一起毁灭吧”的论调

但细心的你,可能在这两年也发现了,尽管我国人口下降的速度已经全球领先,并且呈现出逐年恶化的趋势,各类舆论和自媒体对于生育话题的批判烈度也早已远胜2000年,但为什么我国激励人口出生的政策,却一直像是在挤牙膏一样缓慢的出台,而在其他人口下降的国家,各类生育补贴则是非常优厚

比如在法国每个孩子每月可获得约1014元人民币,托儿服务费用最高可报销85%

德国儿童金更是高达2184元人民币,父母育儿还可以可领取原工资的60%作为补贴

亚洲这边日本每月给小孩发放800元人民币的补贴,一直发到上大学

韩国则是新生儿直接发一万,每个月还可领取5800元人民币的补贴直到两岁,这些都还只是各国直接发的现金补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教育免费,育儿假奖励等各个方位的激励政策

但反观我国,2021年才放开三孩,各类鼓励多生的补贴大多也是低层级政府的行为,不单覆盖面小,补贴金额更是杯水车薪

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了说好的新生儿补贴无法申请的情况,而反观全国层面,直到现在都没有面向生育孩子的家庭,直接给补贴的政策出现

图片

可能有人会说,刚刚的举例都是发达国家,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没有那么多的闲钱去补贴生育,但其实我国实际的广义政府债务占GDP的比值并不低,在全球仅低于日本的200%,跟美国的130%不相上下,但之前二三十年的政策思路,都是用政府借来的钱投向基建,进而拉动以房地产为主导的地租经济,给民生端的补贴一直都很少

时间来到现在,随着房地产正式进入下行周期,把钱投向基建带来的回报越来越小,所以我们在今年看到了国家不同于以往,开始大幅补贴消费,比如贯穿了全年的汽车报废和置换补贴,今天7月推出的3000亿以旧换新补贴,的的确确在近期拉动了一波消费的小高潮

说到底这些补贴政策其实只能短时间刺激消费,还有透支部分消费能力的负面作用,而更为核心的问题,比如因为人口达峰,新出生人口骤减导致的房价上涨预期逆转,进而造成房地产相关的各级投资停摆,却并没有刺激政策来医治

其实不论是在2000年前后,还是20多年后的现在,大家对人口问题的讨论热度从来没有减弱过,当年二孩放开都有很多学者和专家高呼放开的太晚了,今年呼吁大力度生育补贴的声音更是史上最强

我在之前也是大力呼吁派的成员,在前几个月的每月经济推演系列的视频里,看到下半年经济可能要走差的时候,我还呼吁过在这半年全球利率下降但经济还没转暖的缓冲期里给有孩和多孩家庭直接发钱,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也更好更直接的刺激生育

但不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我这种财经自媒体如何大声呼吁,国家的政策就是没有向鼓励生育倾斜过,甚至在11月一直不愿意动的公休假期,都在时隔16年后增加了两天

但经过几个月的思考,我发现了另一种国家不愿意激励生育可能

众所周知,各发达国家为什么能被称为发达,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人均GDP

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大多是大于4万美元的,那各位是否考虑过,那为什么同样每天工作8小时,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就可以创造出一年4万美元以上的产值,而在我国就只有1万多美元,这还是在我们实际工作时间远远大于他们的基础上

答案其实也简单,因为这些先一步发展的国家,抢先一步占据并用技术垄断了高产值的制造业,亦或者通过长期以来的高端化宣传,形成了各行各业的名牌效益,进而实现他们国家的工人打一个螺丝创造的产值

等于发展中国家工人打一百个螺丝的产值,比如美国英伟达生产一个高端芯片的利润,可以抵过我国广东的出口企业生产一百件T恤的利润,法国生产一个LV包包,可以抵过东南亚国家生产一千件玩具所赚来的外汇

甚至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率,在苏联解体后全面推进全球化战略,直接把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品产线转移到人口密集的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只需要提供设备、技术和贴牌,就能利用这些国家的人口红利,用超低的生产力成本,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些跨国公司只需要专注于技术升级即可,公司雇员也从工人占主导转变为技术开发人员为主,产能全部外包给发展中国家,包袱大大减少

这也造成了现如今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问题,被抛弃的工人阶级红脖子们越来越不满要造反,以及高呼逆全球化的特朗普上台

但就算红脖子们不满现状,因为美国其他行业可以收割大量的利润回国,拉高了美国最低阶层的生活水平,随便给富人打打工就可以赚到相比发展中国家高多的工资,美国工人依旧是全球收入最高,生活最好的工人群体之一,而超高的利润也支持了国家可以提供高福利的社会保障,这就是发达国家的人民生活为什么这么优渥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每年全球有大量穷人宁愿用命去走线,也要黑在美国当底层的原因

在美国当底层的生活下限比他们本国的中产可能都高,说到底其实这些发达国家是爬在全球其他国家身上吸血,通过垄断让发展中国家的人民10个人供养一个发达国家的人民

但难道那些被吸血的国家都是傻子吗?

其实不然,各国自然都很清楚,但是高端工业品的技术掌握在人家手里,想要汽车、手机、计算机就要用廉价劳动力一点一点赚外汇去换,我国改革开放前也是一穷二白,要资金没资金,要技术没技术,只能向发达国家张开怀抱,积极主动的进入以美国为首设计的全球化战略中,出卖我们廉价的劳动力,去逐渐赚回来资金和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年轻人口,所以说我国当年能发展起来的第一波推力,就是靠着60后和70后“人多势众”的优势,让发达国家有利可图进入我国投资建厂

但随着我国在这四十年里逐渐完成了资金和技术积累,对于只能出卖劳力赚辛苦钱的分配方式提出了挑战,就像我们刚刚讲的,发达国家优渥的生活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的供养之中,而我国要从全球最大的打工小弟翻身当收割者,那意味着做蛋糕的人少了,吃蛋糕的人多了,势必会对各发达国家造成影响,夺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所以为什么欧美跟我们突然要翻脸打贸易战,要把我们从全球化的链条里剔除出去,说到底其实都是利益冲突,当他们有利可图的时候,我国就是朋友,但威胁到他们利益的时候,自然就变成了敌人

当想明白这个问题,再结合我国决策层对人口的态度,可能就能推算出为什么我们不需要激励生育了

目前我国人口14.1亿,如果我国以目前的人口数量,从发展中国家晋升为发达国家,也就是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意味着我国总GDP要达到412万亿元人民币

以目前年均增长5%来计算,我们还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这还是在假定我国GDP增长能长期稳定在5%,以及发达国家经济不增长的极端计算条件下

如果考虑到我国GDP增长逐年降低的事实,以及发达国家1%左右的年均增长的话,估算下来我们追赶上发达国家的时间可能要接近40-50,这还是在假定我国经济在这四五十年里一直正增长的情况下

按照这种算法,我国追赶上目前的发达国家,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而且14亿人口体量的发达国家,基本宣告着需要全球所有其他66亿人口为我们打工

但众所周知我们的目标,也是最高奋斗理想就是2050年实现伟大复兴,而且过程是要和平崛起不挑起战争,所以留给我们的只剩下25年的时间了,并且还要保证发达国家生活水平不下降过多激起战争风险,以及其他国家的小弟不能被收割的太严重激起反对浪潮,那既然人均GDP的分子很难持续高速增长,那分母人口是不是可以有所变化

如果按照最极端的方式计算,想要实现人均4万亿美元,以我国目前总GDP131万亿计算,人口为4.5亿

当然以我国目前的产值来计算,131万亿是14亿人创造的,4.5亿人只能创造40亿的产值,但如果我国能从靠着人多势众用低端产品赚小钱,成功转型成为依靠技术用高端产品赚大钱的话,4.5亿人创造出比目前高三倍的产值并非难事

当然让我们的人口一下子从14亿变成4.5亿也不现实,但只要把进入池子的水量调小一点,实现分母人口的动态下降,叠加持续增长的总GDP,用这种分子增加,分母减少的方式让我国在25年内步入发达国家,实现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从现在来看是最有可能成功的路径

想明白这个道理,国家对鼓励生育为什么这么不积极的原因我们可能找到了,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逐渐被欧美从全球化的链条里剔除,海外订单将会越来越少,劳动密集型企业未来只能越来越难以存活,我们目前的人口并不是太少,而是依然太多,未来不会再有那么多打螺丝的岗位提供给我们了,但未来十年每年至少还会毕业1000万以上的大学生,失业率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远比人口问题要直接的多,也严重的多,这才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矛盾

而出生人口在2020年后才跌到1000万以下,等20后就业已经是20年之后,如果届时我国成功转型,这些人口足以支撑我国的高端制造业,所以当下我国真正的关键是如何稳住未来这十多年里的就业供需,并且尽快实现制造业升级出海赚取高溢价反哺国内民生

既然我们这艘大船已经决定了远航,轻易掉头是不可能的,我们作为这艘大船上的一份子,有的人选择全力跟上这时代的风帆,站上船头去引领时代,而有的人看不到未来,选择躲在船舱内过自己的生活,毕竟一将功成万骨枯,并没有谁对谁错,但我还是愿意选择相信,我们会驶向远航的彼岸,看到转型成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