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宣布启动“欧盟-南方共同市场伙伴关系协议”

科技战略


欧盟宣布启动“欧盟-南方共同市场伙伴关系协议”

据欧盟12月6日消息,欧盟与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宣布启动“欧盟-南方共同市场伙伴关系协议”,加强地缘政治、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合作。协议内容涉及:确保原材料的可持续获取和加工;增加欧盟农产品出口;促进欧盟供应链安全;取消对欧盟向四国出口的一般性禁止关税;确保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低碳燃料等领域贸易优惠;强化气候应对领域合作。


美国参议员提出《保护国防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竞争法案》

据ExecutiveGov网12月6日消息,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埃里克·施密特 (Eric Schmitt) 和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 (Elizabeth Warren) 提出一项两党法案《保护国防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竞争法案》,要求美国防部在采购人工智能工具和云计算平台时进行竞争性授标程序。法案指示国防部考虑来自多家供应商的云服务,并有助于确保美国政府对所有政府数据保持访问和使用专有权利。拟议的措施将要求国防部首席数字和人工智能办公室确保为人工智能产品开发和运行而提供的政府数据不会在未经该部门授权的情况下被使用或披露。


信息


美国博通推出业界首个3.5D F2F封装技术,预计2026年生产

据大半导体产业网12月9日消息,美国博通公司推出业界首个3.5D F2F封装技术3.5D XDSiP封装平台技术。该技术使用创新的F2F堆叠方式直接连接顶层金属层,在单一封装中集成超过6000mm2的硅芯片和多达12个HBM内存堆栈,既实现了密集可靠的连接,又可最小化电气干扰,具有极佳的机械强度,同时在封装尺寸上也具备优势。3.5D XDSiP平台专为高性能AI和HPC处理器设计,可满足AI芯片高效率、低功耗的计算需求。博通计划利用这一先进封装平台,为Google、Meta、OpenAI等科技巨头设计定制化的AI/HPC处理器和ASIC芯片。


美国国防科技公司Palantir和Anduril将保存战场数据以训练AI模型

据彭博社12月6日消息,美国国防科技公司Palantir和Anduril达成合作,共同推动国防AI训练。该合作旨在通过国防数据的AI模型训练,提升美国国防领域AI应用的效率与效果。Palantir提供的AI平台将用于结构化、标注和准备国防数据,Anduril提供的系统则将支持政府国防数据的存储与分发。这一技术结合不仅优化了国防数据的管理,还有助于AI技术更高效地应用于国家安全系统。尽管AI在国防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初期阶段,但上述合作展示出AI技术在该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台湾台积电2nm制程工艺风险试产良品率超60%,预计2025年如期量产

据TechWeb网12月8日消息,中国台湾台积电2nm先进制程工艺的试产良品率超60%,大幅超越预期目标。在2nm制程工艺上,台积电计划采用前沿的GAA(Gate-All-Around)晶体管架构。同3nm制程工艺相比,预计可实现晶体管逻辑密度提升超20%,在相同速度下能效可提升20%~30%,在相同能耗下速度可提升10%~15%,被认为是当前兼具晶体管密度和能效的行业最先进半导体技术。按照台积电公布的发展蓝图,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启动2nm工艺的大规模量产。


生物


美国研究发现,正在传播的H5N1禽流感毒株距离大流行可能只差一个突变

据环球科学12月6日消息,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发现,H5N1病毒的血凝素蛋白只需单一突变就足以将其附着偏好从禽类转移到人类受体,增加病毒在人类中传播的潜力,意味着目前流行的2.3.4.4b毒株可能存在较高的人际传播风险。此外,添加第二个突变(N224K)则会进一步增强病毒结合人类受体的能力,并消除对禽类受体的结合力。


ARPA-H资助甲病毒通用疫苗的研制

据Scripps官网12月4日消息,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机构获得ARPA-H资助的4600万美元,进行为期五年的通用甲型病毒疫苗研发项目。使用包括人工智能算法在内的计算机模型测试各种免疫原设计及体外和体内测试,重复优化疫苗设计,预期产生针对脑炎病毒和关节炎病毒的广泛疫苗。最终开发的算法还将适用于流感病毒和艾滋病毒等其他病毒。


英国启动8000万英镑的百项研究资助计划,目标包括推进医疗保健

据英国政府网12月6日消息,英国研究与创新署工程(UKRI)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为100个项目提供8000万英镑。其中包括推进医疗保健的项目,如将自然触觉融入假肢,为假肢开发定制的神经信号,以改善截肢患者的触觉,同时支持机器人技术;以及开发新的生物标志物工具,以便在同一测试中对同一血液样本有效测量血栓形成和分解,从而改善治疗。


英国与瑞士更新科研伙伴关系,重点关注医疗保健等

据英国政府网12月9日消息,英国和瑞士更新科研伙伴关系,重点关注医疗保健等当今最紧迫挑战。英国创新局和瑞士创新管理局向11个联合研究项目提供了约800万英镑的资助,包括研发可在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中预防感染的新型抗菌涂层、机器人外科医生等;另有800万英镑的联合资助将支持英国-瑞士临床试验,以解锁一系列疾病的新诊疗方法。


世卫组织已展开对刚果“X疾病”的调查

据STAT网12月8日消息,尽管没有排除刚果出现新型疾病的可能性,但世卫组织周日发表的声明倾向于认为,一种或多种已知疾病,如疟疾、肺炎、流感、新冠或麻疹等因严重营养不良而加剧,可能是导致疫情和大量死亡的原因。55%的死亡病例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身上。鉴于当地卫生服务急缺、互联网覆盖有限、天气条件较差、道路通行困难,且存在武装团伙,使检测材料的运输更加困难。此外,世卫组织已确认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猴痘疫情正“趋于平稳”。


欧盟委员会成立欧洲农业与食品委员会

据欧盟委员会官网12月5日消息,欧盟委员会正式成立欧洲农业和食品理事会(EBAF)。预计该咨询机构将就欧盟农业未来战略对话报告的后续行动向欧盟提供高层建议,并将为 “农业和食品愿景”工作作出贡献。


能源


美英合作投资5200万美元对Tokamak Energy公司ST40聚变装置进行升级

据世界核新闻网12月6日消息,美国能源部、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排放部和英国Tokamak Energy公司合作,在未来5年内共同投资5200万美元(分别投资约1740万美元)对ST40聚变设施进行升级。此前,美英两国达成了聚变战略伙伴关系,将建立共享的聚变研究和开发设施。ST40高场紧凑型球形托卡马克是世界上同类装置中最先进的,2022年,ST40达到了世界上第一个等离子体离子温度为1亿摄氏度。根据先前计划,ST40预计于2027年完成升级并投入运营,此次升级包括在其内壁涂上锂,实现具有良好约束力的聚变条件,普林斯顿实验室负责锂涂层,橡树岭实验室负责部署颗粒燃料能力。


海洋


加拿大加强北极政策,以应对俄罗斯威胁

据国防邮报12月6日消息,加拿大外交部公布北极外交政策,计划在北极与美国等盟友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以应对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在北极的安全威胁。根据计划,加拿大将在北极部署新的巡逻舰、驱逐舰、破冰船和能够在冰盖下航行的潜艇,以及更多的飞机和无人机。加拿大将与美国使用新型海上传感器和卫星,共同监视其北面的通道,还将寻求与北欧盟国进行包括联合军演在内的更深入合作。此外,加拿大还将在阿拉斯加和格陵兰岛设立一个北极大使职位并开设领事馆,以解决与美国在博福特海的边界争端,并与丹麦敲定划分汉斯岛的协议。


菲律宾计划采购两艘军舰,提升反潜能力

据海军新闻网12月8日消息,菲律宾正计划再购买两艘反潜军舰,以期增强其防御能力,在南海抵抗中国。据菲律宾海军发言人罗伊·文森特·特立尼达少将表示,在安全威胁日益增加的情况下,菲律宾需要更现代化的海军资产。菲律宾海军已经提交购置两艘巡逻舰或护卫舰的提案。据了解,目前菲律宾的水下作战能力十分有限,只有两艘护卫舰可用于反潜作战,分别是“何塞·黎刹”号和“安东尼奥·卢纳”号。


俄媒称乌军首次使用波兰新型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攻击克里米亚大桥

据环球网12月7日消息,俄媒“Mash”报道称, 乌克兰武装部队首次使用波兰最新型的“Gavia”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向克里米亚大桥发动了攻击。据报道,该款潜航器采用全模块化设计,可配备用于多波束测深、海底剖面测量或潜艇模拟器声纳训练目标的模块,能在高达5节的速度下连续执行任务数小时。目前,乌克兰方面对此暂无回应。


航空


美国国防部发布《反无人系统战略》

据国防科技要闻12月7日消息,美国防部发布《反无人系统战略》。该战略基于国防部的诸多重大举措制定,包括设立联合反小型无人机系统办公室、成立满足紧急作战需求的作战人员高级集成小组,以及启动“复制器”计划2.0等。该战略提出国防部计划开展的5大战略举措,一是加深对无人系统趋势和威胁的理解和认识;二是破坏和削弱无人系统威胁网络;三是防御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无人系统;四是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大的规模提供解决方案;五是开发和设计适应无人战争的未来联合部队。


航天


欧洲“织女星C”火箭成功发射“哨兵1C”卫星,使欧洲重获独立航天发射能力

据spacenews网站12月7日消息,欧洲“织女星C”火箭成功发射“哨兵1C”卫星。该型火箭曾于2022年12月执行发射任务过程中发生故障,此次成功复飞为欧洲恢复独立航天发射能力提供重要支持。“哨兵1C”卫星为对地观测卫星,将为研究人员深入了解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撑。


日本防卫省称,首次对12式改进型岸舰舰导弹进行了5次试射

据defencesecurityasia网站12月9日消息,日本防卫省称,首次对12式改进型岸舰舰导弹进行了5次试射,包括3次岸舰型试射和2次舰载型试射。据悉,12型反舰导弹最初射程约为200千米,升级版本采用了较大的助推器,将射程扩大到900千米,最终将达1200千米。该型导弹在飞行中通过卫星通信接收有关目标的信息,可更准确地攻击移动和陆地目标。


新材料


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等通过机器学习发现3种高性能薄膜电容,可用于平滑电压波动 

据Tech Xplore 12月5日消息,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发现了性能破纪录的薄膜电容材料。薄膜电容是电动汽车、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领域的关键元件,用于调节各种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如平滑电压波动。薄膜电容的绝缘材料通常是聚合物,其耐高温能力有限,高温会降低聚合物的绝缘性能。传统寻找聚合物需要通过反复的实验,研究人员通过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筛选近50000种聚合物,获得了3种耐高温和强电场、储能密度高和易于合成的聚合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Energy》期刊。


先进制造


美国通用公司制造的碳化硅燃料包壳完成120天辐照测试,证明了中子耐受能力

据中核智库12月6日消息,美国通用原子能-电磁系统公司(GA-EMS)研发的SiGA碳化硅燃料包壳已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NL)先进实验堆(ATR)完成长达120日的辐照测试。此次测试使用未装填燃料且带有SiGA包壳的燃料棒,目的是验证SiGA包壳对中高中子通量的耐受能力。初步检查结果显示,燃料棒保持完好,未出现明显质量变化。研究人员正在对其进行更详细的检测,以全面评估其完整性。SiGA是一种多层碳化硅(SiC)复合材料,能在1900℃高温下保持卓越的稳定性,可显著提高核反应堆的安全裕度,并助力实现更高功率输出和延长机组换料周期,从而提升反应堆的整体性能和经济效益。该公司已成功制造全尺寸、12英尺长的SiGA包壳燃料棒,并计划在商业核反应堆中进行辐照测试,以验证其性能。据悉,通用原子能-电磁系统公司正在美国能源部支持下推进碳化硅燃料包壳技术研发,并计划在21世纪30年代中期实现商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