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校规、校园危险游戏、学习任务群……本期有这些看点 | 新刊推荐

新刊推荐




《教育家》2024年12月第1期和大家见面了。


本期“专题报道”,聚焦中小学对于学生的“规范管理”,重新检视校规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共同探讨如何让学校管理回归育人,朝着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本期“封面”,邀请多位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共同探讨,分享校园文化的建设思路和实践模式。


本期“探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吴淑婧、祝刚、吴怡以以美国阿尔法学校为例,带我们了解人工智能辅助下的“2小时学习模式”创新。


为深入探讨危险游戏重返校园背后的原因,本期“视点”,我们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任海涛、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殷飞,分享对于这一现象的思考。


本期“班主任沙龙”,分享黑龙江省鸡西市教育学院李洪宇、深圳市高级中学刘丹、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王芳老师的一些班主任管理经验。


……


更多精彩,尽在《教育家》!




本期目录


治理校规,让学校管理回归育人

专题报道


图片

图片


近年来,各类“奇葩”校规频频引发社会热议。前不久,网络又现“禁止未订餐学生在教室吃饭”“学生晚上11点后上厕所被罚自费打印1000份检讨书并在各班级传阅”“教师坐校门口挨个翻学生书包将‘违禁’零食搜出来扔一地”等“咄咄怪事”。这些校纪校规和学生管理行为,或严苛古板,或荒诞离奇,在束缚学生自由的同时,也折射出学校管理理念的偏差。


校规,本应守护校园秩序、引导学生行为,是校园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具象表达。合理的校规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规则观念。然而,一些“奇葩”校规却偏离了这一初衷,它们往往以简单粗暴的方式限制学生的言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成长需求。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不仅难以让学生真正信服,反而可能引发他们的抵触情绪,在师生间筑起一道无形的藩篱,甚至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今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明确将2024年定为基础教育的“规范管理年”,整治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违法违规、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视化等办学行为。规范学校管理,就需要重新审视和反思当前的教育管理模式。而对“奇葩”校规和简单粗暴的管制思维进行清理、治理,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2024年临近尾声,本期“专题报道”聚焦中小学对于学生的“规范管理”,重新检视校规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共同探讨如何让学校管理回归育人,朝着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润泽学生多元成长

封面


图片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浸润于教育教学各环节,于潜移默化中培塑学生三观、促进学生成长。围绕“学校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一议题,《教育家》杂志邀请多位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共同探讨,分享校园文化的建设思路和实践模式。


人工智能辅助下的“2小时学习模式”创新

探世界

图片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促使政策制定者、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并调整学生的学习课程规划与教师的教学策略制定。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阿尔法学校(AlphaSchool)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打造创新性的“2小时学习模式”(2-Hour Learning Model),探索教育实践新路径。


与按照学生年龄划分年级的传统教学体系不同,阿尔法学校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分级。教师借助复杂的算法,深入分析每位学生的表现数据,精准识别其学习优势与待提升领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阿尔法学校的人工智能革新实践受时代背景因素的影响。第一,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仅凭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的需求。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发布的《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3)指出,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能力将成为未来最迫切需要的就业技能。第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数据挖掘技术通过数据统计和模式识别等方式,能有效识别出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模式,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行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第三,美国社会对教育公平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推动了教育技术的普及与应用。阿尔法学校积极响应社会需求,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推动教育的包容、均衡、协调发展。


掐断校园危险游戏重燃的“火苗”

视点


图片


近日,有学生家长表示,一种“死亡游戏”风靡校园。根据体验者描述,通过靠墙蹲下深呼吸、憋气,再由其他人按压胸口,就能产生如梦似幻的快感,仿佛“梦回大唐”。多年来,此类危险的“游戏”多次在各地青少年之间流行,且屡禁不止。为深入探讨危险游戏重返校园背后的原因,我们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任海涛、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殷飞,分享对于这一现象的思考。


“藏”起来看见学生,让师生相处自然而然

班主任沙龙

在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经历中,我特别享受“藏”在学生中间的感觉,他们“不知有我”,彼此自然相处。当我在课间走进教室时,学生们依旧言谈笑闹,还会主动与我闲聊玩笑,不会有任何改变,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在教室里是可以真实做自己的。但如果我一走进教室,学生们立刻就会关注到,迅速敛声屏气,气氛凝重,我就会反思他们是不是因为害怕而讨好我、隐藏自己。我认为师道尊严不是靠教师的严厉和学生的刻意尊敬来维系的,关于如何与学生自然相处,我有一些体会和感悟。



办最好的教育,打造通城教育发展新高地

区域教育

图片

图片


今年是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40周年。1984年以来,南通开发区不断升级营商环境,秉承着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把教育作为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奋力推动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区域内优质均衡的教育生态凸显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态势,开发区教育已成为“通城活力新中心”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南通开发区不断提升教育设施水平,改善校园环境,确保“新建校即是优质校”。区社会事业局积极引导学校结合自身优势,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整体提升教育内涵品质。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5所小学、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小海小学、竹行小学在科创教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上各美其美,每所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课程体系,让所有的孩子得以在开发区这个新家园茁壮成长。


怀揣“办最好的教育,打造通城教育发展新高地”这份教育使命,开发区教育人将不断以新的办学成绩赋能全区乃至南通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高中语文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高师基础教育研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学习任务群取代了以往高中语文课程中的教学模块,“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位列所有18个学习任务群的首位。与此同时,新课标对教学评价做了对应的调整,建议教师了解学生在任务群学习中表现出的个性品质和精神态度,丰富学生的表现

性评价,形成多样化的学生成长记录,全面而科学地衡量学生的发展。表现性评价的任务开发具有接近学生真实生活、探究学生知识建构、分析学生策略思维以及观察学生表达能力等特征。表现性评价的多元性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培养全素养型人才。


新课改、新课标、新教材,在此“三新”之下,《红楼梦》走进新教材,走进“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成为高考语文科目的重要题源。以《红楼梦》等经典名著为主题的阅读教学,为我们开展表现性评价提供了良好的课堂实践场景。


……

如需了解更多,欢迎订阅《教育家》


选择最美的杂志,遇见更好的自己。




—  END  —



来源 | 本文系原创

文字 | 本刊编辑部

统筹 | 周彩丽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
新媒体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