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豫记 原创发布于正观新闻正观号。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一直以来,关于郑州是不是商朝开国都城——亳都的讨论一直居高不下。
《史记》中记载了“汤始居亳”,却没有给出具体地点,大家对商丘、偃师、郑州三座城市关于“亳都”的定论各执一词。
实际上从1978年邹衡教授提出“郑亳说”开始,关于郑州的争议就逐渐多了起来,很多河南人都不服。即使在2004年郑州正式被评为“八大古都”,依然没有让这个争议平息,甚至愈演愈烈。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对郑州是亳都的说法不服?郑州该如何自证为商朝开国都城?
正方 | 撰文
01/
一个“乇”字定亳都
这个故事要追溯到1953年,当时郑州二里岗又出土了一段牛肋骨刻辞,这是在安阳殷墟之外首次发现的商代刻辞,且在年代上比殷墟甲骨文早。
这片牛肋骨上面有十四处经过刻工,刻字较小,甲骨文字稍浅而略粗,表现出原始契刻的特点,当时被认为是发现最早的甲骨文卜辞,为商代前期遗存,距今约3600年。
起初这片牛肋骨并没有引起大家的特别关注,著名学者陈梦家先生认为是“习刻”,所谓“习刻”,顾名思义就是练习之作。
牛肋骨共刻有10个字,即“又土羊,乙丑贞,及孚,七月”,约属于安阳殷墟时期。
虽然这片牛肋骨没有包含什么特别的历史信息,但已经开始向更多人揭开另一个事实:郑州至少是商朝早期的都城。
这件事的转折点在2003年,学者李维明先生在此基础上有了新发现。
李维明先生是谁?其实他就是邹衡教授的学生。
李维明先生在一次偶然中发现,在1953年出土的那段牛肋骨刻辞包含着商都王朝的秘密。
原本学界的普遍认识中,那段牛肋骨刻辞上是10个字,即“又土羊,乙丑贞,及孚,七月”。
但是李维明先生发现这片甲骨文有11个字,也就是“又乇土羊,乙丑贞,及孚,七月。”
与其他释文最大的不同,就是补识出了一个“乇”字。恰恰是这一个字中,藏着商都王朝的历史。
由于二里岗这片牛骨刻辞上出现的“又乇土”同于安阳殷墟甲骨文中的“又亳土”,因此可以断定二里岗这片早商甲骨文“乇”字,是晚商甲骨文“亳”的早期写法。
郑州商代早期甲骨文的“乇”,与东周时期陶文、金文“乇”“宅”“亳”形成乇声地名链,由此可以判明郑州商城是商代第一都——乇(亳)都。
确定郑州商城为商都乇(亳)后,校正了汉晋以来学者有关商亳分为北亳(山东曹县)、南亳(商丘谷熟一带)、西亳(河南偃师)等不同地望的认识。
商汤亳都之谜也迎刃而解了。因为二里岗遗址,测年结果是距今3620年左右,与夏商更迭时间基本一致,兼之郑州商城遗址出土有战国陶文“亳”与“亳丘”(就是“亳墟”),因此郑州是商城遗址所在地就是商汤亳都。
2003年末,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联合在北京举办了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座谈会,与会学者认为,郑州商城是迄今发现的我国商代最早而且最大的一座王都,郑州商城即为商初亳都,至此,“亳都”说得到了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同。
02/
东西南北亳,
到底哪个是商朝开国之都?
要了解亳都,先要认识一个人,他就是帝喾,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据说他是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帝喾成为天下共主后,定都于亳,这里也是夏代商国及商朝的都城。
商朝第一都城,就是商汤之都——亳都,商汤后来发动灭夏战争。建都后历五世十王,长期作为商王朝政治中心存在。但是关于亳都的地望,在20世纪学术界众说纷纭。
其一争议就是商汤亳都在商丘。
古代学者考证参考的古籍是魏晋皇甫谧《史记·集解》,其中记载了“梁国谷熟(商丘下面的谷熟镇)为南亳,即汤都也”,也就是说皇甫谧认为亳都在今河南商丘谷熟。
与之相同的还有唐代史料,比如《史记正义》、《括地志》等记载“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
其二争议是洛阳偃师,商汤西亳。
在东汉时代《汉书地理志》河南群偃师县条,作者班固自注曰:“尸乡,殷汤所都”,但并未称“亳”。尸乡就是洛阳偃师西处,也就是今天发现偃师商城的地方。
东汉郑玄在《尚书书序》中注曰:“亳,今河南偃师县,有汤亭”。这是最早将偃师与“亳”联系在一起的资料。
同样魏晋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称:“偃师为西亳”,这一说法被后来的地理著作,例如郦道元《水经注》、唐李泰《括地志》等纷纷采纳。
除了这些文献记载的争议之外,最具有争议性的恐怕是学术界“隞都说”和“郑亳说”的争议。
“隞都说”的提出者是当时主持郑州商城考古发掘的安金槐先生。
1957年,在经过数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后,安金槐首先提出郑州商城为商代第十代王仲丁所迁之隞都,其所居王为仲丁及其弟外壬。
“隞都”说在当时被学界普遍认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二里头文化被认为是早商文化,二里头遗址亦被认为是汤都西亳。
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晚于二里头文化、早于安阳殷墟文化的郑州商城定为隞都,就显得较为合理了。
“隞都说”提出后在学界乃至社会都是一种比较主流的说法,但在二十年后邹衡先生提出了另一种说法——“郑亳说”。
1978年邹衡教授在发表了一篇名为《郑州商城即汤都亳说》的论文,详细论证了郑州商城作为亳都的合理性。
其中主要包括他指出郑州商城的分期与年代显示其至少经历百余年,编年跨度可以容下仲丁之前从成汤到大戊十位商王。
邹教授有一个重要的文字证据,那就是郑州商城遗址出土了大量东周陶文“亳”字。
1956年,郑州商城北部和东北部的金水河、白家庄一带发现了几批东周时期的陶文。
经过解读和证实,其中的陶文中有九个字为“亳”。
关于这一证据,也有争议。有人说,这不是“亳”,是“京”或者“亭”;还有人说,就算是“亳”字,也只能说明东周,不能说明商代。
关于第一种质疑的声音,目前“京”和“亭”都有考古出土的文字资料,字形和“亳”明显不同。那么,接下来就是,东周的陶文能不能证明商代的问题?
03/
郑州商都的秘密
一方面“亳都”的争议逐渐平息,另一方面郑州商城遗址无论从面积还是出土文物数量上,更确定了郑州作为商朝开国都城的地位。
郑州商城的总体布局由宫城、内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垣组成,宫城及大量宫殿建筑基址位于内城的中、东北部一带。
商都遗址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内城略呈方形,城墙周长近7公里。外郭城面积约1300万平方米,远大于夏代都城二里头遗址的面积。
遗址包括夯土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墓葬区、三处青铜器窑藏、两处铸铜作坊等多个功能区域。
输水管道
其中宫殿遗址的面积约为殷墟宫殿区的两倍左右,位于内城东北部,这里曾发现有集中分布50余处夯土建筑基址,也是郑州商城最为重要的区域。
在宫殿区的北部发现有石砌的供排水管道及蓄水池,此类设施在偃师商城也有发现,性质为是宫殿附属的池苑。
郑州商城遗址的宏大规模、丰富遗迹遗物,以及其在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都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真实的商朝开国都城的面貌。
其实不管是“隞都说”还是“郑亳说”,不可忽略的是安金槐先生与邹衡教授对郑州商城遗址作出的贡献。
因为在这之前,郑州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城市,一声“郑县”更成为了郑州人或者是河南的自嘲。
如今走在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里,我们能看到树立的三座雕像,韩维周先生、安金槐先生以及邹衡先生。
千年尘埃终落定,地上积土尚盈尺。很多人看到了郑州的“今”,却忽略了郑州的“古”。从邹衡教授的 “郑亳说” 提出,到诸多考古发现的层层印证,亳都的身份逐渐明晰。
郑州这座曾经被低估的古都,恐怕是河南第一个“古今”并驾齐驱的城市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