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必考易错:原来、一共、还剩问题,怎么做才能不出错?

文|凝妈悟语

一年级数学学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解决问题部分,用一张小卷让孩子练习巩固,结果发现3道应用题全错,应该用加法,全部用成了减法。

当然不能说孩子没有思考,看他列的算式,被减数就是要解决的问题得数,是先进行了加和,然后列了减法算式。三个数正确,但列题思路完全相反,也就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搞反了。

比如这一题:

图片

正确答案是5+9=14。

但孩子开始列的算式是14-9=5。

问他为什么用减法,他说:看到“还剩”两个字,就以为是用减法。

翻开课本,发现这部分知识讲的非常清楚,孩子做的也都对,还进行了圈画,感觉好像认真听了,但真刀实枪地应用,却完全脱节。

图片

我问他:为什么要圈出“原来”“一共”这些字呢?

孩子说:老师让圈的关键字。

继续问:那你知道都是什么意思吗?

孩子摇头表示不懂。原来上课只是机械按要求走,但是知识点没有过脑,没有变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工具。

没办法,普娃理解力就是慢半拍,还要手把手教,在不同练习中去体会和应用。

理解“原来、一共、还剩”的含义

原来”是指最初始的数量。

比如,拿走了7个足球,还剩下6个足球,原来有几个足球?

要解决最开始有几个足球的问题,要把两部分足球加起来。

图片

“一共”是指将多个数量合并在一起的总数。

比如,红红和丽丽都有3朵花,她们一共有多少花?

要解决合并在一起的花朵数量问题,也要用加法。

图片

“原来”和“一共”都是指总数,不过有不同之处。

原来,是说一部分存在,另一部分被拿走了。如上面例题,7个球还在,6个球不在现场。

一共,是说两部分都存在。如上例题,3朵花是红红和丽丽实际拥有的数量。

“还剩”是指使用、拿走、领走、吃掉等操作后,剩余的部分。

比如,树上有7只小鸟,飞走了5只,还剩下几只?

要解决的是剩余问题,要用减法从总数中扣除飞走的小鸟数量。

图片

用画图思维解决问题

“原来、一共、还剩”的含义不难理解,但是孩子为什么会出错呢?主要是搞不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求总数还是求部分?

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有限,如果只是看文字,很容易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认为对的文字上面,被牵着鼻子走,思维走错了方向。

保证不错的方法就是画图,把抽象转变为具体,让孩子用更有优势的具象思维解决问题。

在前面的课程中,孩子已经掌握了看图列算式的方法,在这里刚好派上用场。所以,知识的连贯性尤为重要,一定要在最初学习的时候夯实基础。

在文章《小学数学大括号看图列算式,何时用加法、减法?只需记住一句话!》已经对这部分重点内容进行了解读,不明白的话再回顾看看。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3种画图方式。

1、像课本上一样,用符号画出具体数量,横向排列。

图片

2、用符号画出具体数量,纵向排列。

图片

3、直接写出数字,为更大数字做准备。这样的看图列算式,在前面也已经涉及到不少练习内容,孩子也能轻松掌握。

图片

画好图之后,使用以前的知识点,“问号在大括号处就是求总和,用加法”,就不会被“还剩”“剩下”等字眼误导,偏离到减法上去了。

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不能死板套用

理解了基本概念,会用画图法解决问题,但还要进一步提升思维,做到仔细理解题意,灵活运用,不要死板套用。目前遇到两种需要稍微转弯的情况。

第一,注意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一定只是用出现的数字列算式。

比如,下面这题,左右两边小猫数量相等,都是6只,孩子能算清楚,但是常常忘了把“我”加上去,提示孩子画图时,要画3部分,把3个数相加,才是正确答案。

图片

如果问题变了,解决思路也要跟着变。

比如,要解决的问题是左右两边一共有多少只小猫,那就不需要加“我”了。

如果这个“我”不是小猫,是人或者其他动物,解决的问题依然是一共有多少只小猫,也不需要加“我”。

第二,注意需要解决的问题,遇到“原来”不一定都要用加法。

比如,下面这题,求弟弟原来有多少块巧克力,就不能用加法。因为弟弟从哥哥那里得到3块巧克力,才和哥哥剩下的巧克力相等,弟弟的巧克力一定小于13。

正确解法可以画两个图,一步一步解决,思路就会非常清晰。

图片

写在最后:

原来、一共、还剩问题,虽然不是多么复杂的问题,但对普娃来说,可能学的时候能理解,但用的时候不会用,分不清解决什么问题,常常错用加法或减法。

现在的题目也非常灵活,不一定学什么考什么,会在知识点基础上进行延伸,增加思维难度,需要孩子认真审题,认真画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背诵口诀,解题思路很重要。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