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李子柒雕漆隐花的视频一经发布,瞬间冲上热搜。
视频中,李子柒展现出的非遗技法漆艺,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在多达44万条的高赞评论中,却有网友频频提到了一个名字——非遗传承人山白。
有人说,“李子柒更偏向田园生活,非遗还得看山白。”
还有人附和道:“不仅媲美李子柒,而且比李子柒更有意境。”
这让越来越多的网友对“山白”感到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位高人,能与李子柒媲美,甚至超越李子柒?
“山白”,其实不是一个人,而是向清标和向宏俊这对叔侄组合。
迄今为止,叔侄俩已经制作了48条视频,在专攻中华传统技艺的同时,将非遗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 山白抖音账号
而真正让向家叔侄爆火出圈的,是一条徽墨制作的视频。
被誉为“一两黄金一两墨”的古法徽墨,不仅流程繁琐,工艺复杂,而且制作周期长,动辄一两年都是家常便饭,直接劝退了不少跃跃欲试的博主。
可叔侄俩却铁了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和雕漆隐花一样,徽墨制作的第一步也是爬树割生漆。
● 割漆。来源:抖音@山白(下同)
而漆树极易致敏,叔侄俩很快就和李子柒一样全身长满红点,甚至过敏严重到双眼红肿,连医生都束手无策,他们只能咬牙硬生生扛过来。
可这仅仅是开始。
生漆采来后,侄子向宏俊将其倒入调和好的桐油中,插入引线开始漫长的炼烟阶段。
● 炼烟
从白天到深夜,向宏俊不断点烟等待燃尽,再拿细密的毛刷轻轻刷取碗盖上不结块的轻烟。
可桐油出烟率极低,一斤油只能烧出一二两油烟。如此步骤循环往复,极其考验向宏俊的耐心,直到一个月燃尽两三百斤桐油后,向宏俊才收集了一脸盆的烟灰。
根据制作流程,洗好的烟灰需要加入等量牛胶,静置阴干一整年,方可进入下一环节。可牛胶是由牛骨胶和牛皮胶调制而成,古籍上关于调和比例记载得十分模糊。
叔侄俩只能根据2∶1、1∶1等笼统说法不断尝试。经过数十次踩坑,这才调配出适当的比例。
好不容易解锁比例后,就迎来了最劳神费力的流程——“打墨”。
● 打墨
年轻力壮的向宏俊,需要铆足了劲不断拍打墨团,由于持续不断地抡斧打墨,斧头竟硬生生折断在墨团上。
直到墨团表面完全光泽,汗流浃背的向宏俊方才停手,拿起墨团开始压墨。
压墨环节也并不轻松。脆弱的墨团不仅对环境温度湿度要求极高,而且对磨具的精度要求十分苛刻。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叔侄俩接连失败了十余次,才慢慢摸索出门道。
● 成品徽墨
最后,成型的墨块还要拿草木灰吸湿,再挂起来晾晒半年,描金上蜡后才算大功告成。
成品徽墨“落纸如漆,经久不褪”,哪怕滴入水中,墨花依然浓密厚重,令一众网友惊艳不已!
这条时长5分58秒的视频,凝结着叔侄俩500余天的心血,可谓技法精湛、独具匠心。
视频一经发布就突破3亿点击量,点赞量也超过千万,让叔侄俩在短短几天内就涨粉150万,一跃成为非遗赛道的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有网友惊呼:“中国压根不缺奢侈品,而是中国的奢侈品根本没人买得起,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匠心。”
即使在快节奏的当下,慢工出细活的非遗魅力依然打动人心。
也有网友质疑:如此专业的技法,向家叔侄是从哪里学来的呢?他们又为何会走上这条“少有人走的路”?
虽然是亲叔侄,但“山白”组合中的两人,年岁相差并不大。叔叔向清标出生于1991年,侄子向宏俊出生于2000年。
● 向家叔侄,图左为向宏俊,图右为向清标
他们的老家湖南湘西,本就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区。
当地民众不仅掌握着精良的织锦工艺,还擅长制作牛角号,对于传承非遗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儿时的向清标,对于手工艺格外痴迷,经常蹲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大人打造马扎凳、织土布。
成年后,为了谋生向清标只能背井离乡,成为沪漂大军的一员。可那种一眼能望到头的打工生活,让他感到身心俱疲、难以坚持。
而此时,老家的绿水青山在他梦中逐渐鲜明起来。
● 湘西风貌
于是向清标毅然辞职,选择回乡。
彼时,李子柒已然通过短视频火遍全网,这让同样出身草根的向清标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和李子柒田园加美食的细分领域不同,向清标更喜爱中华传统技艺。
回到家乡后,向清标立马开始学习短视频的拍摄和剪辑。一段时间后,学有小成的向清标开始尝试自己做号。
此时,恰逢00后侄儿向宏俊考公失败,不得不返乡寻找出路。
和叔叔相比,性格木讷的侄子向宏俊更喜欢动手实操。大学本科学机械加工的向宏俊,经常整日泡在实验室里,不厌其烦地摆弄着各种实验器材。
叔侄俩一拍即合,很快组建了团队。
● 山白抖音账号
2023年4月,叔侄俩注册了抖音账户,并取“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里各一个字,打造了“山白”组合,正式踏入“田园风加手艺活”的非遗赛道。
此时,能独立复刻非遗技艺的博主寥寥无几。为掌握技艺的制作流程,向清标身边时常带着数十本典籍,供他随时查证翻阅,尤其是《天工开物》早已被他翻烂。
每次复刻前,向清标还要详细调查非遗技艺所处的年代,并精确还原它们的生产流程。
● 向清标的专业书籍
可即便如此,做非遗手工也并不容易,经常是稍有差池,之前的一切都要推翻重做。
为了少走弯路,向清标要翻阅不同版本和译本的书籍,来仔细推敲其中可能存在的谬误和偏差。
为了完美还原非遗手工艺品,向清标常常驱车十几小时,只为寻找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原料。
● 向清标在教侄子向宏俊织布
负责具体制作的侄子向宏俊,更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夜以继日的手工艺制作,让他的双手变得非常粗糙,十指难以伸直,指甲也牢牢嵌在肉里。
看到这一幕的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下了“心疼”二字。
● 向宏俊在打捻度,用蚕丝做琴弦
除此之外,由于很多原材料需要深入山林获得,伴随叔侄俩的,总有意想不到的危险。
比如制作徽墨时,山白团队熬到凌晨1点收工。向宏俊在回家途中,不幸被毒性巨大的五步蛇咬伤。
幸亏就医及时,向宏俊才捡回一条命,也让叔叔向清标吓出一身冷汗。
尽管如此艰险,可叔侄俩凭借湖南人特有的韧劲儿,和对非遗文化最赤诚的热爱,咬牙坚持了下来。
● 向宏俊
无论是工艺繁琐复杂的活字印刷,还是制作周期漫长的徽墨,经过“山白”的潜心研究及炮制,这些古老的技艺被还原,也同样唤起无数人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迄今为止,山白的账号只发布了48条视频。数量虽然不多,但每一个都堪称经典。
其中有一条点赞量极高的螺钿象棋视频,被非遗爱好者认为是传统工艺里的瑰宝,甚至可以媲美象牙象棋。
螺钿是一种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的薄片,根据人们的需求,被镶嵌在器物表面。
这种装饰工艺,也是一种最常见的中国传统装饰艺术。
要想做出一副精美的螺钿象棋,必须挑选色泽饱满,且生长两年以上的母贝壳当做螺钿原材料。
从清洗贝壳到锯割打磨,向宏俊每一步操作都需要极大耐心和精细的操作。
● 螺钿原材料母贝壳
尤其是在切割环节,向宏俊更是聚精会神到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而象棋里的“相”字最难割,向宏俊只能先拿锥子小心翼翼地从中间打孔,再用穿锯线缓缓切割。
● 向宏俊正在制作螺钿象棋
为了让象棋更为美观,向宏俊还要不厌其烦地给每个棋子烫花并镶嵌金银丝线。
最后,镶嵌好螺钿的棋子,还要继续粗磨上蜡,才被向宏俊整齐地码放在木盒中。
至此,一套纯手工制作的成品螺钿象棋,便被完美复刻。
● 成品螺钿象棋
随后,山白还通过复刻隋唐的骨木镶嵌,有着千年历史的油纸伞和八宝印泥,俘获了无数非遗爱好者的心。
● 向宏俊复刻油纸伞
可以说,“山白”视频里的每一帧,都布满了用心雕琢和经时间沉淀的痕迹。
在“山白”的视频中,静谧的田园、精湛的古法技艺与匠人精神巧妙融合,让观众沉醉在一场非遗文化盛宴中,久久不愿醒来。
在社交平台上,非遗赛道虽然备受欢迎,可惜由于非遗技艺传承难度大,制作周期长,对博主内容和投入精力都要求极高,能选择并坚持下来的人寥寥无几。
● “山白”团队每次拍摄都要做详细的计划表
向清标曾经去拜访过安徽泾县一位非遗宣纸手艺人。
相谈甚欢的两人聊至半夜,老师傅哭诉着非遗后继无人的窘境,几个儿子都不愿学这份苦差事,随着自己年事已高,老手艺迟早会断送在他们一代手里。
“山白”的出现,无疑对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贡献巨大。是他们让原本默默无闻,处在消失边缘的非遗手艺被看见、被了解、被热爱。
事实证明,非遗从来不是华丽空洞的老物件,而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更是兼具生命力的活化石。
● 向宏俊用杉树做枝盆
当“山白们”毫无保留地输出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时,也感染并激发了更多年轻人涌入非遗赛道。
据抖音《2023年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来有116位30岁以下被官方认证的非遗传承人活跃在平台上,更有超1000位00后在积极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
如果说文化和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非遗文化便是最生动,鲜活的部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仅仅是对古老传统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负责。
如今向清标又收了三个徒弟,山白团队还在继续发展壮大,无疑给热爱非遗的粉丝打了针强心剂。
曾经,面对镜头的李子柒动情地讲道:“传统文化像极了一位垂暮老人,在历经遥远的时间长河后,不断地回望,渴望在不那么需要它们的时代里,找寻一点属于它们的价值。”
● 李子柒谈传统文化
好在,如今非遗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方向,并调动起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与认同。
每一条短视频,也都以细微视角贴近田园,以纯粹热爱观照传统文化,以亲身体验激发大众的情感共鸣。
从李子柒曾经一枝独秀,到如今各类非遗“守艺人”层出不穷,他们都赋予了非遗文化新的生命力,也向世界展示出一个更加立体、全面、真实的中国。
● “山白”在视频中展示中国传统技艺及非遗文化
而非遗的走红,也预示着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
毕竟,刻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山水田园和文化底蕴,从来都不曾远去过。文/枫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