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设计|财新 杨涵,陈奕菲(实习)
ADHD(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在过往很长一段时间里,ADHD被认为是儿童特有的疾病,又称“小儿多动症”。如今,越来越多成年人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着ADHD的典型症状,一些人还在医院确诊。
一些ADHD人士在社交媒体上写道,确诊ADHD后,他们终于能够跟自己和解了——那些不分场合的分心走神、像金鱼一样短暂的记忆、无法完成的阅读,“这一切不完全是我的错”。
我是病人,不是“烂人”
国内外对ADHD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80年,美国心理学会将ADHD称为“儿童期的过动反应异常”。33年后,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发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明确提出了成人ADHD的诊断标准,ADHD才开始被认为是一种影响个体全生命周期的疾病。2015年,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更名为《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并将该指南中的“ADHD患儿”替换为“ADHD患者”。
对于成人ADHD患病率,学术界目前尚无一致结论。最新的《中国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综合多个研究指出,我国成人ADHD患病率约为3%。
“老罗”罗永浩是最早进入中国大众视野的成人ADHD人士之一。在2016年的一场线上读书会上,当时44岁的罗永浩讲述了自己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下称“北医六院”)确诊ADHD的经历。
他说:“自己做讨厌的事情时,最多集中精力20分钟,但喜欢的事情可以连续做12个小时。”这是ADHD患者的一个典型特征——有时分心,有时高度专注,总之,无法自主决定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和场合。
听了这场分享后,吴国涛发现,不能控制注意力、行为多动、冲动这些ADHD核心表现,仿佛为自己量身定制。3年后,他也在北医六院确诊。
听到医生诊断的一瞬间,吴国涛感觉“一股电流穿过了身体”——得救了。
财新mini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