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单局限时赛应不应该成为排名赛?

全文1323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自2017年成为排名赛后,斯诺克单局限时赛产生了17位新排名赛冠军,其中6位来自单局限时赛,占比略超1/3。

02单局限时赛决赛无TOP16球员的次数占排名赛决赛总数的1/3,其中两次发生在单局限时赛上。

03由于单局限时赛纳入排名赛数据统计,导致排名赛数据统计严重注水,影响了排名赛数据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04个人建议将单局限时赛列为小型排名赛,相关数据不纳入普通排名赛的数据统计,以保持数据统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2024年斯诺克单局限时赛,汤姆-福特击败利亚姆-格雷厄姆,夺得冠军。两人成为斯诺克排名赛历史上第77位冠军和第121位决赛球员。

本文,简单盘点一下,斯诺克单局限时赛,自2017年成为排名赛后,给排名赛数据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和冲击。

1. 6位新排名赛冠军

图片

(2018年冠军乔治乌。)

自2017年始,斯诺克排名赛产生了17位新的排名赛冠军,而其中有6位来自单局限时赛,占比略超1/3。这6位单局限时赛冠军,先后是迈克尔-乔治乌、泰猜亚-恩诺、迈克尔-霍尔特、侯赛因-瓦菲、克里斯-韦克林和汤姆-福特。而单局限时赛从2017年至2024年,共9届赛事,出产6位新排名赛冠军,出产率奇高。而且,这6位新冠军,至今没有人在其他排名赛上拿到过冠军。另外,2018年冠军乔治乌,2019/20赛季结束降级后,至今还没打回职业。

2. 低排名决赛球员

在斯诺克排名赛史上,决赛无TOP16球员的决赛次数,共25次;自2017年以后,排名赛决赛无TOP16球员的决赛次数,是17次,而单局限时赛占了6次,分别是2017-2020、2023和2024年,占比又是超1/3。作为排名赛的9届单局限时赛,只有3届在决赛上看到TOP16球员,只有一届TOP16球员夺冠(2023[冬]的马克-艾伦)。

如果把排名标准再提高,排名赛决赛双方球员世界排名均在32位之外的决赛次数,历史上共有4次,而其中两次都发生在单局限时赛上(2019年和2023年[春])。

图片

另外,在2023年[春]和2024年单局限时赛上,出现了两位超低排名的决赛球员,排名第109位的朱利安-勒克莱尔和第100位的利亚姆-格雷厄姆。如果这两位夺冠,都将打破1993年亚洲公开赛大卫-哈罗德以第93位世界排名夺冠的最低排名球员夺冠纪录。尽管,这个纪录没被打破,但只要单局限时赛作为排名赛存续下去,破纪录估计是早晚的事。而且,自1998年大奖赛,傅家俊以第377位的极低排名杀入决赛后,也只有这两次,出现排名100位以后的球员杀入排名赛决赛。

从决赛再往下拉,排名赛半决赛无TOP16球员的次数,历史共11次,单局限时赛占了4次;排名赛八强无TOP16球员的次数,历史共4次,单局限时赛占了3次;排名赛16强只有1位TOP16球员的次数,历史共3次,单局限时赛占了2次(2017和2024)。

图片

3. 单局限时赛应不应该成为排名赛?

拉这些数据,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把单局限时赛拉入到排名赛的数据统计后,排名赛的数据统计严重注水。这个问题,我在旧文“数据统计那些八强半决赛不见TOP16球员的斯诺克排名赛”中提到过,其导致排名赛数据统计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受到冲击。比如,现在查格雷厄姆的排名赛最佳战绩,数据会显示决赛(单局限时赛);但这个决赛代表该球员的真实实力吗?格雷厄姆上赛季转入职业后,在普通排名赛上的最佳战绩只有一次32强(2023年苏格兰公开赛),而且还是在首轮火箭奥沙利文临时退赛的情况下。这个赛季,格雷厄姆拿到单局限时赛亚军后,还在保级圈里苦苦挣扎。

那么,单局限时赛应不应该成为排名赛?

个人以为,可以成为排名赛,这样可以激励球员参加单局限时赛,球员所获奖金也会计入排名;但应该像以前的做法,把单局限时赛列为小型排名赛,也就是相关数据,包括排名赛冠军数据、最佳战绩等,不纳入普通排名赛(以前有大小排名之分的时候,又称为大型排名赛)的数据统计。

当然,这个建议世界斯诺克WST是不会采纳的,很多对排名赛冠军望眼欲穿的中低排名球员,也是不会同意的。在实际利益面前,数据统计的科学性、严谨性,关甚鸟事。所以,本文也就是吐吐槽,无法改变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