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赶集,我们dia起竹篮上飞机

食通社的同事们最近散落在各地出差:曼谷、广州、梅县、潮汕、成都、宜宾、昆明。Ummm,我们真的不是根据美食选择出差地的。但也不用解释了。先来看看已经打道回府的成都小分队在当地的生态小农市集上有啥发现。
每月一次的成都生活市集今年春天刚刚庆祝了十周年
,也开启了农友摊主共建模式。12月7日是一场特别的尾牙市集,在城市边缘一个农家乐聚集村庄里的小院开集。
摊主多为从事生态农业多年的周边小农和家庭农场,除了新鲜蔬菜和粮食,还有不少极具四川特色的手工美食。北方同事第一次见到手工魔芋,也被还冒着泡泡的用白糯米和血糯香两种米发酵而成的醪糟所吸引。
我们报道过的眉山遇见农场的陈英在市集上慢悠悠地煎糍粑
,熟客相互招呼着吃她家自制的小菜。
回家种地、创造自主人生的胡雪梅带来一桌子的蔬菜
,同事当机立断买了冬寒菜带回北京周末吃,
也约等于吃上了一锅师太同款
。也见到了平时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上能买到了另外一位雪梅做的冻耙、豆干和酸菜料理包·。
买了东西还能套圈。我们太笨了,屡试不中,志愿者干脆把奖品挪到我们脚边,说“只要压着了就算!”我们这才抱得纯露与米糕归。
但最吸引我们的还是前一天去天安生活蹭饭就发现的竹编提篮。手艺人是摊主的父亲,他说这些海篮、筲箕和提篮们可以往下传三代,还现场展示了一只已经用了七八十年的海篮。这只篮子油亮深褐,摸上去柔软有弹性。刚做了妈妈的同事一下子就入手了三只篮子,幻想着很多年以后,人生后半场也能养出这么美丽温润的篮子,把它留给女儿。好的物件自能凝结爱愿,让人不惧时光。
可惜我们匆匆采购品尝后就去赶飞机了。下了飞机才知道,市集结束后,每家摊主邀请消费者,摆长桌宴吃火锅,见者有份,气氛热烈。大家也确定了2025年成都生活市集的时间,依旧是每月第三个星期六,地点不变,玉林三巷26号玉林东路社区。没有主办方,由摊主轮值管理。
承担市集多年管理工作的天安生活张小猫说:“虽然成都生活市集是一个三无机构,无注册,无办公场地,无工作人员,但是目前在无外界资金支持下,具备自运转能力,也是可以的。”
也想加入这样有温度的食农活动?欢迎关注食通社每月两期、节气前后发布的
《全国可持续食农生活在地指南》
,呼朋唤友,好好吃饭!
图:成都生活市集、食通社
@成都生活市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