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首批研究生院建院40周年
四十载砥砺奋进
中国培育出一批批
与祖国发展、人类命运同频共振的杰出人才
由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主办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承办
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共同协办的
“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思享会”
在北京大学隆重举办
来自首批试办研究生院高校的
21位优秀博士毕业生代表齐聚一堂
共同探讨和展望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
这些中国自主培养的博士,如今已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他们亲历了中国博士生教育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见证了国家对于高层次人才培养倾注的努力与期望,展现着中国博士生教育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类进步一直同向同行的坚定步伐。他们以亲历者的视角,生动具体地总结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并对未来博士生教育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期望。
左二起依次是:陈平原、段文晖、青格勒吉日格乐、王鸿东、李根喜、叶恭银
左二起依次是:李军林、付 君、张 军、陈 璇
左二起依次是:张学莹、丁刚毅、韩立镪、何 飞(赫晓东代讲人)、赵 明、安 玮
左二起依次是:韩 冰、李保国、丛中笑、周行涛、任 炜
陈平原
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河南大学至善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1954年生,1984—1987年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习,获文学博士学位)
今天的博士生与四十年前的博士生,其预期目标、培养方案以及学习状态都很不一样。撇开学术潮流与个人天赋,最值得关切的是,目前的整套制度设计,更倾向于严格管理,卡住那些不合格的;而不是天高任鸟飞,时刻期待突破常规的惊喜。若过分追求“令行禁止”,可能压抑别出心裁的自由探索。我主张教育部管大学,应该采取“抓小放大”的策略,让水平较高的国内一流名校自由发展。在我看来,以后的工作重心,应该从如何“保质”,转为怎样促成“创新”——因为,当下中国,最缺的不是数量庞大的“合格人才”,而是千金难求的“特异之才”。
1987年,陈平原读博期间学习照片
段文晖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1967年生,1989—1992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生教育是联系创造性研究和研究性教学的关键环节,其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师把握前沿的洞察力与研究能力的反映。回首往事,对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体会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术品位和学术风格,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好的科研,从而勇于选择挑战认知边界的课题并坚持下去。要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我结合基础学科的博士生培养再谈两点认识:一是营造宽松环境,鼓励博士生勇闯“无人区”,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位。二是促进形成“研”“研”双赢局面,将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教师评价和研究生培养有机结合,将科研资源和人才培养资源有机结合,将科研成果持续产出和研究生培养梯队建设有机结合,提高教师对研究生指导的效能。
1992年,段文晖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青格勒吉日格乐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
(1979年生,2010—2017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冶金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的学业和工作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敢想、敢实践、敢于奉献是实现创新和发展的最核心要素。创新不是空穴来风,需要观察,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大胆去想。希望我们每一位博士研究生要从实际生产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创新思维,创新手段,创新行动。有了创新想法,就要勇于实践,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实践和坚持才能实现梦想。
2023年,青格勒吉日格乐开展炉料性能研究工作
王鸿东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海洋智能装备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89年生,2014—201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要让学生能够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加强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导师,第一是需要极强的战略预判和技术预见能力;第二是能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解决动态的、未知的问题的能力;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大情怀、大工程牵引的科研初心,正如林忠钦院士所说的“在实践中寻找问题,在研究中提升理论,最终回归工程应用”。
2022年,王鸿东在深中通道现场考察
李根喜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1965年生,1991—1994年在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我的博士生导师告诉我,未来的科学领导者,在研究生时期就应该在科学的前沿开展工作、敢于在未知领域开展研究。我认为,对研究生的培养,不仅要让他们发表论文,完成学业,取得学位,更重要的,要教给他们如何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让他们具备科学研究的素质,能够不畏困难、敢于挑战、积极向上,成为“骏马”,成为栋梁之材。
2015年,李根喜指导研究生做实验
叶恭银
浙江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1966年生,1992—1996年在原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攻读昆虫学专业博士学位,获理学博士学位)
作为一名“老博士”,我对于那些未来即将读博士的同学们也有几点期待:一是要富有科学家精神,甘于吃苦,甘于寂寞,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那一瞬间带来的愉悦妙不可言,但在那些为数不多的时刻到来之前,可能我们要经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这是科研的常态。无论在哪个领域,都需要长期扎根才能出结果。二是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勇敢地走出舒适区,科学探索本身就是一场冒险,伟大的科学家往往也是探险家。你们需要敢为天下先,不回避挑战和被挑战,敢于攀登最高的山峰。三是要善于合作。做科学的少数派,并不意味着单枪匹马踽踽独行。事实上,当你进入到真正的科研世界,一定会与同学探讨、感受交流带来的乐趣。当今的科学突破越来越多依赖于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希望大家能敏锐地捕捉住每一次头脑风暴带来的灵感。
2021年,叶恭银指导研究生开展研究
服务经济主战场,提高国际合作
李军林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经济学系副主任
(1963年生,1995—1998年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不仅给我们这一代学人带来了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的丰沃的土壤、最好的原材料,而且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分析这一伟大“试验田”的难得机会,更为进一步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造了绝佳的历史机遇。在教学及培养学生中,我始终秉承遵循“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8年,李军林主持“改革开放40年经济学、管理学的学科发展与期刊建设”论坛
付 君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院长
(1983年生,2013—2016年在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机械化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服务经济主战场”贯穿我的博士三年,并有力支撑我的工作至今。目前研究生教育仍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研究生的选题如何更紧密服务经济主战场,是以学生为主,还是以导师的项目为主?研究生的成果评价是否需要与导师评价一致?研究生毕业条件是学术成果为首,还是学位论文为主?服务经济主战场的落地实用性、自由探索的创新性二者如何平衡?博士生教育改革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一个体系,这是一个很庞大的事情。从大学管理者的角度,我们急需进行整体设计和改革。这些问题是我担任院长以来面临的新问题,直接影响学科布局、导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尤其是把学科、导师、研究生更有效地聚焦到经济主战场中,为社会输送能解决真问题的急需人才。我想不能一刀切,但一定要切一刀。
2023年,付君主持“强国青年科学家”与高质量发展交流分享会议
张 军
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1963年生,1989—1992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外国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我的博士生导师宋承先教授多次提醒我要密切跟进中国经济的改革和这些改革在宏观经济层面上的影响。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实证科学在社会和经济中的应用。而社会和经济又是多样、复杂的体系,对它的认识需要有好的工具或技术,需要有深邃的眼光、宽广的视野和有竞争力的思想。这些年来,我对自己培养的博士生,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读期间去欧美和日本进行访问研究,这不仅打开了他们的视野,也让他们初步建立了与国际上相关领域研究者的潜在合作关系,为他们将来的学术生涯拓宽了道路。我希望也建议,教育部可以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研究出台针对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博士生、博士后参与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的支持计划,让他们的研究能够进入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这对个人未来学术发展相当重要。当然这个计划要取得成效,导师的作用非常关键。
1983年,张军(左)与经济系主任尹伯成教授讨论研究
陈 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刑法教研室主任
(1982年生,2006—2009年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我深感,本人在理论研究方面能够取得一些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武大读博的3年多时间里打下的扎实专业基础以及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以下三个方面使我获益良多:定期举办“烧脑”的读书会,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进行“全景式”总结与反思,交流不同的学术思想;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为日后的学术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9年,陈璇与导师马克昌教授合影
响应国家需求
张学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
(1987年生,2014—2018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学习,获工程博士学位)
博士人才培养首要的事情是教会学生如何做有价值的事情。博士研究的课题,可以来自对自然科学的探索,也可以面向产业和工程界。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和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发展期,需要大量的高水平产业人才和工程领军人才,博士毕业生是主要的高水平人才来源。博士阶段,应该尽可能多地接触产业,关心社会所需,并针对需求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只有树立自己对科研的兴趣,拥有强大自驱力,才能有不竭动力去勇攀高峰成为领军人。需要重视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国际交流,可以通过出国学习、访问、或者参加国际会议等方式,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国际交流能力。
2018年,张学莹在实验室自主搭建实验设备
丁刚毅
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
(1966年生,1988—1993年在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爆炸力学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我们常说“把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通过5年的研究生学习和30年的教学科研服务经历,我最深刻的体会是实践出真知:学习可以分科分专业,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不分学科专业,拥有丰富多样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完成任务使命。
1993年,丁刚毅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韩立镪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探测器技术研究室副主任
(1987年生,2010—2016年在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硕博连读,获工学博士学位)
希望国家以后鼓励更多的导师选择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的课题研究方向,至少对于一部分工科专业是这样的,从而带动研究生也可以有机会从事到相关的研究工作中,研究生从求学阶段就规划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更有针对性地为国家培养相关领域储备人才。
2013年,韩立镪(二排右二)读博期间在多伦多大学交流学习
赫晓东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
(1961年生,1988—199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工程与力学系工程力学专业学习,获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杜善义院士的带领下,我所在的哈工大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形成了“大集体、小自由”的团队建设模式。“大集体”代表着团队发展要有顶层设计,要有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在重大科研问题上要发挥团队优势个人要服从全局;“小自由”体现着团队要有巨大包容性,能够鼓励个人发挥特长和优势,承认个人精准定位并体现价值,进而把个人发展凝聚成推动团队发展的动力。在这样的模式下,我所在的团队和个人都能够得以健康快速成长,成为本专业领域的重要力量。
2024年,赫晓东观察陶瓷材料质量
赵 明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科学家、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立车总设计师
(1968年生,2004—2008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我认为应该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校学科建设布局,跟踪世界学术前沿、新技术研究前沿,培养出有较强能力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另一个方面是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跟踪新技术应用前沿,对标国内外工业界先进水平,培养出有较强能力完成“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并实现高水平工程应用的博士研究生。前者属于研究型博士研究生培养,后者属于应用型博士研究生培养。
2023年,赵明指导电气设计人员进行数控立车新产品伺服优化
安 玮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教授
(1969年生,1995—1998年在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我很钦佩我的导师孙仲康教授,他高瞻远瞩,胸怀国防,为我指引了研究方向。今天,我已是博士生导师,见证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研究生培养从数量、质量上都有了显著的增长和提升,研究生的知识面和活跃度明显提升。我对研究生教育有更美好的期盼:一是进一步减轻研究生尤其博士研究生的SCI论文压力,鼓励学生从事探索性研究,允许开放性研究成果,适度宽容争议性研究,保持学术生态的多样性。二是进一步扩大申请考核招收研究生比例,扩大导师选择研究生的自由度,同时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更关注平时课程学习。最后,还要鼓励学生尤其工科研究生适度参与科研项目,在科研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1998年,安玮(左二)在国防科技大学参加博士学位授予仪式
韩 冰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副主任
(1979年生,2004—2007年在北京大学口腔正畸专业学习,获口腔正畸学专业博士学位)
展望未来,我更想从一个“学长”的角度谈谈对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期许和建议。首先,近年来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要求日益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显著提升,我希望临床专业博士生研究能够更加聚焦于实际的临床问题,将科研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其次,目前国内领先的课题组在研究工作上已实现国内外同步和多学科交叉。因此,加强不同学校之间的合作以及学校内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未来的道路上,让我们共同推动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人民健康贡献我们的力量!
2007年,韩冰参加博士论文答辩,与林久祥教授和许天民教授合影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
(1964年生,1987—1990年在原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我们培养的研究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是2050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主力军。在教学和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我始终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相信,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才能在未来的农业科技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身上肩负着培养新一代科技人才的重任,我将在科研和教育事业中继续奋斗,致力于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拔尖创新人才,为农业强国储备坚实力量。
1990年,李保国在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丛中笑
中国儿童中心原党委书记,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原理事长
(1963年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专业学习并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思考关乎国家发展的长远问题,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和研究思维能力,更开阔了我的视野。因此我认为博士生的教育应该是人生升华、追求卓越的教育,要把学生放在更高而宽阔的平台上,让他们多思考国家大事,把学业与未来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博士生教育应该加大对外交流的力度,让学生感受到各种文化的魅力,以及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培养学生深度思考能力;博士生应该爱思考、善思考,要形成独立的见解和知识体系,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有主见、善决断;把学生带入广阔的实践,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实,在现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把论文写在广袤的大地上,成为用人单位争相引进、重点培养的人才;博士生应该身心健康、积极乐观、向上向善,在各行各业中主动作为,发光发热。
丛中笑参加博士学位授予仪式
周行涛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1968年生,1996—1999年在原上海医科大学眼鼻喉科医院眼科学专业学习,获医学博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在专业研究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即使将来未从事研究工作,也能受益终身。学习的方法和思路不会过时,这正如人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博士生教育不仅使我在专业上精益求精,更让我深刻地理解到科研工作的深层意义——解决现实问题,改善人民生活。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科研理念,将贯穿我职业生涯始终。
2020年,周行涛用裂隙灯检查患者角膜
任 炜
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专业副总师、某国防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
(1982年生,2016—202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先进制造领域学习,获工程博士学位)
“如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关键时刻,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实践创新型人才”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伴随社会飞速发展,知识发生重构,跨领域、跨学科培养成为实用型复合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鼓励个性发展的同时能够促进综合性复杂问题协同攻关。未来开展博士生教育培养时,应更为注重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聚焦基础研究新技术、新应用方向,引导博士生积极参与重大科研创新项目,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任炜在工作之余撰写博士学位论文
四十载风雨兼程
中国研究生院
在岁月洪流中铸就辉煌——
从初创时期里的筚路蓝缕
到改革浪潮中的锐意进取
再到持续奋进期的硕果累累
研究生教育始终稳步前行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秉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
在“与祖国共同成长”的理念下
研究生教育正以
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坚定的步伐
迎来发展的新篇章
今日我们信心满怀
共同展望研究生教育的未来
期待研究生教育培养更多
兼具家国情怀、国际视野
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为建成教育强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贡献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力量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故事与感悟
截至2024年12月10日中午12:00
留言点赞前10名的读者
小北将为你送上
《中国研究生》一本
来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编辑 | 乌仁塔娜
排版 | 黄臻
责编 | 曹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