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辣的人不容易得糖尿病,可能是真的,但有1个前提……

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了。


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1]。也就是说,每10个人里,就有1个人得了糖尿病!


这个数字还比2017年统计的10.4%,提高了0.8个百分点。


别小看这0.8%,放在咱们国家的人口基数上,可是超过1000万人的规模啊。


怎样预防糖尿病?我国科学家做了很多研究。我们梳理发现,有一项研究非常有趣——研究吃辣和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

(你为什么选这个?欢迎去评论区告诉我们理由。)


图片


这项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宁光院士团队开展[2]。研究方法很有趣——


第一步:根据搜索平台和购物/外卖APP的数据,纳入了超2亿中国人的饮食偏好样本;


第二步:从“2010年中国非传染性疾病监测”中获得代谢相关数据,然后分析饮食偏好、地理分布与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图片


中国人的饮食偏好,被归类为3类烹饪方式(油炸、烧烤、速食和3种口味(辣、麻、甜)


参与调查的大多是中青年,35岁以下的人超过七成。


研究发现,在饮食偏好方面,中国不同地区的居民,表现出了显著区别。


简单帮你总结一下


  • 北京、东北、海南,更喜欢小烧烤和油炸食物;

  • 以四川为中心的西部地区,更爱吃辛辣和麻辣;

  • 东南沿海和京津地区,更爱吃甜。(京八件和大麻花:快来吃我呀!)


图片


另外,性别、年龄、地理、气候和经济因素,也会对口味产生影响:


1.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人会更加喜欢清淡的食物。与其他口味偏好的下降幅度相比,老年人对火锅、烧烤的偏好下降幅度更大。


(想想每次带爸妈出去吃饭,他们是不是更爱吃炒菜?)


2.性别


相比男性,油炸食品和甜食更受女性欢迎,在女性中的比例比男性分别高出33%和35%。女性更偏爱辛辣食物。而其他饮食偏好在两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图片
图片

(来源:《Journal of diabetes》)


3.纬度


高纬度地区的居民更喜欢油炸食品(天气冷更需要脂肪御寒),高海拔地区的居民对烧烤和甜食似乎没那么喜爱,但更偏好麻辣食品。


4.气候


1月份平均气温较低的地区,居民更偏好油炸食品;7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居民对麻辣食品的偏好较低,对甜食的偏好更高。(广东人:这个我熟)


图片


图片


接下来,就是这项研究的重点了——食物偏好与糖尿病等疾病的关系。


简单来说,这篇论文的结论就两句话:


油炸、烧烤和糖尿病、高血压都是正相关。


甜食和糖尿病正相关;麻辣和糖尿病、空腹/餐后血糖负相关。


咱们首先说一下:任何一项研究都有其局限性,这项也不例外。


这个研究是基于网络搜索结果和外卖订单的,不一定反映真实世界的结果。因为它在样本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比如,有些人可能经常自己做饭或直接下馆子。


所以,这项研究更多反映的是,“喜欢上网搜索以及经常叫外卖”的群体。但是,研究结论仍然是有参考价值的。


图片


再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我们先看油炸和烧烤食品。


油炸这个过程对食物的影响包括:


  • 增加更多的油脂;

  • 降低含水量;

  • 更加酥脆可口。


简而言之,就是让你摄入更多的热量,而烧烤也有类似的影响。


热量摄入过多对糖尿病、高血压的影响,不需要多说了吧?


图片


另外,经过高温处理的食物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质,比如反式脂肪酸(TFA)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AGEs),这些物质也被证明会促进代谢性疾病的发生[3]


至于甜食,过去的研究表明,摄入过量的果糖和蔗糖,可能是代谢疾病的潜在病因[3]


因此,油炸、烧烤和甜食,都会提高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风险。



吃辣和糖尿病到底有什么关系?

继续看下去吧🔽


图片


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还在研究当中。


但是一些研究发现,辣椒素水平与降低空腹血糖水平,以及胰岛素水平有关。


吃含辣椒的饭菜,会增加能量消耗和脂肪氧化,这可能有助于减少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3]


还有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吃辣椒可减轻餐后高胰岛素血症。辣椒可能通过增加肝脏的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和/或亲和力,导致胰岛素清除率增加,进而改善膳食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4]


需要注意一点,也不能忽略麻辣食物可能存在的高油、高盐问题,这对血糖、血压控制不利。


图片


所以,饮食总的原则还是:少油少糖控盐!


如果本身不爱吃辣,或者吃辣之后会感觉不舒服,倒也不用为了“预防糖尿病”而勉强自己吃。


论文作者宁光院士也表示:“我不是让大家去吃辣,但从研究来看,麻辣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如果可以接受辣味食物,适当吃点辣,没准还能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顺便帮你控制一下血糖。


爱吃辣的人,要不要点个“在看”庆祝一下呢?


不爱吃辣的人,可以分享给爱吃辣的朋友们哦~

 

审稿专家:任萌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教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202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13(4), 95.

[2]Zhao Z ,  Li M ,  Li C , et al. Dietary preferences and diabetic risk in China: A large‐scale nationwide Internet data‐based study[J]. Journal of diabetes, 2020.

[3]Zhao, Z., Li, M., Li, C., et al. (2020). Dietary preferences and diabetic risk in China: A large‐scale nationwide Internet data‐based study. Journal of diabetes, 12(4), 270-278.

[4]Ahuja, K. D., Robertson, I. K., Geraghty, D. P., et al. (2006). Effects of chili consumption on postprandial glucose, insulin, and energy metabolis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84(1), 63-69.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