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征戍台湾的福建将士

图片

274.清代征戍台湾的福建将士

我在中国评论新闻网写的《清代班兵制与福建戍台将士》,虽仅千字,却讲明了史上一事之梗概:1683年施琅统率的福建水师“进剿台湾官兵”,在1684年由征战转为戍守,成为清代首批福建戍台将士;从1684年到1895年的211年里,戍守台湾的重大任务,主要是由福建将士组成的班兵担当的。今天要补充说明的是,除了班兵,当台湾闻警,还有福建将士及时奉命出征、戍守台湾。

 

图片

图一,厦门“澎湖阵亡将士之灵”碑
(刘瑞光提供)
 

图片

图二,“东山戍守台湾将士墓群”
(蔡永强提供)

图片

图三,福州闽安“戍台故兵义冢”

资料来源:《闽安石刻调查与研究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在福建,迄今留存有纪念清代征戍台湾的福建将士的碑刻和义冢。我所闻见的有:
1.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福建全省水师提督施琅率军“以七日夜破数十年盘踞之贼”,攻克澎湖。是役也,有总兵朱天贵、游击赵邦试等将士392人阵亡。施琅统率的“进剿台湾官兵”,包括福建水师中、左、右、前、后各营,和福建金门镇中、左、右各营,铜山镇中、左、右各营,海坛镇中、左、右各营,同安镇城守营,兴化镇中、左、右各营,闽安协中、左、右各营,及浯屿营、围头营、烽火营、龙江营、灌口营等。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福建陆路提督蓝理在厦门万石岩中岩建祠纪念“澎湖阵亡将士”,并立“澎湖阵亡将士之灵”碑(图一)。蓝理于1683年澎湖之役时任福建水师右营游击;“澎湖阵亡将士之灵”碑今列为厦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2.福建铜山镇中、左、右各营征、戍台湾(包括澎湖),从1683年“进剿台湾”始,200余年不曾或缺。在闽南方言里,“铜山”和“东山”是完全同音的。铜山镇(汪按,清代军事单位分镇、协、营、汛等)驻扎的水寨今称铜山古城,址在今之东山县铜陵镇。澎湖是铜山班兵常驻之地。清代戍守澎湖的铜山兵人数,与时有所增减,然而其规模总不下于120人之谱。胡建伟《澎湖纪略》(1770年)记其总数为135人(战兵64人、守兵71人);蒋镛《澎湖续编》(1832年)记其总数为431人(战兵180人、守兵251人);林豪《澎湖厅志》(1893年)则记其总数为124人(战兵49人,守兵75人)。在铜山班兵的故乡福建东山,“东山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图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海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军3000名入侵台湾。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桢被“授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以重事权。所有福建镇、道等官均归节制;江苏、广东沿海各口轮船,准其调遣,俾得与日本及各国按约辩论,而于征调兵弁船只事宜亦臻便捷”(《清实录》同治十三年,1874年)。当年,有福建闽安协左、右营官兵随沈葆桢征戍台湾,他们中有135人战死或疫病而死,归葬于闽安虎头山。其墓园称“(同治甲戌)戍台故兵义冢”(图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带言之,东山铜山兵、金门浯屿兵同澎湖的关系并不始于清代康熙年间、而始于更早的明代万历年间。林豪《澎湖厅志》(1893年)记:“万历初,倭寇猖獗,始分铜山、浯屿二游兵,分班轮戍”。虽然“亦仅春秋巡警,有名无实”,但这毕竟是福建将士东山铜山兵、金门浯屿兵参与澎湖防务的更早的记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图片
图片

主播介绍


图片


肖璞韬,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弟子,“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汪毅夫先生著作《话说两岸》播讲者,文史功底深厚。曾参与改编单田芳红色经典评书系列《贺龙传奇》《少林将军许世友》《九一九演义》,参与《单田芳自选集》十部系列评书的文字整理,独立创作并播讲的评书作品有《海魂国殇》《血色苍穹》《铁流河山》《饮马天竺》《忠义沈炼》《荣华富贵》,并播讲经典评书《三侠五义(权谋版)》《水浒传》等。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联结两岸》,收录了作者2020年至2022年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2篇文章,是继其《话说两岸》《顾盼两岸》后的又一札记结集。

图片


《联结两岸》延续作者一贯的“学术段子”写作风格,在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看来,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史学术中“掌故札记”体例的最好传承,并引用清代学者钱大昕之语评价:“读之窃叹其记诵之博,义例之精,论议之和平,识见之宏远,洵儒者有体有用之学,可坐而言,可起而行者也”。


让我们通过单田芳先生弟子肖璞韬的评书演绎,结合《联结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政治的,进而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