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曹茜茜
“信息流越湍急,越要把握弘扬主流价值主动权;舆论场越喧嚣,越要发出党报评论最强音。”日前,在长沙举行的2024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上,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马宏伟提出,党报评论不能满足于有“一席之地”,更要守好思想阵地、抢占战略要地,提高在舆论场的“能见度”和影响力。
客观而言,当下主流媒体的处境颇为复杂。一面是自媒体的风起云涌,一面是舆论生态的日益多元,主流媒体“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主力军更要制胜主战场”面临多重挑战。本届论坛围绕“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展现评论担当”主题展开讨论,既是社会舆论风急浪涌下的顺势而为,也是推动党报评论“乘风破浪”的智慧之举。“好评论是观点鲜明的”“不回避问题、不避重就轻”“捕捉舆论和社会情绪的敏感点”……论坛上业界、学界嘉宾的思考建议,指向同一个命题:党报评论的正气和锐气。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党报评论守正气,守的是立场与道义。即在面对种种矛盾点、分歧点时,以鲜明的观点“一锤定音”,疏导社会情绪、引导社会预期。比如一段时间以来,美西方势力重弹唱衰中国经济老调,经济日报持续推出《驳“中国崛起顶峰论”》《驳“中国改革停滞倒退论”》《驳“中国消费动能消失论”》《驳“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等系列评论文章,引导舆论、激浊扬清、明公正道。话语权不会从天而降,公信力不是与生俱来,努力发出理性声音、激发共情共鸣,这样的评论才是高论、方成高格。
党报评论要有锐气,并不意味着“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是既要紧随问题走,也不被情绪所裹挟。这些年来,人民日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积极探索开设现场评论、评论员连线等栏目,让评论更加鲜活有温度。比如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一等奖的新媒体评论《一颗老鼠头为何要省级调查组才能查清?》,以短短379个字吸引超8亿阅读量,这背后是报道团队对热点的及时捕捉、对舆情的正确研判、对观点的精辟表达。
当前的舆论生态,吐槽容易说理难,迎合容易说服难。但不管媒体形态怎么变、传播样态怎么变,思想仍然是最重要的品质,内容仍然是最宝贵的资源,理性仍然是最被需要的力量。以观点聚拢视线、以思想烛照时代,党报评论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