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4

评论

13

18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当苏格拉底遇见孔子:美德即知识?| 政治学与生活

当苏格拉底遇见孔子:美德即知识?

近日,人民网的官方账号在B站等视频平台发布了题目为《孔子遇见苏格拉底,会有怎样的慧言妙语?》的视频短片。短片用AI的形式还原了苏格拉底和孔子跨越时空和地理的对话,这种神奇的混搭感不免让人联想到前段时间湖南台引发重大争议的节目——《当马克思遇见孔夫子》。不出意外的是,这一短篇也收到了网友们以玩梗等方式的大量嘲讽和批评。


以对话的方式来寻找不同经典思想家之间的异同无疑是一种新颖而又富有意义的思想实验,B站的一些知识区UP主也会采用相似的形式来对经典思想家进行知识梳理和传播,也得到了大量的好评和支持者。但人民网的视频之所以受到群嘲,一方面自然是由于其强行把经典人物放到现代社会中以AI形式对话所产生的违和和荒诞感,比如苏格拉底一口刻板印象般的外国人讲中文口音、孔夫子拉着苏格拉底“City Walk”并拍照发朋友圈留念都令人忍俊不禁;另一方面,更令人感觉索然无味的是其对两名伟大思想家所留下的精神财富的浅薄认识,整个视频仿佛就是双方知名语录的串烧,仿佛中学生作文一般的名人名言堆砌和强行关联。



图片




在视频中,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有如此多的共同点,以至于双方可以完完全全的彼此认同并且完美衔接自己思想的论述,仿佛两者思想内核的区别只在于所用词汇的不同。但事实上,这种相似性的代价完全来自于对两者观点过度的泛化和概括,比如“仁”是更好的追求,“善”也是更好的追求,所以两者就是一致的了——这种逻辑的荒谬性一眼便知。但即使是简单的名人名言罗列,视频中对苏格拉底思想的概括仍然存在值得商榷之处:“美德即知识”,真的符合苏格拉底的观点吗?


古希腊时期有着特殊的伦理政治学思想背景——对于古希腊的许多政治思想家来说,政治美德和社会伦理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政治的最终目的也是伦理性质的。比如在柏拉图这里,一个良好的城邦指向的是伦理道德层面的正义,而非我们现在一般认为的强大和繁荣。同样的,由于政治和伦理在这一时代几乎互为表里,政治意义上的公民美德和社会意义上的人伦美德同样密不可分。也因此,在柏拉图的思想中,培养一名道德完善的好公民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因为一个正义的城邦正是由一个个道德良善的公民所构成的。我们还记得在《申辩篇》中那个有关于牛虻的比喻,苏格拉底声称城邦是一匹巨大而迟缓的骏马,需要一只牛虻来帮忙刺激他,而“神把我安放在这座城里,就是为了让我起这样的作用。我一刻不停的去激励你们中的每个人,整天指责和劝导你们,无论在哪里,只要我发现自己在你们中间[]”。由此可见,私人层面的美德教育同样有其政治意义和政治面向,可以服务于理想国的建构。然而,美德教育真的可以实现吗?


“美德即知识”的命题是许多人对于苏格拉底美德学说的基本认识,然而这种说法却是不准确的。事实上,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在对于美德是否是一种知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上的表态反复无常、含糊不清:在《普罗泰戈拉篇》中,苏格拉底一开始声称美德不可教,却在论证中证明了美德是一种知识,因此是可教的;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先是论证了美德是一种知识,接着又反驳了自己,指出美德只是一种正确的意见。接下来,我们会简单考察两篇文章有关于这一命题的论证过程,然后再通过对比说明为什么我们更应该重视《美诺篇》而非《普罗泰戈拉篇》的结论。


图片




一、《普罗泰戈拉篇》:美德即知识





在《普罗泰戈拉篇》中,苏格拉底与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戈拉讨论智者的技艺,后者则自豪的宣称自己可以作为教授公民美德的教师,双方也因此展开了有关“美德是否可教”问题的交锋。而“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也正是在这场讨论的最后阶段由苏格拉底所提出:苏格拉底指出快乐的生活是好的,痛苦的生活是坏的。但这种观点很快遭到了普罗泰戈拉的反驳:有些令人快乐的事物不是好的,有些令人痛苦的事物不是坏的,还有一部分事物不好不坏。苏格拉底很快指出,我们只有在一种快乐带来不好的后果时才会说这种快乐是坏的,而不会因为一种快乐本身是快乐而指责它,比如饮食男女的快乐只有在带来疾病等后果时才会被我们认为是坏的;而我们说某种痛苦的事情是好的,也不是仅仅因为他们会引起痛苦,而是他们最终可以带来好的后果,比如痛苦的治疗只有带来健康我们才会认为它是好的。而我们所说的坏的后果,无疑是因为这些后果导致了痛苦或者剥夺了其他快乐;我们所说的好的后果,无疑是因为他们带来了快乐或者避免了痛苦。所以,人们实际上“把痛苦当做恶,把快乐当做善”。


然而,趋向快乐而躲避痛苦似乎是人之本性,但能做到坚持追求善并避免恶的人却不那么常见,这种差异似乎说明了快乐和善并不相同。于是苏格拉底继续论证:至于趋乐避苦的本性,无人有意作恶。人们之所以作恶,是因为被表面现象所蛊惑,错误地衡量了快乐和痛苦的比重,因此做出了自以为可以增进快乐的事情,但实际上却带来了更大的痛苦。因此,一个人选择作恶的原因只会是因为他错误地判断了痛苦与快乐,也就是缺乏度量的知识所致。由此,苏格拉底也得出了一项重要的结论:美德即知识,因此也是可教的。


图片


在孔子与苏格拉底对话的视频中,苏格拉底强调完“美德即知识”后,孔子用“知识和行为应该是一致的”来回应。但其实从“美德即知识”这一结论的提出过程也可以看出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和儒家强调的“知行合一”有着显著的不同:对于苏格拉底的这套论证来说,知识与行为的一致性是一种符合人本能的行为,人们选择按照美德的要求来生活,也不过是顺应了趋乐避苦的本性,知善即会行善;但对于孔子和其他儒家学者来说,知与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张力,知善未必行善,因此知行合一成为了一种超越本能的道德要求。




二、《美诺篇》:美德非知识





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首先论证的命题是“美德即知识”,这里的论证过程同《普罗泰戈拉篇》有所不同:苏格拉底首先指出,美德是某种有益的东西,但一切有益的东西如果错误地使用也会带来伤害——比如没有理智的勇敢就是鲁莽。那如何确定一种美德是否被正确使用呢?这就需要知识和智慧。苏格拉底指出,“灵魂从事和承受的一切,如果由智慧指导,其结局就是幸福;但若由无知来指导,其结局正好相反”,因此我们可以得知“灵魂的所有性质本身既不是有益的也不是有害的,而是由于伴随着智慧或愚蠢,他们变成有害的或有益的。这个论证表明,美德是有益的,它必定是某种智慧”。而因为美德是知识,所以它也必然是可教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里的论证方法不同于《普罗泰戈拉篇》,但两者实际上并不冲突,唯一的区别只在于这里所说的有益的和有害的概念实际上模糊不清,而《普罗泰戈拉篇》则用快乐和痛苦定义了有益与有害。


到目前为止,苏格拉底已经完成了对“美德即知识”的论证,并由此推论美德可教。然而,他却在这里戏剧性地转变了自己的观点,声称美德不可教:任何可教的东西都必定会有人教也会有人学,但美德却不是这样。苏格拉底先后通过大量的例子指出自称为美德教师的智者、拥有美德的好人都不能成为美德教师,说明事实上没有什么人可以真的成为美德教师,并由此证明美德不可教。


图片


这样似乎形成了一种悖论:美德是一种知识,知识可教,但美德不可教。于是苏格拉底修正了自己的观点:问题出在之前所提到的“只有智慧而非无知指导灵魂才能幸福”的说法,事实上,不仅仅只有知识才能指引人们做出正确的权衡和选择,“只要他在其他人拥有知识的事情上拥有正确的看法,他就不会是一个比那些有知识的人差的向导,只要他拥有真意见,尽管他没有知识”。由此,苏格拉底指出美德不可教,而是一种众神的恩赐,是通过正确的意见指引人作出有益的选择。




三、美德是一种知识吗?





《美诺篇》所引向的结论和《普罗泰戈拉篇》截然相反,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分辨哪种说法更符合柏拉图真正的美德观点。至少有以下几种证据可以支持《美诺篇》的论点:


首先,从两篇文章本身来看,《普罗泰戈拉篇》中实际上已经承认了自身对于美德的讨论并不充分。


一方面,《普罗泰戈拉篇》中,苏格拉底在一开始质疑普罗泰戈拉提出的“美德可教”命题的理由在于,即使是最好的公民也不能把他们拥有的美德传给其他人——这正是《美诺篇》中的反驳方式,而这种质疑直到《普罗泰戈拉篇》的最后都没有得到回应。另一方面,《普罗泰戈拉篇》也直戳了当的指出他们的讨论没有完成,在文章的最后,苏格拉底表示“我希望能够继续我们当前的谈话,直到弄清美德本身是什么,然后再反身考察美德是否能教”,但普罗泰戈拉却拒绝和苏格拉底继续对话,苏格拉底便转身离开了;而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和美诺则是在讨论过“美德是什么”的问题后才转向美德的可教性。


其次,我们可以对照柏拉图其他文本中的教育思想,考察柏拉图是否试图向人们教授美德。


在《斐德罗篇》的灵魂神话中,拥有回忆能力的人会不自觉地向往美德在人间的对应物,这种向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正是一种正确的意见;而对于其中修辞术的正确用法,苏格拉底也没有声称要教授美德,而是把有关正义和其他美德的谈话形容为“选择一个恰当的灵魂,在它那里播种”。在《会饮篇》中,他人对美德的获得也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更多的提升需要依赖参与者自身:“这就是进入爱神的秘仪的正确道路,或是自己前行,或是被人引导。“为了寻求美本身,逐步上升,从美的事物开始,把它们用作阶梯...最终明白什么是美...只有在这种生活中,当人们通过使美本身成为可见的而看到美本身时,人们才会加速拥有真正的美德”。而在《国家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苏格拉底提出的对于国家公民的教育方式是选拔式的培养而非灌输式的教育,苏格拉底强调“切勿,在学习中,试图强迫孩子们成长,而是要使他们在嬉戏与娱乐中得到培养和长进,并且由之可以使你更有能力去观察,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的天性之所近”。毫无疑问,如果我们对照柏拉图在其他文章中所体现出的有关美德教育的思想,《美诺篇》无疑给出了更恰当的解释。


图片


当然,我们也要预想到一种反驳:《美诺篇》对于修辞术不可教的反驳方式是归纳式的,苏格拉底和美诺无法列举出美德教师的例子不代表美德一定不可教。这些人可能会举出反例,比如从我们现代的教育模式来,似乎我们从小就会受到持续不断的美德教育,这也构成了我们社会化的一部分。但问题就在于,我们所接受的美德教育真的能够使我们获得美德吗?最明显的例子可能在于勇敢——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勇敢是美德,但是我们认同了这种观点,就一定意味着我们会变得勇敢吗?很显然,一个胆小的人可能也会认同勇敢是好的美德,而怯懦则不是。我们能够接受的教育似乎只能向我们提供某些价值观念,而不能真正向我们提供美德。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是在现代我们也很难找出谁能够真正被称为美德教师。




四、结语





从上述论证来看,把“美德即知识”当做苏格拉底的真实观点,无疑是值得商榷的。但比起这种在学术领域尚有争议的细节问题,或许更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于:此类视频为什么即使借助官方媒体的权威性却仍无法得到网友们的认可?而广受网友批评的此类视频为何又一次次的被官媒账号所生产和传播?


图片


文化互鉴和思想碰撞往往会被人们津津乐道,经典思想与传统文化也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但求同存异绝不是为了同而削足适履,和合共生也不是为了和而生搬硬套。古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都有着无尽的思想宝藏,倘若真的愿意沉下心去深入挖掘,在两种文明的相互碰撞中自然能迸发出数不清的灵感火花,又何须用这种牵强附会的方式来寻求两者的共同之处呢?所谓的文化自信不应该是用牵强附会的方式宣称其他文明的思想成果是孔夫子早就想到过的,而更应该在深入挖掘和理解中华文化内涵的同时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与其他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参考文献



[2] 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增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 于芹芹.“美德即知识”的源流与质疑[J].上海教育科研,2012,(09):37-40.

编辑|崔裕健

排版|张雨亭

审核|韩雅琦

(图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天呐!腾讯出的AI神器,是真把AI给玩明白啦!
广告腾讯元宝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