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马开启“新赛段”,肇始十五运会“新动能”|时评

12月8日,在广州明媚的初冬暖阳下,第11届广马盛大开跑。

图片

2012年创办的广州马拉松是国内成长最快的马拉松赛事之一:2012年创办,2013年获评中国田协银牌赛事,2014年起连续六年获评中国田协金牌赛事,2018年荣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正式晋升国内为数不多的“双金”赛事之列,并建议将“连续蝉联”修改为“蝉联”。如今,不少国内跑者已将其和北马、上马一起誉为“人生必跑的三场马拉松”。

大型城市马拉松赛,虽然赛期只有半天,却是对城市管理能力、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和部门协同能力的全方位考验。广马不但在这些方面一直走在前列,而且在各种细节上殚精竭虑,把服务做细、做实。无论是赛道路线的设计和优化,后勤物资的供给,配速员的设置,都锐意创新和精益求精,全国首创的由心血管专家骑行组成移动医疗救护队等举措,更是得到很多大型国内赛事的效仿。而广马人气的持续火爆,一“签”难求,就是对这些努力最好的回报和证明。

如今,广马跑进了第11届。今年的比赛,广马首次取消了半程马拉松,这是继2017年迷你马拉松被分离出广马之后,广马专业化进程的重要一步。要知道,波士顿、纽约、东京等世界六大满贯赛事都没有设置半马,这也是国际大满贯联盟对于大满贯赛事的评定标准之一。

马拉松是专业化向大众化过渡最契合的运动,是半马乃至“迷你马”让很多朋友走进路跑,爱上路跑。如今,广马全马的参赛体量已经建议将“非常巨大”修改为“巨大”,广州业已有了许多其他短距离的赛事,可以承载新入门的路跑爱好者的比赛需求。因此,取消半马并不是给参赛者设置门槛,而恰恰更有利于广马的规模扩大,既可以让更多选手解除全马无法中签之苦,也会让全马成为更多人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毕竟,业内都说:“马拉松其实是从30公里才开始的。”

图片

本届广马,在取消半程马拉松的情况下,报名人数24小时内就突破了10万人,最终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惊人的112987人,组委会从中确定了26000名全马参赛者,较此前四届的20000人大幅提高。

从2012年首届的3000人全马、2000人半马、6000人10公里、9000人迷你马拉松,到2017年的18000人全马、12000人半马,再到本届比赛的26000人全马,虽然参赛总人数始终在两万至三万人之间,但参赛人数比例从多个小项相对均衡逐渐过渡向全马更高的占比——如今广马全马的参赛人数,是12年前的8.6倍。这既凸显出这项赛事的专业化程度、参赛者水平越来越高,也证明了路跑运动已经蔚然成风,这座“金字塔”底部的基础越来越厚实,这才让越来越多的全马选手参赛成为可能。

如今的广马,已经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它激发了市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带动了公共体育设施乃至城市综合服务水平的快速发展。而且以体育为支点,成为推动旅游和经济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展示广州历史、城市活力乃至输出岭南文化、广府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超越自我、勇于担当、温暖温情、务实创新、专业专注”的广马精神,已经成为广州城市精神的一部分。

图片

2025年十五运会的脚步日益临近,2024年广马的成功举办,是十五运会最好的前奏曲。

广马的起点设在天河体育中心,这座中国改革开放后建成的第一个大型综合体育场馆群,是1987年六运会主会场、2001年九运会重点场馆,如今也是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的重点场馆。2024年广马从这里出发,既踏上了自身发展的“新赛段”,同样也肇始着十五运会的“新动能”。无论是广马还是全运会,无不勾画着体育给城市带来的发展成就、给人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本届广马,男子组前五名集体打破了2019年保持至今的赛会纪录,陈天宇以2小时09分31秒的成绩排名第六,夺得国内男子组冠军,同样跑进了“210”大关。广马的成绩来到了新高度,良好的组织和保障体系,正令广马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专业跑者不断加入。

马拉松是一项不断挑战自我的运动,每个参赛者都在努力追逐自己的下一个PB(个人最好成绩)。广马同样如此,在这项赛事品牌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它的下一个PB,还在前方。

文|记者 赵亮晨
图|记者 宋金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