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公”陆游有点忙,阿来讲述“一个州太守的日常”

四川在线记者肖姗姗 文/图

“今天这一讲,我原想用一个白话文的主题,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州太守的日常工作’。”12月7日下午,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阿来“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系列讲座开启“陆游蜀中诗讲”的第十讲“寓公仅踵前人迹”。著名作家阿来精选了陆游的六首诗,包括《喜晴》《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十月一日浮桥成以故事宴客凌云》《出城至吕公亭按视修堤》《十二月十一日视筑堤》《迎诏书》,通过陆游自己写下的这些“日记”,还原了一位“寓公”在嘉州任上时,做了哪些事情以及在做这些事情时,他是什么样的心情,更由小及大,一窥当时的时代风貌。

喜晴,劝农勤耕安民生

所谓“寓公”,是陆游形容自己处境的一个自诩,客居他乡,并被暂时闲置的一个人。第一首诗《喜晴》,是陆游初到嘉州时,所感受到的四川的气候。阿来说:“嘉州阴天太多了,雨水也多,陆游就特别希望老天爷来个晴天。”

图片

阿来

“西风吹雨冷凄凄,道上行人白昼迷。聊抉重云取朝日,未容嘉谷卧秋泥。”阿来特别强调,这其中一个“取”字用得很好,“要把太阳重新捞出来一样。”由此可见陆游对晴天的渴望,为何他如此期盼晴天呢?这就与他当时的身份有关了,作为一州太守,谷子长得好不好?老百姓收成好不好?以至于影响到整个嘉州的财政收入好不好?都是陆游以一州之官的身份去思考的问题。“年丰郡府疏文檄,蛮遁边亭息鼓鼙。寄语农家莫游惰,冬闲正要饱锄犁。”阿来说,作为太守,他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农家的希望,寄语大家不要偷懒,要勤耕地多收获,“所以,这首诗既是喜晴,也是劝农,这就是作为一个官员的重要工作。”很明显,陆游是明白自己当时的身份的,与他之前的诗相比,那些诗更多的是从个人的角度来写,而这首诗,是他从一州之长的责任心出发写下的。

除了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劝农”,陆游在嘉州还得阅兵,于是就有了一首《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与之前在崇州参与阅兵不同的是,此时的陆游是嘉州的太守,是一把手的身份,“陌上弓刀拥寓公,水边旌旆卷秋风。”陆游被簇拥着,站在最重要的位置,他的心情与崇州阅兵是大不一样的。在诗作中,他描绘了当时的衣着,“戎衣窄”,“陆游是文官,但因为阅兵就要穿上军装,很窄很紧身的衣服。”但即使站在最重要的位置,穿上了军装,但陆游没有什么太激动的心情,因为他觉得不上战场不收复国土,阅兵有什么意义呢?

造桥,寻得自我人生价值

八月阅兵后来到十月,陆游写下《十月一日浮桥成以故事宴客凌云》。这首诗中,陆游又写到了天气,“阴风吹雨白昼昏,夜扫云雾升朝暾。”本来是阴雨连绵,但天气变好了。阿来直言:“看到陆游写的,四川人是很容易想象到那样一幕的,阴沉沉的,突然放晴了。”这一天,庆祝浮桥建成,陆游看到了浮桥的壮观、稳固与宽阔,甚至还看到了农夫们放下农具来围观,“三江水缩献洲渚,九顶秀色欲塞门。西山下竹十万个,江面使可驰车辕。”

图片

讲座现场

阿来又点赞动词的巧用,“缩”,“他没有说三江水小了,三江水枯了,而是三江水‘缩’了。”

除了所见所闻,陆游还描述了宴会上的“所感”。“竹枝宛转秋猿苦,桑落潋滟春泉浑。众宾共醉忘烛跋,一径却下缘云根。”浮桥落成,大家欢饮,喝的还是“桑落酒”。之后,陆游在回嘉州的路上醉眠了,醒来后叹息:“十年万事俱变灭,点检自觉惟身存。寒灯永夜照耿耿,卧赋长句招羁魂。”阿来说,这时的陆游回想自己到嘉州之后的情景,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即使架了一座浮桥,思来想去睡不着,于是起身写下了这首长诗,陷入了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陆游一生都在渴望复国,结果办不到。如今能架出一座桥,他觉得还有一点意义。”阿来感叹,人生总是在寻找价值,造出这样一座桥,于陆游而言,也有些许的安慰。

关于古人造桥,阿来还讲解了杜甫的《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二首》和《桔柏渡》,以此说明桥对当时的生活、经济何其重要,以诗证史,还原了当时在建筑工程技术落后时,仍不断造桥。

筑堤,大笔如椽激情飞扬

涨水时,桥会被冲垮,水“缩”时,又在造桥,往而复始。但要保证当时的农业、运输以及生活,修桥还不够,得修堤坝。“涨水时,防止村庄被冲毁。”阿来直言,这件事,也是陆游的分内事,且看《出城至吕公亭按视修堤》。这首诗也正是点题之作:寓公仅踵前人迹。“寓公仅踵前人迹,伐石西山恨未能。”这一句,即可看出陆游的责任心,他本想改变一下修堤坝的方式,但因为寓居于此,时间短暂,来不及准备,所以不得不按照前人的方法去筑堤。阿来说,嘉州三江交汇,一部建城史也是一部修堤史。宋代嘉州知州吕由诚便修建了吕公堤。陆游代理嘉州政事时,依当地古法修整吕公堤,他作诗叹曰:“寓公仅踵前人迹,伐石西山恨未能”,他想仿照吴中一带取大石瓮城,一劳永逸,却办不到,期望着“异日当有办此者”。

责任心非常强的陆游,12月间又去视察筑堤,写下《十二月十一日视筑堤》。这是一首七言古诗,生动描写了筑堤的壮阔景致和陆游的激荡胸臆。陆游发出感慨:“安得椽笔记始终,插江石崖坚可砻。”直言就算他有如椽大笔,也无法书写出这件工程的伟大。

以民为本,位卑未敢忘忧国

修桥、筑堤,陆游激情飞扬;到了《迎诏书》之时,已经对皇帝、对国家失望的陆游,就没了这样的心情。“寂寞嘉州迎诏处,忽闻鼓吹却凄然。”锣鼓喧天,陆游却觉得毫无意义,多年的宦海沉浮已经让他看透了这些虚张声势。

“从他对修桥筑堤的积极,到迎诏书的无奈凄凉,可以看出陆游爱国、爱民的思想。”阿来直言,陆游以民为本,重农善政,始终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伟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