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2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博物·古今记|热闹羌年,民族瑰宝

AI划重点 · 全文约1225字,阅读需4分钟

1.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我国“羌年”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羌年,意为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节等,流行于四川省理县、茂县、汶川县、北川羌族自治县23个乡镇的羌族聚居地。

3.羌年是羌族一年一度的传统新年,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相关活动通常持续三至五天。

4.羌年的仪式过程主要包括“还愿敬神”和“吃筵席”两个阶段,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

5.羌绣是羌族独特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承载着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我国“羌年”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羌年,羌语称日麦节、日美吉,意为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节等,是羌族一年中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的节日,流行于四川省理县、茂县、汶川县、北川羌族自治县23个乡镇的羌族聚居地。
羌年是羌族一年一度的传统新年,羌语中意为“吉祥欢乐的节日”,以祭天祈福、感恩还愿为主题。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相关活动通常持续三至五天。
在此期间,羌族民众举寨团聚、祭天祭祖、祈福驱秽、庆祝丰收、还愿祈福;男女老幼身着盛装,集体欢庆。
图片
羌年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保存且延续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是集民间信仰、口头传统、法事技巧、歌舞表演、技艺展示、知识传授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
羌族民众通过参与节庆活动表达对日月山川和自然万物的尊重,维系着自身与祖先和乡土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归属。
2009年,“羌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羌年的来历相传于先秦时形成。
羌族是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他们世居高山沟谷,相对独立封闭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而羌年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羌年的日期,是农历十月初一,由古羌人太阳十月历和羌族“释比”的铁板算(即古夏历算法)共同推演而来,并以这一天作为羌族的节日。
羌历年起源于对大自然的敬畏、感恩与崇拜,即所谓“祭天还愿”,它的背后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在很早很早以前,天神的幺女儿木姐珠爱上了人间的羌族小伙子斗安珠后,便不顾天条律令,执意下凡和他结婚。
一到人间,她就把出嫁时父母赠送的树种、粮种种植在山野田园,把牲畜放入草地,到了秋天,树种很快就长成了森林,粮种带来了五谷丰收,畜禽也生长兴旺,人类繁荣昌盛,大地一片生机。
木姐珠为了感谢父母恩惠,就在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把丰收的果实、粮食、牲畜摆在原野祭祀上天,表达心中的感恩情怀,以后在每一年的农历十月初一都要举行相同的仪式。
从此以后,羌族人民就把这一天作为自己的节日。
图片
羌年的仪式过程主要包括“还愿敬神”和“吃筵席”两个阶段,十月初一之前,整个羌寨就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外的羌族人纷纷赶回家。
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还要用荞麦粉做成一种馅为肉丁豆腐的荞面饺,有的还要用面粉做成牛、羊、马、鸡等形状不同的动物作为祭品。
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整个活动仪式由“许”主持,咂酒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坛。
次日,设家宴,请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图片
在羌族,羌绣图案比比皆是。羌族人民头顶的头巾上,腰间的围裙上,脚上的绣花鞋上,随处可见精美的羌绣图案。羌绣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装饰品,更是羌族独特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承载着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
图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羌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汪国芳介绍说,羌绣有挑花、绣花、纳花、盘花、刺绣等技艺,而挑花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挑花制品多为粗布、棉线缀成,色彩醒目的棉线与质朴的布料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更加突出了羌绣图案的精美。
不同针法绣出的图案也各不相同,比如挑花精巧细致,链子扣质朴粗犷,而纤花和纳花则给人清秀明亮之感。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卢星宇 海报制作 卢星宇 图据 新华社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瑞秋 审核 庄伟伟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